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取型人格是一个人稳定的性格,所以不止出现在两性关系之间。索取型人格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一定要纠正这种不良性格。
比如《安家》里的安似锦妈妈就是典型的索取型人格——向女儿“要钱”。
还有《阿甘正传》里的女一号:珍妮。她一直在漂泊,换了好几个男朋友,其实她一直在索取“爱”。
还有现如今的好多孩子,三十、四十岁了,还在啃老,“巨婴们”一直在向父母“索取”。那么索取型人格是啥?索取型人格有什么特点、坏处。我会在第三部分阐述如何改善索取习惯。
1 索取型的人会在物质、感情、精神上一直索取
索取型人格,会持续性索取,当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们的需求阈值也会随之上升,这在心理学上也叫“边际效应递减”。
索取型人格的人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索取,而且还会在感情、精神上一直索取,不断的索取。
这种人总是“理所当然”,“你应该帮我……”,“你应该给我……”,“你有没有替我想过?”……
他们在心里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从而使关系变得紧张。别人已经很苦恼,可这类人感觉到莫名其妙。
那么,索取型人格有哪些特点以及哪些负面影响呢?
2 索取型人格的特点和负面影响
索取型其实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只是多少的问题,但是索取型人格的人占比特别大,而且还稳定。那么索取型人格有什么特点、负面影响?
索取型人格的3个特点索取型人格他们会不停止的索要,甚至会出现变本加厉。这纠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极度缺乏“爱”,他们害怕被抛弃、得不到关爱。于是他们常常以“受害者”的角色出现,甚至感觉是理所当然,本该如此。
①索取动作是“持续”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索取,但是索取的次数、数量不同。而且非索取型人格的人会很好的平衡索取和给予的关系。
但是具有索取型人格的人,在索取方面会很严重,并且索取的动作会持续,他可能会向同一个人索取,也可能向不同的人索取,但是索取的动作不会停止。
②索取的背后是极度缺乏“爱”的内心
需求大都源自孩提时代未被满足的需要。幼儿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亲密关系》
导致拥有索取型人格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内心极度缺乏“爱”。比如《阿甘正传》里的珍妮,她不断向外界索取,不停的换男朋友,不断换地方,这一切的原因来自于她小时候,她被父亲无视、殴打责骂,最后只能跟着奶奶生活、长大。
正是他们内心缺乏“爱”,所以他们会一直向外界索取,不停的索取。在他们潜意识里,“不断索取”是提醒别人不要忘记自己:快来关注我!!快看我,我多棒!
在他们心里,他们其实是很害怕和恐惧的。他们害怕抛弃、被离开、被孤立、被分手,不被重视,不被关爱。于是用不停索取,来让自己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③潜意识中一直扮演“受害者”的角色
另一个特点,同样表现在内心,在他们内心世界里,以“受害者”的角色现身,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别人真的都“欠”他们,从父母,到伴侣,到朋友。从而以这种身份获得他们的同情,“索取”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他们的方式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负罪感”也降到了最低。
索取型人格的人如果一直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现,“索取”动作不停止,不好的影响就会随之出现。
索取型人格的负面影响表现在2个方面索取型人格总的来说,负面影响大于积极影响。负面影响又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外在的人际关系和自己内心更痛苦。
①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和恶化
和索取型人格的人相处久一点后,会给所有人一种自私自利的感觉。无论是伴侣、朋友、同事。久而久之好多人就会远离甚至离开。
在两性关系中,就两种关系:爱和被爱。如果一方总是索取“爱”,而另一方一直处于给予“爱”模式,而却没有“被爱”的感觉,就很容易出现感情危机。因为在感情中,付出“爱”也是需要回报的,回报就是“被爱”的感觉。
当你一直向“朋友”、“同事”索取的时候,长时间下来,很容易别边缘化。因为你给他们造成了一种印象:和你相处=付出但没有回报。试着换位思考一下,你会愿意一直为一个人付出却没有回报吗?
