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站在儒家的角度,尝试讨论一下人生的五个层次。《论语》开篇便是“学而时习之”,所谓人生的境界,在过去儒家的视野中,其实就是学问的境界。但这个学问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学问不一样。
古人所说的学问,更多是指一个人综合的修养,不仅仅是知识。也可以说,学问与文字没有必然关系。六祖慧能不识字,但在过去人的眼光中,慧能是有大学问的人。
学问是干什么的?用《中庸》的话来说,就是”尽其性“,一个是尽人性,一个是尽物性。中国古人在”尽人性“上下的功夫比较多,而西方人在”尽物性“上做得比较多。两者各有所偏,但心和物不能偏废,否则就不是中正之道。
死记硬背、人云亦云
独立思考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做学问就会死记硬背,别人说什么,也会人云亦云。这样的人没有主心骨,遇事就像墙头草,听A讲讲,觉得A讲得有道理,再听B讲讲,又觉得B说的有道理。
到底对不对,他也没过心,反正就是模棱两可。在今天信息泛滥的时代,这样的人非常容易被各种信息带着跑,他不会用自己的理智去思考、鉴别一下。
虽然这是第一层,这样的人却非常多,厉害一点的,看起来什么都知道。说啥都能聊上几句,但深入交谈后才发现,他不过是在不停的累积知识,把自己的大脑当成了存储器。
知识经过自己的思考,却脱离实际
这一层的人也不少,他们有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可惜这种能力没能用在当下。他们喜欢自己思考一些抽象的东西,那些厉害的,还会形成自己的系统和风格,成为很有名的某学派创始人。
然而历史一再证明,有一些知识,属于那种理想型的、不切实际的,虽然看起来很完美。历史上,经常有这样的人,他们构造出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然后声称自己已经解决了人类的所有哲学难题。
但如果你去看看他写的书,就会发现,他整个理论体系的建立,都基于一些理想状态。譬如说西方经济学中,假设人的消费是理性的,事实上呢?我们可以自己观察一下,网红带货的时候,那些消费者都是理性的吗?
知道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以当下为参照系
这一层的人,不会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一切以当下为参照系。古人讲刻舟求剑,其实就是讽刺那种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人。反过来,我们经常讲的实事求是或者与时俱进,其实都是这个层次的。
很多做学问的人,理论水平很高,但出来做事后却做不好,能力反而不如普通人,这就是大脑被理论捆绑住了。任何理论都不是先验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校正、总结。或者可能理论本身没有错,但自己理解错了,等实践的时候才发现。
这一层一般要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很多年,甚至有人一辈子就停留在了这一层。大部分人,所谓的坎坷就是在这一层。
总之,能活在当下,才是一个人真正做学问的开始。能活在当下,也是一个人智慧的起点。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很多人是能活学活用,不守教条,可是这种变通的能力,如果没有德行的配合,很容易变成投机取巧之徒。
另外,有的人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冥冥之中好像总是有什么障碍,就是成功不了。这时候一般会开始向内反省,开始修心。两种情况,这时候都会涉及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
从小我转向大我
这一层是在个体慢慢明白小我的局限,想追求更高的自我实现时开始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到底是守人心还是守道心?到底是一味的追求”利“还是转向追求”义“?这一层,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思考。
过去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就是从小我逐渐过渡到大我。今天的人,很多没有儒学的功底,但自我实现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向大我的方向转换。通俗点说,那个时候他们会觉得,光一个人好没意思,让大家都好才有意思。
当然,这样的转变并非毫无障碍,相反,通向大我的路上考验重重。很多人在半道上就放弃了,因为自己管自己简单,当你想为大家好的时候,事情会复杂得多。有时你做了好事,别人还不认可,甚至会受到诽谤,这时心量不够的话就退回去了。
这个层次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改变。原来是以个人为思考中心,现在是站在系统或者全局来思考问题,原来是想着如何完成上级的任务,现在是想如何做好管理,如何把关系理顺等等。
突破生死
其实儒家对生死的问题也很重视,过去大儒刘宗周就曾反省自己平时用功不够,大限来临时不得力;曾国藩的书中也曾说自己平时”养夜气“的功夫不够,对生死没有把握。
王阳明也说,求道的人,如果已经能放下世间的名闻利养,但对于生死的执念仍然在,就说明功夫还不到家,”此心还不能流行无碍“。可见,打破生死的执念是很不容易的,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才彻底的打破生死的执念。
不过上面所说的五个层次也不是绝对的,只能说绝大多数人会这么走,不排除有特殊情况。有的人可能长期在某一个层次,但某一天忽然直接跳到最高层,只不过这样的人很少而已。
举报/反馈

云海国学

3.6万获赞 6651粉丝
跟着时代的脚步深度探讨国学文化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