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法则说的是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一个寒冷的冬季,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冷而拥抱在了一起,但是无论如何它们都睡不舒服,由于它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块就会刺痛对方,反倒睡不安宁。因此,两只刺猬就离开了一段距离,可是又实在冷得难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折腾了好几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这也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还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空旷的阅览室内,如果只有一位读者,心理学家便会坐在他(她)的身旁,来测试这位读者的反应。因为被测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所以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远离到别的地方坐下,还有人非常干脆明确地说:“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一共进行了整整80个,结果都相同: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中,任何一个被测试者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简单的一个小故事如果不能说明问题的话,那就再讲一个例子,来自一个网友的情感困惑投稿:
我和丈夫已婚三年,几乎是天天在一起,因为我们工作也是在同一单位。过去他无论去哪儿,都要带我去或都要告诉我,现 在完全变了,基本上都不愿我去也不告诉我。生活显得异常的平淡,真可谓索然寡味。有个邻居,丈夫是常年在外的军人。她非常羡慕我们,常说他们的婚姻因双方难得一见而只有形式。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婚姻的内涵就是亲密无间,朝夕相处。我们的婚姻其实也只是一种形式。她在他们那种“形式”中还存在着一种相互牵挂,可我在我们这种“形式”中除了平淡外,似乎什么都没有。这种可怕的平淡简直让人窒息,因此常想去找个“情人”。也许不成天在一起还要好些?
我的分析师:本来就不应成天在一起。成天在一起,就很容易让婚姻走向平淡的深渊。婚姻在最初一二年内大多都充满爱情,此后便进入漫长的平淡期、厌倦期,甚至厌恶期、对立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婚姻是要考虑双方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的。距离太近,原来的吸引力会变成排斥力;距离太远,原来的吸引力就会失去“吸引”作用。所以,婚姻关系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是一种距离关系。当然,这种距离的大小是因人而异的。就某两个人的具体婚姻来看,这种距离也应是动态的,即应时而大时而小。一定的距离和动态的距离才能使婚姻产生最大的吸引力。问题在于距离太近,而邻居的问题在于距离太远。因此,解决的办法是分别适当拉大距离和缩小距离,其中包括心理距离。找“情人”固然能减弱你个人的平淡感,但很容易加速和恶化婚姻危机。两个人的关系太好或太糟,为什么也会使婚姻出问题?其实是上述的道理:心理距离太近或太远。
很多人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两个人关系本来特别好,无话不谈。但是相处得久了,彼此了解的越来越多,也知道了很多彼此的秘密,关系就变得疏远,不再像以前那么亲密了。这就说明你的刺已经扎到了对方,让对方不得不产生疏远你的心理,以保证安全。也许彼此都不明白是怎么疏远的,这就是由潜意识帮你作出的“决定”。所以不管再亲密的关系,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让彼此感觉“安全”才是维持关系长久的方法。
在《FBI教你读心术》里面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案例:
如果你是第一次遇到某些人,那么,对腿部和脚部行为的观察就变得尤其重要。这些动作能告诉你对方对你的感觉。当我第一次见到什么人时,我一般会真心诚意地上前与对方握手,并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然后后退一步,等待对方的反应。通常会有以下三种结果:(a)这个人待在原地不动,这时我就会知道对方对这样的距离感到满意;(b)这个人会后退一步或稍稍移开一些,于是我便知道,对方需要更大的空间,或不想再待在这儿;(c)这个人会上前一步,离我更近一些,这说明对方喜欢与我相处或喜欢与我交谈。我不会干涉对方的行为,因为我正好可以趁机观察一下他(她)对我的感觉。【译者注: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和决定进行交流的方式,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记住,双脚是我们身体中最诚实的部分。如果一个人需要更多的空间,我们应该满足对方的需求。如果对方感到很舒适,我们可以不必考虑距离问题。但是,如果对方上前一步,我便知道他们愿意离我再近一些。在社交场合中,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信息。但是,记住,你应该根据自己对空间的舒适感设定一个距离底线。
距离的远近确实很难把握。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划分了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
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一般是亲人、很熟的朋友、情侣和夫妻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当无权进入亲密距离的人闯入这个范围时,会令人不安。在拥挤的公共汽车、地铁和电梯上,由于人员的拥挤,亲密距离常常遭到侵犯。于是,人们尽可能地在心理上保护自己的空间距离。在西方,当你在电梯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里碰到拥挤的局面时,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你不能同任何人说话,即使是你认识的人;你的眼神必须始终避免同他人眼神的接触;面部不能有任何表情;人越拥挤,你的身体越不能随意动弹;在电梯里,你必须看着头上的楼层号码等。
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
大概从45cm~120cm,就像伸手碰到对方那样,虽然认识,但是没有特别的关系。这是在进行非正式的个人交谈时最经常保持的距离。和人谈话时,不可站得太近,一般保持在50cm以外为宜。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端。
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
大概是120~370cm,就像隔一张办公桌那样。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一次,一个外交会谈座位的安排出现了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没有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到沙发外侧扶手上,且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应,会明显导致人出现心理不适感。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缺免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公众距离(Public Distance)
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小结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社会地位不同,交往的自我空间距离也有差异。一般说来,有权力有地位的人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相应会大一些。此外,人们对自我空间需要也会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人们无法考虑自我空间。若在较为空旷的公共场合,人们的空间距离就会扩大,如公园休息亭和较空的餐馆,别人毫无理由挨着自己坐下,就会引起怀疑和不自然的感觉。我们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而且,通过空间距离的信息,还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