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一个企业或集体的团队管理中,我们经常提到木桶定律。木桶定律就是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管理学家经常使用木桶原理来说明在企业或集体的团队管理过程中,常常是最薄弱的环节影响整体的绩效,甚至会导致全面的溃败。什么是木桶原理呢?在企业或集体的团队管理中,如何运用木桶原理来补长短板呢?
什么是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来的。木桶原理是指一只木桶要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并且没有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一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木桶就无法盛满水。也就是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这也告诉一个企业或集体的团队管理者,团队中最为薄弱的力量往往影响团队整体力量的发挥。有这样一个有关木桶原理的故事。
有个下属单位向总公司申请借调员工来协助完成一项业务,正巧董事长最近对一位员工颇有不满,因为那个员工的业绩表现不佳,明明能够做得更好却不努力。这样的消极态度也影响了团队中的其他人,致使整个团队的效率不高。于是,董事长决定把这个员工派下去。走之前,董事长对那位员工说:“你要知道,我最相信你,才派你去的。在外工作,你代表的是总公司的形象,千万不要给总公司丢脸。”
这位员工很高兴。以前,他总觉得在自己的公司待的时间太久,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所以才形成了消极的工作态度。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施展拳脚证明自己的机会,一定要好好表现。于是,他在下属公司里表现得颇为出色。借调期过后,他再回到总公司,总公司其他员工对他刮目相看。
这个故事表明,注意对短木板的激励,可以使短木板慢慢变成,从而提高企业或集体团队的总体实力。
在团队管理中,怎样来实现把“短板”变成“长板”呢?
作为一个企业或集体的管理者来说,要建立一个优秀的团队,就必须分清自己所领导的这支团队中的“长板”和“短板”,然后采取科学的方法,把“短板”变成“长板”,从而使团队这个“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值。在团队管理中,怎样来实现把“短板”变成“长板”呢?
一要注重创建团队取长补短的人文环境。团队是一个集体,管理者应注意发挥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感染作用。通过沟通与交流,架起友谊的桥梁,引导后进的员工向先进的员工看齐,积极主动地向先进的员工学习,在团队中逐渐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从而使团队形成合力,有效地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
二要注重总结分析团队成员的长板和短板。由于每一位成员先天素质和自身努力程度不同,造就了成员的业务技能、动手能力、思想状况、绩效好坏等情况也不一样,管理者只有深刻认识了每位成员的长板和短板,了然于胸,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因此,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管理者要对团队中每位成员的情况心中有数,然后结合团队的实际情况,对团队的短板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运用各种教育培训方式补长团队中的短板。
三要注重团队成员培训弥补短板。管理者在认清自己所管理的成员的长板和短板之后,要寻求补齐短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文化比较低、又不善于学习或学起来有困难的成员,要多开一些小灶,多采用老师带徒弟的方式,多做辅导;对常常工作不主动、拈轻怕重、违反操作规章的成员,要注重开展个别谈心活动,进行耐心说服和引导;对暂时落后、尚有进取欲望的成员。要多加鼓励和指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这样,循序渐进,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由短板变成长板的效果。
四要注重扬长避短。在团队中,免不了会有少数后进的成员。作为管理者,要善于从后进成员身上发现一些闪光点,例如:有的成员工作自觉性不够高、不善于学习,却能独立思考,对有些问题常有独到的见解;有的成员虽然一时落后于人,但内心也有力求上进、争荣誉的欲望等等。这就需要管理者在观察到成员的短处的同时也要从中发现成员的长处,从而做到扬长避短。
总之,一个企业或集体的管理者,要建立一个优秀的团队,就要善于运用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必须分清自己所领导的这支团队中的“长板”和“短板”,然后采取科学的方法,把“短板”变成“长板”,进而提高团队的整体实力。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