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
近些年,随着对原生家庭的讨论越来越多,很多人才发现自己性格缺陷形成的原因。
比如,容易自卑的人,发现这样的性格和小时候总是被父母忽视有关;缺乏自信的人,发现和小时候父母严厉教育有关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发现自己内心安全感的缺失,同样和父母有密切关系。
是的,一个人安全感的来源离不开父母,但很多人会认为安全感都是妈妈给予的。
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安全感的另一个名字,是父爱。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小时候和父亲的关系密切,得到的父爱越多,ta内心的安全感就越充足。
我们可以看看身边的朋友,那些和父亲关系好的人,大多数是开朗、乐观和自信的人。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母爱不重要,而是说如果一个人得到足够的父爱,母爱的作用会发挥得更好。
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一起来说说。
1.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大多来源于母爱
我们在谈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时,会强调母爱的重要性。
确实如此,孩子在三岁前,母亲是最重要的抚育者,因为母亲和孩子接触最多,这也是孩子依恋母亲的缘故。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研究的是三岁前的孩子,而这时凸显的就是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包括帮助孩子完成正常自闭期(婴儿出生后1个月内)、正常共生期(1个月到6个月左右),以及分离与个体化期 (6个月到36个月左右)。
如果孩子在良好环境养育下,到了三岁时,就会形成个体化自我(可以简单理解为,拥有“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同时,与孩子保持基本稳定关系并且又提供了良好养育的妈妈,会内化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
这是标志性的时刻,个体化自我的形成,意味着孩子有了“内在的我”,而心中住下一个爱的妈妈,意味着孩子有了“内在的你”。
这时,孩子内心就拥有了安全感,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与此同时,父爱也在发挥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即帮助母亲完成这个过程。
想想看,如果没有父亲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外在环境,妈妈就很难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三岁前,父爱也存在着。
2.一个人安全感的形成,离不开父爱
孩子三岁后,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
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期来说,三岁到六岁左右的孩子有恋父或恋母情结。对男孩来讲,是与父亲“竞争”母亲的爱,对女孩来讲,是与母亲“竞争”父亲的爱。
同时,这种竞争又不能太敌对,而且竞争也不能彻底实现。俄狄浦斯期的顺利过渡,需要孩子完成对同性父母的认同,男孩认同父亲,女孩认同母亲,把目标变成“找一个像母亲或者父亲这样的异性恋人”。
更重要的是,在俄狄浦斯期初步品尝了竞争与合作后,一个孩子就可以进入到社会中,在家庭之外去学习更有张力的竞争与合作,而这个过程就是感知外在世界安全的关键时期。
一个人只有感受到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都安全时,内心的安全感才能真正建立。
就像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因为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爱,尤其是父亲对她的忽视,让松子感受到父亲“太敌对”,没有“竞争”过妹妹,于是内心一直没有安全感,渴望有人弥补自己父爱的缺失,但因为她从小形成“自己不值得爱”的观念,又让她爱的卑微,结果越讨好,对方越逃离,最终过完被人嫌弃的一生。
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了父爱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因为那是自信心和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3.父爱,意味着对爱的渴望
前面说了,孩子三岁前,虽然主要和妈妈在一起,父亲提供了支持和保护这个家的重要作用,当孩子三岁后,父亲扮演着外部世界这个角色,帮助孩子完成“竞争与合作”,以感知到外部世界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父爱还意味着一个人对爱的渴望。
就像松子,因为从小缺少父爱,就一直在寻找着爱。成年人的爱情,藏着父亲的影子。
其实,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如果没有得到过父爱,就会认为自己不够好,因为我们会特别在意父亲代表的外部世界对自己的正面评价。
这也是前面说的,如果一个人和父亲关系融洽,就会自信、乐观的原因,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外界的认同和肯定。
渴望被人看见,是我们生命的初衷。
那么,对于很多家庭的孩子来说,父爱的缺失,该怎么从父亲那里得到安全感呢?
首先,妈妈们应多多邀请爸爸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妈妈教育孩子,好像爸爸“不存在”一样,有一部分原因是爸爸很忙,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妈妈的“独揽大权”。
妈妈们认为,自己最可信,自己做的最好,于是有意无意地把爸爸们排除在外,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妈妈把亲子关系放在了第一位,有了孩子后,孩子成为了自己的全部。
从这个角度来说,妈妈们要注意了,应该主动邀请爸爸们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中来,特别是孩子三岁后,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和爸爸尽量多在一起。
其次,爸爸们要多多努力去做好父亲的职责。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除了妈妈邀请爸爸外,爸爸也要努力去做好这个父亲。
因为爸爸和妈妈与孩子的关系,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同。
母爱就像天然形成的,这种爱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就有,因为母亲怀孕时就已经和孩子有了无比深刻的连接;父爱则不同,他想让孩子感受到爱,是需要努力的。也就是说,爸爸不能等着孩子和自己建立亲密关系。
再次,父母恩爱,给孩子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
《由内而外的教养》一书强调,一个人的安全感,就是安全型依恋。
而孩子形成这样的依恋模式,前提是父母恩爱。也就是说,父母恩爱,孩子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被爱着的。
所以,父母不要忘记,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是第一位的。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在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心中会“住下一个爱的人”,且认为“自己基本上是好的”,而这就是孩子全部安全感的来源。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