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线上线下的转型,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在寻找出路。
但有的人成功了,而有的人失败了。
有人说,除了每个人手上原本的牌,关键还看“打法”。
假设现在你是一个某品牌的线下代理商,在某商场租了一块地方,在之前的两年中,你的销售数据都算稳定,你主需要每周巡店一次即可,不太操心。
但是最近情况变了,一开始你发现销售数据下滑,接着有店员告诉你,原因是“网上零售价”比“进货价”便宜,实体店变成了顾客的“体验店”:看好了款式就去网上下单了。
正在士气低落的时候,你的店长来跟你提离职……
你想到了越来越贵的租金,还有积压在店里的库存,还有家里越来越大的开销……
现在,在接着往下看之前,给自己一点时间,想一想,你会怎么办?
1、记录第一反应:抱怨多,还是思考多?
遇到这种问题,有些人会说:
线上毁了线下!实体经济这么差,还让不让人活了!现在的人也太没有忠诚度了,稍微有点事就跑!
有些人会稍微冷静一点:
要不要提高提成,先留住员工?要不线上线下一起?也去线上开个店……有没有能够批量采购的,趁着节日做点活动?
还有些人可能想得更远一点:
找有经验的人咨询一下?有没有可能成这个机会直接转型,看看那些新品值得做?
你看,能不能走出困境,甚至能不能把困境变成机会,关键和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反应和思考有关。
2、NLP理解层次模型
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格林德在1976年创办了“NLP培训”,NLP的意思是“神经语言程序学”,在企业培训中广泛使用,并且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微软领袖比尔盖茨、大导演斯皮尔博格等许多世界名人都接受过 NLP培训。
在“NLP理解层次模型”中,提到思考有六个层次,并且有高低之分。
也就说说:
低纬度的视角看某个问题,觉得无法解决的时候,提高思考的卫裤,也许就变得易如反掌了。
我用简单的案例来说明一下这六个层次。
层次一:环境
这里的环境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也就是你身边的人——同事、领导、朋友、家人;你所处的公司或者团队;你面对的竞争对手;当前的市场环境等等。
当思考处于这一层的时候,口头禅往往是:都是你们的错!
例如把店面销售业绩下降的问题会就给“线上经济”,甚至直接骂马云。
当一个人把所有的不幸都归咎于“外部环境”的时候,能做的事情就只有“抱怨”了。
层次二:行为
相比于前一层,“行为”层的口头禅是:“我还不够努力”。
这一类人往往看上去非常乐观,充满正能量。他们不妥协,和拼命,是典型的“实干家”。
在面对门店营业的问题上,他们可能给出的答案是:
房租又不是8小时的,我就不能开成24小时店?只要我努力,肯定能解决问题!
但问题是,努力是好事,可很多问题并不是“只要努力”就能解决的。
层次三:能力
很多人勤奋,不顾身体和家庭的996,但已过35岁依然被逃不过被“抛弃”的命运。
门店生意不好,有没有可能是店铺的运营方式太老了?是不是也应该学一些留客技巧?做一些社群经济?搞一下线上直播?
如果这么想,就是从“行为层”上升到了“能力层”。
能力层的口头禅是:
方法总比问题多!
任何问题都不是鼓励存在的,更何况“太阳底下无新事”,你遇到的问题肯定也有人遇到过,其中一定有成功解决问题的人。比起自己瞎琢磨,瞎尝试,为何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层次四:信念/价值观/原则
不管是能力还是方法,如果你去找,往往能列出很多很多条。
这时候,是不是都要一一听取呢?
当然不是。
即便是类似的问题,也只能是“类似”,你当前遇到的情况一定有其特殊性,所以这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就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就进入到了第四层。
选择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花大力气去做,什么微微做一下……
即便是同样的三件事,给的轻重缓急不同,结果可能大不相同。
这往往是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时,争执不下的关键。
还是用门店举例,在这里你可以停留一小会,想一想:
成本、团队、市场、营销、渠道,这些可能都是问题,你先解决哪一个呢?
层次五:身份
“因为我是某某某,所以我会如何如何”,用这种方式来思考,就进入到了“身份层”。
有个小故事,讲的是三个人泥瓦匠,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一人回答“在砌墙”,第二个人回答“在盖楼”,第三个人回答“在建设城市”。这就是源自他们对自己“身份”的定义。
如果你要成为设计师,在门店情况不好时,你可能选择关掉门店,去能帮助你实现理想的地方,哪怕只是打工;
如果你觉得自己刻意创立品牌,你可以绕过你的供货商,去找代工厂,解决“拿货价”的问题。
你给自己“身份”的定义,会构建你的“信念/价值观/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计划于行动,这一类人的“积极”是自发的。
层次六:精神
典型的例子是乔布斯,当年他问出一句:
你是要一辈子卖糖水,还是跟我一起改变世界。
给对方带来的震撼就来源于这种高一个维度的思考方式。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就是他们的口头禅。
这些人是少数,他们的思考其实就是两个字“利他”。
我如何推动社会进步?我如何让更多人受益?
前几天的直播大家都看了吧,无论是钟南山院士、袁隆平博士,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能感受到这种“为了世界更好”的精神。
对于他们,我真的只能献上崇拜与尊敬,正如一本书名——《人类群星闪耀时》,他们就是照耀我们前行的繁星。
写在最后
在NLP模型中,上层可以看透下层,但下层往往不能理解上层。
所以,到底在这些“精神层”的人脑中,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其实能理解的人很少。
不过,我认为,我们并不是要在每一件事上都追求最高层次的思考,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重心本来就不同,任何能力也都不是一蹴而就,就连读《红楼梦》,也有“少时读与老年读感受完全不同”的评价呢。
正如有句话所言:有些事情,知道即是开始,知道亦是结束。
先了解,再慢慢学习,人生不会一蹴而就,能力不会,不是吗?
举报/反馈

悦读有故事

36.7万获赞 5.5万粉丝
太阳底下无新事,故事里面有玄机。
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