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大多数人
那些看起来不合群的人,才是最了解自己的——这句话建立在了一个默认的前提上的,那就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因此,那些表面看起来不融入群体的人,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
我们先来看看很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怎么看待“大多数人”这个群体的。
首先来看看柏拉图,他提出了理想国的社会构想。理想国是哲学家治国,也就是少部分人治国。
柏拉图还提出了一个叫洞穴囚徒比喻的思想实验:
洞穴里的人都是被锁住的囚徒,只能看到他们眼前的情景,而有一个挣脱了锁链的囚徒看到了洞外的风景,他回到洞穴之后告诉他的同伴们,他的同伴们只把他当作疯子。
为什么他会回来,以及为什么是他出去了,柏拉图都有讲到。
接下来来看看罗素,他在《西方的智慧》中写道:
“康德说过,他不担心被证明错误,却担心被误解。”
普通人误解康德的概率更高,还是哲学家误解康德的概率更高呢?
哲学家的定义是“爱智慧的人”,可见爱智慧的人是很少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难免犯不爱思考的错误。这个是罗素提到的康德的看法。
无独有偶,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是这么写的:“而且,当我们终于清楚地了解到: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面都是些肤浅的思想和渺小的念头。这些人目光狭窄,情操低下。他们的见解谬误百出、是非颠倒。到了这时候,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的评论淡然处之了。”
其实《苏菲的世界》中的苏菲也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角色。
当然以上的例子全部都是哲学家,还没有说心理学家。
荣格将潜意识分为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霍妮强调文化对于个体的重要意义,勒庞使用了crowd指代的群体,中译名却是《乌合之众》。
荣格和勒庞都强调了无意识的集体潜意识对于个体的影响,而霍妮提的文化也涵盖了很多集体无意识。
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个说法是没有错误的,因为大部分人受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很大。
他们在该上学的年龄上学,该上班的年龄上班,该结婚的年龄结婚,该生子的年龄生子,可是你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结婚是因为到年龄了、别的同龄人都结婚了、自己感到孤独了等等原因而要结婚,还是因为自己想要结婚而结婚,就足以区分大部分人和那部分看似不合群的人了。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也可以鉴别这两种不同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我实现者。
还有欧文.亚龙在《妈妈及生命的意义》中写的:虽然我佯装接受每个人对生命的意义的解答,不做判断,但其实却偷偷地把它们分为铜、银和金三层。
不合群与独处
为什么说不合群会是衡量指标?
在第一条中已经讲了大多数人的特性,那么怎么证明这些不合群的人是了解自己的人呢?
因为害怕不合群的人一定会想办法融入群体,剩下的除了主动的不在乎合群的人,就是融入群体失败的这部分人。
对于融入群体失败的这部分,不合群的人更了解自己是不成立的,但是这并不是这句话要表达的本意。
温尼科特在《成熟的过程与促进性环境》中区分了独处和单独拘禁的区别。
单独拘禁指的就是想要合群,但是合群失败的那部分人,因为他们遭受了巨大的社交上的痛苦,可是他们确实没有具备独处的能力。
有很多事情是要你独立完成的,如果你没有独处的能力,你就会想办法合群,而合群意味着你要磨掉一部分的个性来适应群体。
那些不合群的人了解到生命中有很多事情是要他们独立去完成的,他们也不能接受这种磨掉自我的妥协。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些花费巨大时间和精力在社交上的人,和那些花费巨大时间和精力在自我实现上的人,走上了两条不同的路。
所以说,那些看起来不合群的人,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大多数情况都是成立的。
世界上没有一句话是绝对的真理,每个真理都有它的范围。
如果你觉得这句话不好听,还有一句话可以送给你:“我们都活在阴沟,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不合群需要勇气,因为做自己需要勇气。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Individu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