策划执行 | 本刊编辑部 专家支持 | 兰心(资深心理咨询师)
新手爸妈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惑,比如宝宝哭了就抱,会不会惯坏他?看孩子时,可不可以一心二用?宝宝什么都不懂时,有必要跟他说话吗?可不可以用手机对宝宝进行早教?
这些疑问,我们都可以通过心理学实验找到答案。这些实验结果能够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大脑的运行规律,为育儿找到科学依据,从而了解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1
母爱剥夺实验:妈妈抱不抱,对宝宝重要吗?
★典型场景:
小石榴两个月大,妈妈听老人说过,孩子不能总抱,抱得太多就放不下了。所以,孩子一哭,她总是手足无措,不太敢抱孩子,想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等她万般无奈地终于抱起孩子的时候,小石榴早就委屈得不行,更难安抚了!在这样的纠结中,妈妈常常不知所措,孩子一哭,就像全身长刺一样难受。
★实验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曾用恒河猴做过著名的“母爱剥夺实验”,由此改变了人们对母爱的定义。他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从母猴身边带走,然后给它们一个挂着奶瓶、用铁丝做成的“铁丝妈妈”和一个没有奶瓶、用绒布做成的“绒布妈妈”。
饥饿时,小猴子会找到“铁丝妈妈”喝奶,但只要吃饱就会回到“绒布妈妈”那里。受到惊吓时,小猴子也会毫不犹豫地扑向“绒布妈妈”的怀里寻求安慰和保护。
哈洛让另一批刚出生的小猴子在长达8个月时间里不能和妈妈或同伴生活在一起。这些小猴子长大后几乎无法融入猴群,胆小不安,对外界充满敌意。受到欺负时,它们开始自残;其中的雌猴做了妈妈后,也不会照顾自己的孩子。
实验结果表明:婴儿需要“绒布妈妈”那种温暖的拥抱和抚触。如果婴儿在出生后长期失去和妈妈的联结,会产生不可逆的伤害。这些在生命早期没有建立的安全感,今后很难弥补。
★分析与对策:
婴儿哭闹时,建议妈妈立刻回应,用拥抱抚慰孩子的焦灼。这种自然而然的互动,可以带给母子双方积极的体验:孩子获得了温暖和安慰,妈妈获得了满足和愉悦。这种母子之间的天然联结叫做依恋。
通常,从出生到7个月大的时间里,宝宝足以和妈妈建立依恋。这里所说的依恋对象,不仅仅是指妈妈,也包括爸爸和其他的主要照顾者。父母持续地拥抱孩子、满足孩子的身体需求和情感需求时,孩子就会产生信任感。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信任感可以促进孩子大脑深处的边缘系统发展。这个主宰着人类健康情感联系和自控等功能的脑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发展。相反,如果孩子感到持续不安,大脑中释放的可的松会让他进入“备战状态”。长期这样,会阻碍孩子大脑的发展。
所以,对于像石榴妈妈这种新手爸妈而言,除了纠结抱与不抱,可能还要学会承受孩子糟糕的情绪,做孩子的“容器”。《内在生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妈妈的在场和响应,对婴儿来说就是一种沟通。”妈妈通过“拥抱”表达的爱意,就是在帮孩子建立内在的安全感,促进他的大脑发育。
2静止脸实验:看孩子时,一心二用行不行?
