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芽塔(SUNYATA)官方发布
孤独症儿童
除了语言发展迟缓和社交障碍外,
另一明显特征
就是问题行为的表现。
常见的行为
有自我刺激及重复性行为,
如前后摇摆身体,
原地转圈,
重复开关门或任何可开关的家具或用品,
不听指令,
重复听音乐,
看电视;
固执行为,
如固定饮食,
固定的日常惯例,
一定要走同样路线到某一地方,
无法接受改变,
缺乏弹性等。
在自闭症儿童行为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该如何进行干预呢?
发起 象芽塔 SUNYATA
行为就是对外界或内在刺激的反应,会通过动作、语言等方面表现出来。
行为干预(behavioral intervention)是介入并人为中断某行为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力图消除或改变该行为的干预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儿童心理研究及教育实验。一般程序是选定干预目标、评价目标行为现状、拟定干预方案并实施、评价目标行为的改变。
界定行为问题,要综合考量以下依据来判断:
1.是否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2.是否破坏物品或干扰社会秩序
3.是否符合年龄和发展水平
4.是否符合当时场景
5.行为存在的时间长短和频率
对行为问题的处理上,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对危害安全、自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要立即处理。
对高频但无明显伤害、部分影响功能生活的行为,可引导、教育。
对不危害安全、不影响功能生活的行为,可暂时接受。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行为处理策略。
一、前事控制策略
找出行为问题发生先兆,在行为发生前采取措施以预防其发生。
前事控制策略是通过调整物理环境,以减少行为问题发生或引发正向行为。
案例:
行为问题:用手拍打关掉的电视机屏幕。
行为功能:感知觉寻求,此行为在电视机屏幕亮了后停止出现。
物理环境调整策略:当不使用电视机时,用罩子将屏幕遮挡住。
二、行为训练策略
当行为稳定后进行行为训练,教导新的适当行为来替代行为问题。
行为训练分为两种:
1.替代行为训练(与行为问题功能相同,可取代问题行为)。
2.相关行为训练(与行为问题功能不同,但可促进行为问题的消除)。
三、后果处理策略
行为问题出现后,立刻给予预设的后果,使行为无效,使替代行为有效。
后果处理策略包括:
1.正增强
正增强:在某种刺激下,学生做出正向行为而获得愉快后果(正增强物)。当刺激再次出现时,个案做出正向行为频率增加。
案例:
行为问题:把树叶、纸、积木放进嘴巴,危及身体安全。
训练目标:辨别可以吃的食物和不可以吃的物品正增强:学生拿到可以吃的食物,则可以获得食物作为增强。
操作步骤:
1.选择好合适的增强物,如山楂片、饼干等
2.让学生知道常吃的食物可以放嘴里
3.让学生知道物品不能吃
4.将食物和物品放一起,让学生区别出可以吃的食物
2.代币制
使用象征的钱币、物品等标记物为奖励手段来强化正向行为。
操作步骤:
1.根据学生兴趣与认知水平选择代币的类型
2.选择强化物
3.与学生明确代币交换规则
4.拟定代币制实施的步骤
5.定期检核与修正
行为问题: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案例:
目标行为:回到家按时完成作业,要在规定一个小时内完成。
操作步骤:
1.根据学生能力,选择小星星和奖励表作为代币奖励形式
2.将学生喜欢的食物、活动作为强化物,并根据强化物强制定代币交换规则
3.与学生讨论具体代币交换规则,根据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奖励小星星。按时完成一次,奖一个小星星。
4.若学生提前10分钟→5个星星,提前15分钟→8个星星,提前20分钟→12个星星,后期根据学生情况再调整。
3.消退
通过削弱或撤除行为问题强化因素来减少该行为问题发生频率。
操作步骤:
1.找出行为问题强化因素
2.确定行为问题的替代行为
3.制定消退规则,并与相关人员达成一致
4.执行策略
案例:
行为问题:在课堂中大声哼唱儿歌
行为功能:获得他人关注
操作步骤:
1.当行为出现时,老师不作出任何反应,继续上课,并引导其他同学不予以理睬。
2.当学生停止哼唱并维持一段时间后,立刻给予口头表扬
3.强化学生通过“举手等待”来获取老师的关注,消退策略必须结合其他策略一并使用,如强化“举手等待”来弱化大声哼唱的行为。
4.社交故事
用学生经历过社交情境,编写并制作图片故事,以教导学生相同情境下做的正向行为。
操作步骤:
1.调查行为问题的前事和结果
2.拍行为前事、行为与结果照片(可摆拍或用图片代替)
3.拍下要教导正向行为(可摆拍或不用具体照片)
4.每张照片用简单陈述句描述,连成社交故事,和学生讲述
5.让学生扮演故事里所有角色
案例:
行为问题:写作业时,发现一写错就会把整个本子撕掉。
方法:老师把学生行为问题的录像截图,用社交故事法和学生讲述。
操作步骤:
1.老师将学生撕本子的录像截图并用简单陈述句描述
2.让学生阅读图片,并填写陈述句里空缺的关键词,如陈述句是“我可以______”,让学生填写。
3.读完故事后,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社交故事所有角色。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准确地分析出孩子问题行为的功能,那我们完全可以更好的减少孩子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
举报/反馈
特殊儿童教育知识分享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