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宝宝今年刚满一岁,本应该是最可爱的时候,但是他们家孩子的身上却有一个坏习惯,“易爆易怒”,情绪容易“阴晴不定”,非常爱闹“脾气”。
好多时候,我朋友都不知道他们家孩子是因为什么事情而不开心,突然就像一个炸药桶一样就被点燃了,面对这样子的情况,我朋友觉得既无奈又很疑惑,为什么他们家孩子会这样?自己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吗?
其实这一切都跟孩子的情绪发展期有关
相信上面我朋友所遇到的情况,应该有很多家长也曾经经历过,而且发生的时间大多数都集中在孩子0~2岁这个期间,这是由于孩子正在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情绪发展期。
英国塔维斯托克诊所的心理学家们认为2岁前的宝宝,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那就是:变化。
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具体表现为学着摸索情绪,感知情绪,开始对外界的事物以及自己的想法开始做出一系列的反应。
一般来说,孩子在学习情绪的时候,会经历以下两个阶段
第1阶段,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情绪,开始体会情绪的变化。
大概在4个月左右,宝宝就已经会对父母的一些言语作出反应,比如说,父母在跟自己讲话的时候,宝宝会看着父母笑,并且宝宝还会表现出对他人回应的期待,他们会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联系,以及情感之间的“交换”、“沟通”。
第2阶段,开始慢慢学会自我进行情绪调节。
处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最常出现的情况是他们会间歇地去参与,或者是退出和他人的互动来实现情绪进行自我调节的作用。
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婴儿们很容易被很多事情吸引注意力,这很正常,因为他们的好奇心总是很强烈,但是有心理学家曾经提出过这样子的观点,他们认为就是宝宝们在学习如何让自己平静的过程,因为他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婴儿们在跟外界进行互动的时候,如果他们所接收到的刺激超过他们所能够承受的,他们身体会出现很明显的生理反应,会心跳加快等等,这种状态会让他们觉得难以承受,会非常的需要去停下来休息,所以面对这样子的情况,孩子他们自身有一个处理的机制,就是当他们发现太多刺激的时候,他们就会慢慢学着从这些互动中退出来,来接受一个他所能够接受的事情,而这个过程也就是孩子在慢慢学会自我进行情绪调节的过程。
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艾莉森高普尼克认为:婴儿的情绪,是一套预装好的程序,需要在父母的协作下进行系统升级。
同时,情绪发展期的时间线,父母需知晓
在情绪方面的各项研究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学者,主要观察的是4种主流的情绪-喜怒哀惧。
“喜”是孩子最先能够学会的一种情绪。
一般来说在孩子出生6周以后,就能够跟自己所亲近的人微笑,相信这一点,很多父母们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发现的,而等到宝宝三四个月的时候,就会开始大笑,尤其是在跟父母玩游戏的时候,孩子的这种情绪会表露得更加明显,等到6个月左右,宝宝遇见自己喜欢的清静的熟悉的人时,也会经常出现微笑和大笑的情况。
到了11个月大的时候,慢慢的就会懂得表达不一样的高兴情绪,比如说,父母温柔地跟自己说话,可能有一些词句,宝宝还不能够理解,但是他们会很明显的跟父母表达自己开心的情绪,大笑或者微笑,但是,当宝宝遇到一个想和自己“亲近”的陌生人的时候,就会变得比较疏离,也会保持微笑,只是没有在亲近的人那边放的那么的开。
“怒”的情绪相较于“喜”来说会晚一些。
一般来说当孩子4个月大的时候,他们会逐渐开始懂得去表达自己不开心,或者是生气的情绪,而这种情况一般发现在孩子遇到了一些他不喜欢的事情,比如说,在当下他必须要吃完饭才能够去玩耍,但是孩子会觉得不乐意,或者是,在午睡时间,想进去玩游戏,却一直被催着去睡觉的时候,宝宝们也会发脾气。
而等到他们更大一些,4~12个月,这一期间他们的愤怒次数会随着年龄慢慢的增多而变多,就是因为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慢慢变得更加全面,同时,他们对愤怒以及发脾气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加“清楚”。
悲伤和恐惧这两种情绪时常会一起出现。
这个月大的孩子慢慢就会开始,意识到恐惧,比如说当他们处于高处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害怕,或者是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时,心里也会恐惧,尤其是一些声音比较大或者是他没有见过的玩具,有的时候很容易会吓到孩子,他们也很容易会出现恐惧情绪。而当恐惧或这种负面情绪累积到一起的时候,就会导致悲伤情绪的出现。
一岁多时慢慢出现“高级”的情感。
处于这4种大家最熟悉的情绪之外,其实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他们也会慢慢延伸出一些比较高级的情绪,比如说让他们做错事,被批评的时候会有愧疚的情绪,不小心把事情搞砸了,会出现尴尬的情绪,有的时候会出现因为虚荣,而特别喜欢跟别人炫耀自己的东西,这些情况都是孩子在后来的时候慢慢出现的一些更加高级的情感。
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认同,理解以及陪伴。
其实这些情感都是在不断的完善孩子的情绪感知,也让孩子更加理解事物与情绪之间的联系以及情绪对自身的影响。而这也常被称为自我意识的情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慢慢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慢慢建立自我意识。
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并且多去观察孩子,懂得去寻找孩子内在的需求。
最简单的方式是可以通过跟孩子一起玩游戏,比如说,接触游戏,通过抚摸触碰孩子的皮肤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这样子可以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同时也可以跟孩子玩一些“躲猫猫”的游戏,增加婴儿对于游戏和外界的“刺激耐受”,同时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情绪感知以及调节能力。
举报/反馈

小C育儿家

23.6万获赞 3.1万粉丝
科学育儿,伴你同行,一起探讨育儿那些事
亲子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