当然,索取型人格的人身上就会发生伴侣离开、亲朋好友远离自己的恶化人家关系,与此同时的负面影响也在他们自己内心产生。
②“索取型人格”的人内心会感知更多痛苦和无助
随着索取型人格的人持续不断的“索取”,外界的所有人都会给予负反馈,这种负反馈又反作用于他们自己内心。外界产生的负反馈往往会让他们内心更痛苦和无助。
在他们内心极度缺乏“爱”的基础上,他们不得不再承受外界人对自己的恶劣态度和负面评价。
这就增加了他们痛苦的程度,让他们的“无助感”更加强烈。
由于内心极度缺乏“爱”,“索取型人格”的人就会通过不断“索取”的错误方式,来获得外界对自己的爱和关注,但是外界人却给予了负反馈,这又反作用于他们本人,又增加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感。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改善这种“索取”的习惯。
3 “索取型”的人如何改善索取习惯
索取型人格的人,向外要面对恶化的人际关系,向内还要面对更痛苦的内心。那么他们该怎么办呢?可以从内心认知和个人行为两个方面努力,以此来改善索取的性格。
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来自心理学家弗洛姆名作《爱的艺术》
改变内心认知改变“索取型人格”一定是先从认知开始的,虽然改变认知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从尝试“爱”自己、纠正错误观念、提升共情能力3个方面改变。
①尝试“爱”自己,让自己“满足”爱的需求
“爱自己”是产生爱和创造爱的源泉,并且是取之不竭的,只有真正做到“爱自己”才会满足自己对爱的“需求”和“渴望”。
自己都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了,就不会向外界人不断“索取”了,更不会担心自己会被抛弃、被远离了。“爱自己”也是一个人成熟、独立的重要表现。
②纠正“给予=放弃”的错误观念
在“索取型”人的人会有认为,我本来就缺乏爱,我一定要好好珍惜我自己的爱,给予别人爱了,我就会更少了。所以我放弃给予、爱别人。
其实,恰恰相反,只有你主动给予关爱和帮助了,别人才会正反馈给你更多的爱和帮助。在这个互动动作中,“索取型人格”的人会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力量感。
③提升共情能力,为他人着想
提高我们的共情能力,将在我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中创造奇迹。通过换位思考传达关怀,能够激发好感、喜爱、宽容和慷慨的火花,这将大大加强婚姻、家庭和友谊的纽带。——《情绪急救》
“索取型”的人需要培养自己共情能力。所谓“共情”就是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想象别人处的情况,别人的情感和感受是怎样的。
下班回家,打算抱怨妻子怎么还没做好饭的时候,你可以用共情思维想“她也上了一天的班了,也累坏了吧”,就会避免一场不愉快。
所以在向别人索取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对方会有怎样的感受。会不会高兴?
从3个方面改善个人行为“索取型”的人在内心认知改变的同时,个人行为也可以从倾听、帮助他人、多回馈别人三个反面改善。
①养成良好地倾听、沟通习惯
倾听代表着你对别人的尊重,对这份感情的重视,也证明你在向感情投入和负责。也容易听到他人的真实想法,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改善。
良好的沟通,会消除一人主导的危险局面。比如在两性关系中,就会逐渐形成“俩人共同参与”的两性循环局面。从而使关系更加牢固。
②多帮助他人,提高自己“认可感”
当我们帮助了他人,我们发自内心的高兴,对自己也很认可。这是因为在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体内会分泌一种“多巴胺”的物质,会让我们产生快感,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认可度。
之前你在街上看到骨瘦如柴的流浪猫躲着走,可以尝试给它点东西吃;
你妻子在做家务的时候,你可以尝试帮她分担一些;
当你同事,因为家里急事不得不提前下班,你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可以帮他完成剩余工作;
相信你会有很好的体验,也会大大改善人家关系。
③多给“爱你”的人一些反馈,形成互动模式和氛围
“索取型”的人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很糟,很大程度是“来而不往非礼也”造成的。对方总感觉他在付出,而你没有回应。
这在两性关系里,一方一直索取,另一方一直付出,但索取方一直没有回应,付出方就会要求索取方给予差不多的回报。
所以要培养自己多“关心”别人、回馈别人“善意”的习惯。比如,当男朋友送你礼物的时候,甭管好看不好看,你要记得给他鼓励:“谢谢亲爱的”,你不能嫌弃这不好那不好,原本很好的氛围瞬间转化成尴尬局面。
总结
“索取型”的人由于内心极度缺乏“爱”,从而会通过向他人不断“索取”来填补内心的害怕和恐惧。但适得其反,却让他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更糟,内心更痛苦和无助。
但是可以通过“爱自己”、“纠正错误观念”、“培养共情能力”3个方法改变内心认知,从良好倾听、帮助他人、回馈他人“善意”3个种方法改变个人行为。
手握笔尖写下:人间情感事!
关注我!感受世间感情的细腻和丝滑!!!
文字原创不易,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您可以把您的想法看法,写在评论区,分享给更多人。
举报/反馈

一颗凡尘红心

15.6万获赞 1929粉丝
专注情感原创写作,用文字温暖世界。
情感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