★典型场景:
居家办公期间,潇潇非常忙碌,常常一边接听同事的电话,一边给奶瓶消毒;一边给孩子洗衣服,一边听大咖的企划课积累灵感。可是,只要妈妈一接听电话,8个月大的女儿就捣乱,总是趁妈妈不注意,一把夺过耳机塞进小嘴里。有时,她故意把玩具扔远让妈妈捡,妈妈捡回来再扔出去;有时,故意把辅食碗弄翻,搞得一片狼藉。女儿不仅难缠,而且情绪也很焦躁,晚上睡得不安稳,这让潇潇感觉沮丧和无力。
★实验内容:
在母婴关系领域,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
实验的第一个阶段,妈妈和婴儿保持正常互动。妈妈积极地回应孩子,母子都处于非常开心的状态。第二个阶段,妈妈装作面无表情。孩子很快发现妈妈的表情不对,开始猜测和试探。他先是试图用微笑唤起妈妈的反应,后来又尝试用一系列行为试探妈妈,希望能获得她的回应。
最后,令人心酸的一幕出现了:当婴儿意识到无论自己多么努力表现,都无法唤起妈妈的反应时,他开始崩溃大哭。
实验仪器显示,处于被忽视阶段的婴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体内激素压力增加。科学家推测,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会加速死亡。
★分析与对策:
通过解读父母的表情,孩子用自己的动作、声音与父母呼应,这是一个有效的注意力系统的发育起点,会为孩子将来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陪伴孩子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着孩子,而是要和孩子拥有共同的注意,和他进行专注的交流。
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和孩子面对面互动的重要性,像潇潇一样在“看孩子”,而不是在“陪伴孩子”。女儿之所以捣乱焦躁,是因为她不希望妈妈只给自己一个背影,也不希望妈妈是一个面无表情的机器人。她得不到妈妈的全部注意力,就感受不到妈妈的爱,非常渴望妈妈的回应。所以,即便是在家办公,妈妈也要划分陪伴孩子和工作的界限。
父母只要把握住机会,就能让陪伴变得亲密而自然。孩子做出一个可爱的小举动,父母只是会心一笑都会让他感受到,自己在爸爸妈妈眼中是多么的珍贵。孩子拿着刚拼好的积木向爸爸炫耀时,爸爸第一时间给予积极回应:“哇,宝宝拼的这只鲨鱼可真凶猛啊!”喂孩子吃饭时,妈妈张大嘴说“啊”,然后趁孩子模仿时往他嘴里塞进一口饭,孩子会觉得亲切而有趣,更愿意配合。
父母和孩子专注地待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越稳定。孩子也才能稍稍忍受和父母的分离,不至于太过焦虑,这样父母才能获得想要的自由。
3
棉花糖实验:孩子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
★典型场景:
4岁的空空在幼儿园上课时,注意力保持不了5分钟就开始搞各种小动作,经常和周围的小朋友说话。无法说话时,他就撕纸、画椅子。别人走楼梯,他两节台阶地往下蹦,多次把自己弄伤。
从小,空空妈就管得比较严。电视再好看,也只给他看10分钟,多一秒都不行。但空空对电子产品还是没有自控力,只要有人在他面前玩儿手机,他都得凑过去看两眼。妈妈一直禁止空空吃糖,但他总是想方设法偷吃妈妈做菜用的糖。空空的爸妈使出浑身解数矫正他的冲动和任性,可越是控制,孩子越反抗。
★实验内容:
在自控力领域中,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米歇尔教授做过一个大名鼎鼎的棉花糖实验。在实验中,他用棉花糖来考验孩子的自控力—如果能忍住一段时间不吃糖,就可以得到两颗糖!面对同样的诱惑,孩子们的表现千差万别,很多孩子都失败了。
这个实验一直用来预测孩子将来的成就高低,显然,那些能够在实验中做到自控的孩子,更有可能在未来获得成功。
人们往往更关注这个与“成功”相关的结论,而忽视了实验中呈现出来的其他重要信息,比如低龄的孩子没有自控力是很正常的。在棉花糖实验中,米歇尔教授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孩子们忍耐的场景:有的背过身去不看棉花糖,有的把手压在腿下控制自己去拿糖的冲动,还有的先闭上一只眼睛再闭上双眼,却忍不住把眼睛眯成一条缝偷看……这些小小的策略,是孩子平时从和父母的互动中习得的,是父母教养方式在大脑中的呈现,再通过自我控制的行为表达出来。所以,自控力不是强行的忍耐,而是需要学习自控策略。
★分析与对策:
父母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自控力,孩子3岁时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6岁时也做不到。6岁前,孩子的神经系统高速发展,很多负责自我控制的机制没有发育完善,这时,父母对孩子的自控有过多要求就会变成压力,反而破坏自控力。4岁的空空没有能力抵制糖果和电子产品,这是正常现象。空空爸妈的强行压制,只会让孩子产生被剥夺感。这样,一旦脱离父母的监管,空空就会想要补偿自己,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
