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不读书,人生大不一样!用Kindle,拒绝打扰,感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在这个世界上,有高就有矮,有胖就有瘦,有黑便有白,没有人是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个体。而有些女孩,因为从小就缺少爱的缘故,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优点,在自我焦虑和对比中慢慢失掉自信,进而变得自卑,怯弱。她们心中也有光芒,想要成为一个开朗乐观的女孩,却不知道如何自愈。
在这些女孩缺爱的背后,其实是童年的丧失和后续无数次的否定。
对于缺爱的人来说,他们在童年也许会经历:
蓄意的惩罚、批评、忽视或虐待无法达到父母的标准,或者被”恶意“地与他人作比较某些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无法建立安全感稍晚一些可能会经历:
职场恐吓、欺凌、情感虐待、持续性的压力或逆境一些事情逐渐发生,威胁到自我认同(例如:能力的丧失) 有些时候不是她们不够坚强,而是她们的遭遇迫使她们关闭了心房。在“闭环式”的自我拷问中,无限循环着“我不行,我没有存在感“的想法。
有些伤痛虽然无法被掩盖,却能缓解,还能被治愈。关于缺爱孩子如何自愈,英国心理学家梅勒妮在《克服低自尊》一书中就给出了不错的答案。
梅勒妮是牛津大学认知疗法中心创始成员,专注于情绪问题的认知行为治疗,在她的著作《克服低自尊》一书中将孩子童年以及一部分成年以后,缺爱造成的负面影响概括为“低自尊人格”,我们可以从她的书中找到一些适合自我疗愈的方法。
1、那些放不下的焦虑真的值得吗?
在书中,作者提到,对于因缺乏关爱而陷入低自尊的人来说,常常出现一种无法控制但实则没有必要的焦虑。为了应对这种焦虑,我们可以试着打破自己的焦虑预测,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式。
在我们开始焦虑时,是在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吗?不,我们往往是在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实际上,它们是你的预测。一般来说,你越相信自己的预测,你的焦虑感会越强。当然,反之亦然:你越焦虑,你就越可能相信自己的预测,更可能采取相应的行为来保护自己,但实际上这些行为没有必要且没有帮助。
2、质问自我批评想法
当事情出错时,你是否考虑了所有可能的原因,还是倾向于立刻认定:就是因为自己有所欠缺?事情进展不顺的原因有很多。当然,有时候确实是因为你做了某事。但是,通常都涉及其他因素。比如,你的朋友可能忘了,或者特别忙,又或者记错了约好的时间。如果你在事情出错时,自动承担责任,你就很难发现出错的真实原因。
当你开放心态,想一下还有没有别的解释时,你可能就会发现:你不应该受到那么大的责备。事实上,发生的事可能与你毫不相干。对于从小缺爱的女孩来说,这种自我批评常常表现为认为自己不会说话所以得罪人,或者认为自己不够美所以不会被爱。但是我们要知道,许多时候,这样的自我批评并不会帮我们从泥潭中脱身,反而会让我们越陷越深。
3、提升自我接纳
与自我批评相对的就是自我接纳。所谓自我接纳就是注意并赞赏自己的优势和品质,善待自己,让自己享受并品尝生命中的美好。自我接纳是健康自尊的一部分,而非自我膨胀的一部分。实际上,忽视积极面有助于维持低自尊,因为它让你无法获得一个平衡的看法:既考虑到你的优点,同时也考虑你真实的缺点,以及你需要改变的地方。也许缺爱的童年让我们无法认可自己的过去,但是我们可以试着接纳自己的现在。这里有两种策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接纳:
第一种策略是,将正面品质纳入关注,学习接受自己的积极面。
第二种策略是,学习“待人如待己”,也就是如果你用尊重、友善的态度对待自己在意的人,那么你也应该同样地善待自己。
4、制定未来计划
对于陷入低自尊人格中的女孩来说,想要摆脱低自尊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以上三种策略可以帮助我们经常检验自己的自我评价,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那么,制定未来计划就是帮助我们不断评估过去的努力和未来的方向。
我们可以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未来的目标、明确的评估计划实施的进展,考虑自己的改变将对周围人产生何种影响,列举出时间和资源的现实。总而言之,要让方案符合”SMART原则“,即具有可行性。
当你逐步按照这五个原则去评价自己时,检验自己时,你就实现了”闭环“到”开环“的良性过程。消除心中的自我怀疑并输入积极正面的思想是变得自信的开始。慢慢的,你能拾回你的自信,而所有伤痛也终将被爱治愈。
更多内容详见《与内心的冲突和解》、《克服低自尊》,你一定能有更多的领悟!
《与内心的冲突和解》作者:弗朗西斯·拉尔森,阿曼达·维尔,彼得·罗斯·兰奇
"1、日本超重量级心理学家、百万畅销书作者加藤谛三,继《情感暴力》后又一高分力作
2、深度剖析人们内心深处的冲突,活出一个不纠结、不迷茫的自我
"本书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内心冲突的书。
人的存在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体现在依赖与独立、奋斗与享受、道德观念与本能冲动等各个方面。若不能清楚认识这种冲突,我们就无法正确把握自己的行为,在随波逐流中度过一生。
如果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我们要对内心的冲突有清醒地认识;其次,要认识到痛苦对于成长的意义,这样便能不惧怕困难,从内心深处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当我们对自我的认识逐渐深刻、内心的挣扎也会逐步减轻。与此同时,人生也将迎来重大跨越。"
《克服低自尊》(第二版)作者:梅勒妮·芬内尔(作者),聂亚舫(译者)
低自尊会在很多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它会让我们时常感到焦虑、沮丧,被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的念头弄得痛苦不堪。它会影响我们的工作表现、人际关系和整体生活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很难友善地对待自己、全心地投入生活。
“我就知道我做不到”“我还不够好”这些话语是不是很熟悉?低自尊——我们常常以“不自信”“羞怯”等词来称呼它——几乎是所有人的通病。你可以坦然接受这一点,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你不堪其扰,试图做点什么的时候,除了开始行动的决心,这本书里能找到你所需要的绝大多数东西。你将学到:低自尊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为什么它会持续存在;如何挑战你的消极想法和导致消极想法的思维模式;怎样发现你自身的力量和优点,更加客观、友善地看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