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主观性,这体现不同人面对同样的情况时,会有不同的思考和想法,从而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就以做梦这件事来说,大多数人在经历了噩梦之后,醒来会对自己说“梦与现实是相反的”,因为这句话的流传范围实在是太广了。而当我们经历了一夜的美梦之后,我们并不会意识到“梦是相反的”,这也强烈体现出了人类自身的主观性。即使如此,不少人还是想知道,梦里发生的事到底是否和现实情况相反呢?
在过去两百多年中,西方涌现出不少对梦进行研究分析的科学家和学者,大多数人认为梦境里发生的事情和出现的场景虽然很多时候不切实际,但它们是一个人潜意识的反应。那这是否说明了梦里发生的事和现实并非相反的呢?并非如此,这取决于一个人看待事情的普世态度。如果一个人比较悲观,那么噩梦出现之后他会强化噩梦的效果,从而使噩梦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比较乐观,那么噩梦的出现一般不会严重影响他的日常生活,因为他主观地将其消极的影响淡化了。
除了从乐观和悲观两个角度去分析梦境之外,还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也就是说,不同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一件事,在梦里可能也会上演不同的梦境。更重要的是,影响梦的因素有很多,并不能单纯地将其归类于正反两面,它还可以是多面的。实际上不少人一晚做梦的次数不少于两个,因为他们的身体在睡眠时会不断地切换睡眠状态。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睡眠状态分为快速眼动状态和非快速眼动状态,而九成以上的梦都发生在快速眼动状态下,仅有少部分梦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状态下。在保证充足睡眠时间的情况下,一个成年人一晚会经历5~6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由快速眼动和非快速眼动组成。
换而言之,每个人每晚都可能做5、6个梦,因此如果偶尔出现多梦的情况,并不用太过惊讶。但并非所有梦境的细节都会被大脑记住,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因此导致人醒了却不知道昨晚做了什么梦。
关于“梦”,本文还要讨论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它是否能够被解析呢?早在一百多年前西方就出现了一位名叫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他对人的梦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分析,最后写出了《梦的解析》这部流传后世的著作。如今依然有不少心理学家在研究弗洛伊德的分析,但能够真正做到对一个人的梦进行全方位解析的人少之又少。归根结底,是梦的形成掺杂了太多因素,使得心理学家需要从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理想欲望等方面进行判断。总而言之,并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梦是反的,因为梦是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