孩子的大脑中,有两个和自控力有关的系统:一个是掌管快乐、痛苦、恐慌等情绪的热情绪系统;一个是负责处理复杂、需要反思事情的冷认知系统。孩子遇到喜欢的物品时,热情绪系统启动快,如果父母帮助孩子形成完善的冷认知系统,他就能够逐渐学会自控。
一方面,父母可以尝试通过肢体活动帮助孩子体会自控的感觉。规则游戏或者团队运动中的突然爆发和静止,让孩子学会抑制自己的冲动配合队友,遵守规则。另一方面,父母可以向孩子示范自己是如何自控的,比如,面对心仪却买不起的商品,我们可以转移注意力或者找个理由说服自己。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自己使用的语言和态度,如果我们经常责备,孩子就会感到焦灼、愤怒,这时,他大脑中的热情绪系统在发挥作用,孩子就很少会思考策略。只有父母多使用正面、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的时候,他才愿意尝试更多的方法练习自控。
4
换人实验:要不要用电子产品给孩子早教?
★典型场景:
7个月大的贝贝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一边拿着奶瓶吃奶,一边盯着电视里的汤姆猫看。每当汤姆猫发出奇怪的声音时,他就会咯咯地笑。贝贝妈说:“孩子正在断母乳,需要这样的安慰!”
15个月大的小米,用iPad里的早教App练习区分颜色和形状。仅仅几次后,他已经能迅速地进入App进行学习和游戏。妈妈惊讶地说:“这孩子简直无师自通,太神奇了!”
★实验内容:
关于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国外做过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孩子坐在饭桌前低头玩儿平板电脑,实验员让爸爸更换了厨房里的花束,孩子没有反应;妈妈用一幅画换掉墙上的照片,孩子也没有反应。
随后,实验人员将妈妈换成一个陌生的女人,将爸爸换成一个陌生的男人,孩子依然没有察觉。直到一群陌生人围坐在饭桌旁,孩子才一脸惊恐地发现,自己的父母不见了,家里进来了陌生人。
这个小实验说明,当儿童沉迷电子产品时,注意范围会显著缩小,容易与现实世界失去联结,甚至忽视自己周边的危险。
过多的屏幕时间,无论是用于娱乐还是学习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美国早在1999年就严令禁止两岁以下的孩子接触电视。
美国华盛顿大学儿童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博士,专门研究了1~3岁儿童的注意力发育同看电视时间的关系。他根据孩子父母填写的标准量表信息进行统计,得出一个结论:孩子在3岁之前,每天多看一个小时的电视,7岁时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发病率会增加10%。
这是因为孩子的大脑是按照固定顺序发育的,视觉系统在6个月左右就趋于成熟,而负责记忆力的系统发展很慢,两岁左右才有基本的记忆功能。孩子接受来自手机等屏幕的短时间刺激时,记忆系统不能同步接收信息。久而久之,大脑就会习惯并且逐渐成长为只有短时的注意力,这样会对未来的长时间学习造成阻碍。
★分析与对策:
现代社会,孩子的生活总是和“屏幕”无法分割。以手机为代表的各种电子产品,在一些父母眼里是最好的“保姆”;很多妈妈也把手机、电视、iPad当成孩子的“启蒙老师”。当一些知识变成一帧帧动画出现在屏幕中,父母们觉得,孩子的思维正在飞速地转动着,大脑变成了知识的海洋。他们愿意为屏幕化学习买单,因为那看起来是他们这代人不曾企及的学习方式。
对于孩子来说,多感官的学习永远比屏幕时间更有效。当你向孩子展示“鲜花”的图片时,不如带他去看一下真实的花朵,让他触摸柔软的花瓣,闻阵阵的花香,看花朵随风摇摆的样子……成人能够通过电子产品进行学习,是因为我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常识;对于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还是让他拥有真实的体验。
另外,父母可以寻找一些替代的方式,帮助孩子完成早期的学习。比如,购买颜色鲜艳的积木,让孩子探索色彩和图形;妈妈先学会早教App中的儿歌,再唱给孩子听等。
电子产品的存在,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生活,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作为父母,我们要筛掉过多的信息,把孩子有限的精力和注意力用在最珍贵的真实体验中。
5
“奶嘴”实验:宝宝不懂事,还要和他说话吗?
