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一般把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其生存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如充饥解渴、避暑御寒、睡眠及性的要求等等。
社会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如人们对劳动、人际交往、获得成就、符合道德规范等方面的需求。社会性需要受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多为精神性的,比较隐讳不易直接察觉且具有连续性。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需要的层次论。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
1.生理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在人类各种需要中占有最强的优势,具有自我和种族保存的意义。其中以饥饿和渴的需要为主。
2.安全的需要 当人的生理需要获得一定程度满足之后,随之便产生新的需要,即安全的需要(包括对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和心理安全的需要),以求免受威胁、免于孤独、免受别人的侵犯。
3.归属和爱的需要 归属的需要就是参加一定的组织,依附于某个团体等。爱的需要包括接受他人和给予他人爱的需求。马斯洛指出,这一层次的需要的缺失就像机体缺乏维生素一样,会抑制人的健康成长和影响到人的潜力的发展。
4.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前三个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尊重的需要才会充分地发展起来。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两个方面。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前四种需要获得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指个体的潜能和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多数人而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们追求奋斗的目标,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以上需要不是并列的,而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后面的三个层次的需要才能依次出现并得到满足。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但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并不遵照“全”或“无”的规律,并非一种需要完全满足后,另一种需要才会出现。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们的每种基本需要都只有部分得到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