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宝男,当前社会很流行的一个词。指得是那些以妈妈为中心,没有自己主见,没有自信,“听妈妈的话”的男人,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指那些被妈妈宠坏了男孩子。
妈宝男产生一般来自两种家庭:一种是家庭条件较好,从小被家长百倍呵护,长大后生活事业上通常听从父母的安排;第二种是母亲掌权,父亲“甩手掌柜”的家庭。母亲对男孩子成长影响过大,导致这样家庭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男性思维和行为得到遏制。
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宝男出现,对妈宝男的评价也是一致差评,适婚女人在恋爱,婚姻感情关系中一边高呼“远离妈宝男”,可是现实是往往一部分女人在升级成为母亲后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妈宝男。
小童的一位朋友是位空姐,不仅漂亮,善良,而且待人接物都非常有礼有节。独生女,家庭条件很好,母亲有自己的企业,父亲拿当下话说是自由职业者。她平时飞的时间比较多,我们也难得有时间约个饭局酒局。可每次,她都要录视频,定时间,给她母亲报备。频率多得,小童完全无法理解,可她每次还是很温和按照电话那头的母亲指示一一实施。
听妈妈的话,本身没错,可是她这样听妈妈的话,要知道她今年已经30岁了。
我们常常听到妈宝男说:“我妈养我不容易”“我要问问我妈”;而妈宝女常常挂在嘴边的是“我妈说了,彩礼20万,一分都不能少!”“我妈说了,男人要是像你这样,肯定是不爱我!”
妈宝男和妈宝女,一样肯定都是不健康的,而且现实情况是,不分妈宝男,妈宝女,是这种“妈宝”长不大的孩子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这样?
1母亲是孩子绝大数情况的主要照顾者。尤其是现在全职妈妈的增多,在孩子最初的几年里,母亲几乎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围着孩子转。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安全依恋,是种健康的的关系。反之,如果母亲和孩子之间是非安全型依恋,母亲和孩子之间都“死死抓住对方”。就像小童的朋友那样,她的母亲哪怕是自己女儿已经30岁了,仍认为她是“孩子”不愿意放手,而作为女儿30岁了对母亲的这种“不放手”无法说出“不”——还口口声声说“爱”。
2父亲角色的缺失。
男主外,女主内,似乎这个社会赋予男人更多的是除家庭之外其他的意义。而实际上,当一个男人进入父亲身份时,他就选择了一段与孩子的关系,承担起孩子父亲的角色而父亲所包含的角色身份不是单一的,是多方面共存的。有的是经济支柱却很少扮演照料者,有的可能更多扮演照料者而比较少一家之长的角色。像我朋友她的父亲既没有扮演照料者,也不是一家之长,还不是经济支柱者的角色,这样“纯粹”的父亲现在社会也不少。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是种“激活”的关系。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偏向抚慰和使孩子平静下来,而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则在引导孩子走向世界的部分更为突出。事实上,我那位朋友曾经有过一段很短暂的婚姻,她直言不太明白怎么去跟异性相处,更谈不上建立亲密关系。
3单亲母亲,父亲角色的缺席。单亲家庭现在也越来越多,这里我们侧重说单亲妈妈。小童跟这些单亲母亲也交谈了很多,作为单亲妈妈,独立抚养一个孩子是非常辛苦的,在佩服她们巨大勇气的同时,小童发现很多单亲母亲和孩子的陪伴更偏向“补偿性”,容易有两个极端:A更无底线得宠溺孩子 B把对成人的情感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掌控不了成人的感情,目标转到孩子身上。前者孩子“可怜”的心态,后者孩子“争气”的不平,都会在平时孩子的教育中偏离正常轨道。所以这部分母亲要想教育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教育方式方法是其次,心态首先要调整好。
4还有一种特殊的“爷宝奶宝”中国的隔代教育是特殊的一种教育现象。而隔代的爷爷奶奶似乎在带孩子方面有自己“特殊方式”,很多时候往往是父母科学的育儿观念方法在爷爷奶奶面前毫无实施的可能性。家庭教育各个家庭成员的观念不统一是教育的最大的“绊脚石”
怎么才能最大化避免自己的孩子变“妈宝”?
1明白“分离”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最圆满表达方式。
完成分离,就是家长要明白孩子总有一天会完成和原生家庭的分离,孩子的生活会和父母的生活建立起清晰的边界。健康的母子关系,应该是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人”,对孩子充满爱,及时给与孩子情感的回应,让孩子相信,无论遭遇什么,都可以回到“家”这个港湾,能或者支持和肯定。所以从小家长开始要有“分离”的准备,教育上要有“分离”的方法。
2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最好有比较协调的分工。据早前美国儿科专家调查:在与孩子的互动中,父亲会把75%的时间用在和孩子游戏的互动上,25%的时间用于照料性的互动上;而母亲与孩子照料性互动和游戏性互动的时间各占50%。父亲通过肢体游戏,激活关系;母亲更多认知游戏,平衡关系。在这些交流互动过程中,孩子也潜影默化学会了一些建立亲密关系的方法,有助于孩子以后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做到真正的尊重,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人,应该有独立的人格和生活,同时也尊重我们大人自己,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生活。
孩子,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我们的全部。
关注小童,关于育儿,我们不仅仅是专注。
举报/反馈

小童聊育儿

276获赞 12粉丝
专注幼儿亲子情感教育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