★典型场景:
从涛涛出生开始,爸爸就按照书上的内容训练他,并逐一记录孩子发育过程中的一个个里程碑:眼睛追随物体运动、抓握玩具、根据声音转头……他注重智力开发,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和孩子聊天中,玩具都只给儿子买高科技那种。
然而,涛涛长到一岁半时,语言发育却落后于同龄人。他很少主动发音,不愿意跟随父母简单的语音指示,爸爸想教他说话,他也不肯模仿,涛涛爸急得不行。
★实验内容:
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精妙的实验:给每个宝宝一个安抚奶嘴,另一端连接到电脑上,以此分析孩子吸吮动作的强度和频率。结果表明,当宝宝听到熟悉的音调、歌曲等声音时,他们会吸吮得更快;听到不熟悉的声音时,他们的动作会慢下来。类似的实验在失聪儿童身上也得到了验证。因为,大脑的语言中枢并不只是接受话语,而是接受任何有规则、有意义、反复性的交流信号。
所以,宝宝非常喜欢父母和自己说话,对语言有着天生的敏感。父母要满足孩子这种本能的交流需求,他的语言系统才能更好地发展。
★分析与对策:
涛涛爸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本没有错,但他搞错了先后顺序。对于孩子来讲,语言发育是认知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指标,孩子往往是在和父母自然的互动中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相反,刻板的训练只会让孩子感到疲惫和抗拒,不具备真正的学习意义。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员比利·恩兹,建议父母利用谈话机会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比如,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描述衣服的颜色、款式、质地:“宝宝,今天穿毛衣啦,还没给暖气,太冷了!”给孩子洗澡时,可以和孩子进行丰富的互动:“滑滑的泡泡是不是很可爱呢?你躺在暖暖的水里,一定很舒服吧!”这种自然的交流状态,是孩子需要的语言环境,而且,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启发。
建议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不要用“高大上”的词语,孩子听不懂也没兴趣。相反,如果能用特定的“妈妈语”和孩子对话,他就会乐于模仿大人说话的样子。“妈妈腔”是全世界妈妈的通用语言,那种慢慢的、软软的有些“发嗲”的声音,是和孩子最好的互动方式。科学研究显示,这种说话方式正契合婴儿大脑处理声音信息的速度,婴儿听得最清楚的是那些语速慢、频率高、清晰突出的声音。等孩子大一些,我们再用正常的语速语调和孩子说话。
最后,需要提醒爸爸妈妈的是,和孩子说话越早越好。刚出生的宝宝,就能识别妈妈的声音。6个月大的孩子,已经能模仿很多他听到的声音了。不要觉得孩子还不懂事,我们对着他自言自语很可笑。其实,相比于固定模式的训练和大脑开发项目,孩子更喜欢语言的互动,依靠父母提供给他的精神食粮,让自己的大脑健康地成长。有心的父母,可以用语言来滋养孩子的大脑。
本刊观点
通过以上几个心理学实验,我们希望让新手爸妈们意识到:父母给孩子的拥抱、关心、呵护,就是最高水平的爱,这种爱,能促进孩子心理和大脑的发育。真正聪明的父母,懂得用爱的连接来陪伴孩子成长。
举报/反馈

婚姻与家庭

66.3万获赞 12.2万粉丝
中国情感帮助知名品牌
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