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有句歌词:“我自己骂我行,但别人可不成”
这充分体现了在自我认知的悖论:明明说的是同一个人,但他人的说辞总是比那个自我评价更加刺耳。
很多人都不能非常清晰和理性地梳理出自己的缺陷,甚至是可怕而致命的那一部分。
拒绝承认自己有缺陷,所有不如意的结果,都是由他人造成的,由于这种逻辑上的闭环,使得很多人永远觉得自己的立场是正确且成立的。
阴影自我
你是否曾冲动地说过或做过一些非常糟糕的事,后来却后悔了?
当伤害业已造成,且对方已经遭受打击,你羞愧得恨不得找条缝钻进去,你可能会沮丧地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这么说?”
在你精心构建的自我概念之下,隐藏着一个不同的人。
如果这一人格引起了你的注意,那么恭喜你——你找到了自己的阴影自我
“阴影自我”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卡尔·荣格提出。
他说:“阴影是一个道德问题,它挑战了整个自我人格,因为没有人不经过相当大的道德努力就能意识到阴影。要意识到它,就需要承认人格的黑暗面是真实存在的。这是自我认识的必要条件。”
出于多种原因,我们都有自己不喜欢的部分或者我们认为不会被社会喜欢的部分,于是我们把这些部分推入我们的潜意识心理。
这些被压抑的身份就是荣格所说的阴影自我。
在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基本是低头不见抬头见,这种阴影自我被隐藏的很深。在互联网上人就不会有这种压力,阴影自我被充分释放,某些人将自己的不安全感归咎于别人的缺点。
翻开任何评论区,你都会发现大量的喷子称作者和其他评论者为“愚蠢”、“白痴”、“没有天赋”以及“被洗脑”等等。
键盘侠们其实是最没有安全感的人,他们因无线放大人性的黑暗面而臭名昭著。
有些人认为他们“众人皆醉我独醒”,永远不会做错事。他们将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解释为“拯救”他人,是为了帮助他们“看到光明”。
这实际上是在精神上误入歧途,也是阴影的另一种表现。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说:如果只有坏人在某个地方阴险地作恶,只要把他们和我们分开,消灭他们就好了。但善与恶在每个人心中的界限又是那般暧昧不清。谁愿意把自己的心恶狠狠地扯下一块呢?
看到自己内心的阴影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很少有人这样做。但我们却喜欢对别人说三道四,整个名人八卦行业都建立在这种人性之上。
阴影的来源
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生物,我们最不希望的事情就是被逐出社会。所以,为了避免被赶出家门,我们得不惜一切代价去适应。
在我们孩童时期的早期,我们便摸索到了社会“可接受”和“不可接受”之间的界限,并用余生去遵循它。
当我们逾越界限,就像我们经常做的那样,我们会遭到社会的抵制和反对。人们会对我们评头论足,严加谴责并说三道四,随之而来不愉快的情绪会让我们变得不堪重负。
然而,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因为别人对我们的偏见而感到痛苦。但最终我们依然将这种抵制和反对内在化,并将其强加于自己。
摆脱这种永久而反复的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掩盖它——躲进“自我”的“蜗牛壳”中。
一旦我们对某件事形成坚定的信念,我们就会无意识地丢弃所有与这种信念相矛盾的信息。这被称为确认偏差,人们倾向于以他们已经相信的方式来解释和忽视信息
实际上,每个人都拥有社会认为不合规矩的品质,在任何社会中,理想的个体永远是那些遥不可及的“圣人”。
圣人们发展了一套道德准则。这套准则通常是基于宗教信仰,告诉我们一个理想的、开明的人会怎么做。
结果便是,我们挣扎着,假装被启发,我们将那个不被普世接受的我推向潜意识,在那里我们可以忽略它们,继续假装成为社会希望我们成为的人。
管好你的阴影
我们憎恶和恐惧我们不理解的东西,这促使我们寻求对他人的暴力,而不是寻求彼此的和解。
我们将自己最恶劣的品质投射到敌人身上,以证明对他们的暴力是正义的。我们既制造矛又制造盾,无视他人的痛苦,继续摧残污染着我们称之为母亲的地球。
这些行为不是西方世界、中东、南美、非洲或任何一个地区或民族所独有的。我们都在这样做,要么直接参与冲突,要么坐山观虎斗,让这些冲突无休止蔓延。
当你对陌生人微笑时,你促进了一种友善和联系的文化。如果你避免眼神接触或冷冷地对他人说话,你就建立了一个基于不信任和敌意的社会。
我们的行为远远超出了我们本身, 互相伤害的人不再相互信任,缺少了信任,社会分崩离析,个人会变得孤立。
然而,这种趋势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培养信任、联系和友善来应对。
当你努力去疗愈和整合你的阴影时,你会发现你不再那么被动和无意识地生活,从而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更小,你拥有可以在你周围的人的生活中激起涟漪的力量。
这个世界迫切需要更多的善意、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合作来弥合分歧,解决紧迫的全球问题,避免可能导致人类和许多其他物种灭绝的灾难。
拯救终极暗黑人格,就是拯救这个世界。
举报/反馈

何清猗

21.6万获赞 2.3万粉丝
以古为鉴,观复如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