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的“关注”,私信聊天,听你的故事,了你的心事!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身边有各色各样的朋友,但是,不管你对朋友有多少,总有一些人,一直在讨好别人,或许,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讨好型人格的人,一味地对别人好,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维系朋友关系。但是结局往往很悲惨,越是讨好别人,自己就越是吃亏受害。
前段时间,有个网友私信我,向我诉说她的交友经历。其实,她本人就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她这样说:
我也知道,讨好别人,最后受到伤害的是自己,但我就是控制不住。或许,对别人好,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吧。
其实,讨好别人,不仅仅是习惯问题,更是思想认知的问题。纠正这种“讨好”,必须消除五个心理误区:
第一个心理误区最为常见,就是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会想:
只有我对别人好,才能维系朋友之间的关系。
不可否认,维系关系,确实需要朋友间的互相关心关照。但是,并不是根本,维系关系的根本,主要有两个原则:
相互吸引尊重。就是彼此互相欣赏,互相尊重对方。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两个人的关系才能稳固。如果,对方在心底是瞧不起你的,即使,你一味地付出讨好,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这都是白费的。提供交换价值。在人际交往中,维系朋友间的关系,是看你的交换价值有多大,别人能在你这里,获取多大的利益。如果你的交换价值非常大,你不用讨好别人,别人自然会跟你套近乎。如果你的交换价值非常小,即使你再努力地对别人好,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不会长久。说的有些直白,但确实是现实。因此,想要维系好朋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一味的讨好献媚,相处之前,要参照上面的两个原则,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分量。
讨好型人格的人,还有另外一种心理误区:
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同样好。
但从人际交往的实践来看,你会发现,抱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都是两个结局:
就是你对别人好,别人不一定对你好,因为,有些人会认为,她并没有要求你做什么,都是你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就是你对别人好,别人或许也会对你好,但是,他回馈的方式方法,并不是你所期望的,会让你感觉愿望落空。我们就要认清一个现实:我对别人好,别人不一定对你好。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树立一个最基础思维理念: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可以对别人好,但是不要奢求什么。别人对你的态度和反馈,你自己是无法控制的,人际交往中,做好自己最重要。在与朋友相处中,你把自已认为该做的事情做好了,就不要太在意朋友的反应,否则,总是期望着,最终往往都是愿望落空的。
讨好别人的人,都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认为别人说他好,他才是真的好。
别人的评价,就是一面镜子,我们通过衡量别人对自己的评判,可以及时调整自己,让自己更容易被别人接纳。
但是,过度地在意别人的看法,讨好别人,企图得到别人的好评,往往会让自己非常痛苦:
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世间没有百分百的事情,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我们,有爱你的人,自然就有恨你烦你的人。即使,你做得多好,多讨好别人,这个事实无法改变。建立在这种心态之上的讨好,往往会让自己迷失,你会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看法,并以别人的评判,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最后,往往是愉悦了别人,亏欠了自己。因此,人际交往中,最好的状态就是:既考虑别人的感受,又不忘了做自己。
在生活中,一种情况非常普遍:
父母往往对孩子都是非常好,非常地照顾。人们都称现在的孩子是小皇帝、小祖宗。但是反过来呢?孩子往往对父母态度冷漠,甚至是忤逆背叛,根本没有把父母的爱放在心上。
因此,我们从这个现象中,就能得出了一个结论:你越是对别人好,别人越是逃离你。
因为,他们已经把你的这种好,当成了理所应当,并认为是很寻常的事情。寻常到跟吃三餐,上学上班一样。你会看到有什么人,会在吃三餐的时候,痛苦流涕,感激不已吗?对别人一味地好,容易冲破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你的越界,会让别人感觉自由空间被压榨,自然,比人就会选择逃离。
其实,说了这么多。把以上四个方面归结成一点:
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把别人看得非常重要。
你越是把别人看得重要,别人就越是不在乎你。你越是在乎别人的喜怒哀乐,自己的喜怒哀乐,就往往被自己忽略。
但是,我们也不提倡,只做自己,不管别人的感受。因为,这种人际理念,就是完全地自私自利,虽然狭隘地保全了自己,但永远没有朋友相伴。
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对自己好”和“对他人好”对均衡。这种均衡的比例,我们无法给出定则,都是因人而异的,而且,对于每个个体,你身边的朋友不同,你的均衡策略肯定也是不同的。
有的朋友自卑一些,那么,就需要你的关心关注;有的朋友强势一些,容易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那么,你自己就要多关照自己一点,千万不能因为朋友的强势,而忘了自己才好。
欢迎大家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希望创作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内容!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