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影迷把威尔史密斯于2006年主演的影片《当幸福来敲门》看作是一剂励志的“心灵鸡汤”,影片中关于男人的奋斗,父亲的责任,事业的成功,财富的积累,梦想的实现,被许多影迷们视为这部作品的核心。很多人更是直言,在这部影片中看到了所谓的“幸福”。然而在这部多处出现了“幸福”字样的电影中,真的有关于“幸福”的解析吗?看到了这部电影后,我们在泪眼朦胧中,在辛酸悸动之余,真的懂得了“幸福”的真谛吗?
幸福是什么,对不同处境的人有着不同的体现,饥寒时简单的温饱就是幸福,孤独时有人陪伴就是幸福,落魄时成功就是幸福。然而将幸福提升到生命的高度时,什么样的应答才是对幸福的注解呢?虽然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当幸福来敲门》,但是银幕前的观众,感同身受的,来向主人公加德纳(由威尔史密斯饰演)敲门的,不是房东催房租,就是交警贴罚单,亦或是连敲门都没有,直接在银行卡中扣除了加德纳所有积蓄,而让加德纳破产的税单。
在潦倒的生活中,靠着推销一种性价比极低的医疗器材度日的加德纳,虽然每天总在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借口安慰自己和妻子,但是他除了满腔热情,却对周遭的一切束手无策。影片的导演加布里尔·穆奇诺并没有在这样的桥段中加入太多的煽情镜头,即便是当主角加德纳的妻子离他而去时,即便是当他一再遭遇生活中类似“嘲弄”的意外时,在导演的驾驭中,整部影片的氛围,一直徘徊在克制和抒情之间。
这是影片导演的高明之处,他没有将整部影片变成一颗持续的催泪弹,虽然这部影片自始至终都潜藏着深厚的催泪能力。然而即便是这样,有许多观众仍然能够找到潜藏的泪点,而这样的观众也辜负了导演的一片诚意。从导演对整部影片的把握,从主演威尔史密斯隐而不发的情绪中,观众们应该能够感受到,整部影片在幸福和励志之上,更为宏大的等同于生命的命题。
这部影片的故事来自于影片中人物克里斯.加德纳的同名自传小说。一如影片中所表现的,加德纳自幼生活贫寒,但是靠着自己的奋斗,他成功地跻身于百万富豪的行列。这个传奇的“美国梦”,被很多人看作是整部影片的核心,更有甚者,把加德纳的故事,当作是奋斗者的楷模。
而影片巧妙地截取了加德纳人生的一部分,而这部分人生,是加德纳自己所定义的幸福。在这个人生阶段里,加德纳的妻子离他而去,他的上一段事业已经把他搞得精疲力竭,他被周围的一切夺走了几乎所有生活的必须,车子,房子。而被剥夺走这一切之后,导演巧妙地将加德纳还原成一个纯粹的人。
在一无所有时,我们更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生而为人,与万物最大的区别在于自我改造,和自我突破的能力。因为从小没有见过父亲,所以加德纳发誓要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在最为困苦潦倒的时候,在妻子决绝的离自己而去的时候,加德纳唯一的要求是将儿子留在自己的身边,因为这是他对自我生命实现的基本要求。
在这个层面上,幸福已经从我们之前讨论的生活必需,升华为一种生命诉求的实现。为了凸显整部影片的真实氛围,导演并没有采取好莱坞花哨的剪辑和特效。他而是改用一种更能够体现时空真实感的镜头语言,在匆忙的街头,在穿梭的人流中,去找寻普通生命在平实的时空光线里刻印出的,最为有力的印记。
放大至生命的长度上,幸福绝对不是简单的实现和获取,也不是无私的给予和付出。在人生最为糟糕的阶段,影片的主角加德纳最动人的地方不是他为生活而奋斗时的忘我精神,而是他在极度糟糕的境遇里,仍然能够面对自我当前处境的勇气,以及他通过一次次不懈的努力对生命发出的终极叩问。在影片的多处,加德纳一再反思何谓幸福?
在几个让人竭斯底里的场景里,加德纳徘徊在失控的边缘,其中最为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是他为了谋求改变人生的机会,而选择和股票经纪公司的人事经理乘坐同一部出租车,到他根本不需要去的目的地。因为囊中羞涩,加德纳在最后时刻拿着自己的医疗仪器狂奔,而在登上地铁的最后一刻,加德纳的医疗仪器最后被挡在了门外。
导演通过两次医疗仪器的失而复得,通过加德纳在出租车上表演自己平日里学会的魔方技巧,向银幕前的观众展现了命运的荒谬和巧合。而在加德纳一次次濒临崩溃的现实场景里,导演恰到好处地唤起了观众对于生活和命运的共同感受。面对如此荒诞的生命境遇,加德纳依旧没有屈服,没有选择放弃。他带着自己的儿子睡公共厕所,扛着行李上班的场景,展现了人类对于生命价值诉求的倔强。
加德纳始终没有选择屈服,在他最糟糕的日子里,他穷尽一切方法,在社会规定的合理法则内,朝着自己的梦想进发。很多人说成为股票经纪是加德纳的梦想,其实在我看来,那更像是加德纳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在加德纳所面临的社会境遇里,他只有赚取更多的财富,才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生而为人的生命力量。
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加德纳几乎做了所有可能的努力,他一方面要售卖掉手上所有的医疗设备,以求度过当前没有工资的六个月股票经纪的实习期,一方面又要努力学习和工作,以求在20个面试的实习生中脱颖而出。除此之外,他还需要一点运气,因为他的生活实在太糟糕了,在别人可以用9个小时完成工作时,他要用6个小时完成同等工作量的工作。在别人可以在周末休假看球时,他要带着自己的儿子去推销医疗设备。在加德纳奔忙而狼狈的身影中,很多人又看到了生活中的自己,而这种共通的情感,很容易引起银幕前观众关于奋斗者的共情。
而在这里,导演并没有俗套的去讲述一个励志的故事,也没有滥情的去渲染让人感动流涕的父子情。在通篇电影中,影片都是以加德纳自己的视角出发(因为故事也来自于他的自传),而加德纳通过自己早年奋斗的这些故事,更想表达的,是自我对于生命的思考和诉求,而这一部分才是他所谓的“幸福”真谛。
加德纳的幸福,是用生命的奋斗去认同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升华这个世界。加德纳的奋斗,首先得到了他自我的认可,这就是他最初认识到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继而,他又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后,获得了外界的认可,如人事经理对加德纳所说的:“无论你是否被录用,你的实习期都表现的很棒”,并最终使得生命的奋斗,实现了诗意的升华。最后在加德纳和他儿子远去的背影中,银幕前的观众感到了幸福,而此时的幸福和成功无关,和金钱无关,那纯粹是生命在时光中肆意挥洒后,留给这个世界的感受,留给自我内心的宁静。而这种生命通过奋斗后和时空达成的和谐,给流逝时光的告慰才是影片中“幸福”的真谛。
举报/反馈

不历史

23.1万获赞 1.5万粉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