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站在高楼上俯瞰时,有一种跳下去的冲动,这不是你的问题,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人都同样的遭遇。
2015年有一个新闻,苏州一对长期租房的夫妻总算买了自己的房子,他们的新房在31楼,当他们满怀期待地搬进新家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自打搬进去没多久,妻子就开始出现不对劲的反应。刚开始是一进屋就心慌,头昏乏力,后面更是出现了一到阳台或窗口就有跳下去的冲动。
更奇怪的是,只要两人搬回以前生活的出租屋就没事,似乎所有诡异的问题都指向那套31楼的新房子。
英国广播公司(BBC)声称,伦敦地铁的自杀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之一。从1940年起,这个每天搭载350万人次的地铁网络,每年自杀人数为25人,到1980年之后增加为每年100人以上,自杀未遂的人也是多得惊人。而2019年,每月自杀未遂的人数达到5.3人,成为有史以来最低值。
事后心理医生对自杀未遂的人进行过心理辅导,他们中大部分人完全没有自杀倾向,他们的回答也惊人的相似:当自己等车时有一种跳下去的冲动。
世界各地都有这种类似的现象,当我们站在高处边缘时,我们会感觉到危险来袭,而地面却在召唤我们,有些人称之为“来自深渊的召唤”。
进化告诉我们需要远离危险的高处,有些人甚至因此患有恐高症,这是求生的本能。
既然所有人都会害怕高处,那为什么这些人还会有跳下去的欲望呢?
高处的现象
来自美国圣母大学专门研究自杀行为的临床心理学家珍妮弗海姆斯将其称为“高处现象”(High Place Phenomenon, HPP)。
在一项包括431名受试者的重要研究中,海姆斯和她的同事们发现,其中一半人曾有过从高处往下跳的冲动,尽管他们从未考虑过自杀。
这种冲动源于我们对认知的扭曲,我们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举个例子,人们通常认为粪便等令人恶心的东西比实际距离更近。
同样的,我们往往会高估垂直距离,而对水平距离的这种偏差就不存在,因为我们认为高处对我们不利。随着高度的增加,我们对它的恐惧也在增加。
当恐惧不断增加时,可能会出现晕动病,这和“跳下去冲动”的情况差不多,只是这种症状主要是由我们的视觉系统和前庭系统之间的冲突引起的。
前庭系统负责空间定位、姿势调整和平衡,它包括一个胞囊和球囊,用来探测垂直方向的重力和三个充满液体的垂直管道来探测旋转运动。
当前庭系统感知运动而视觉系统没有时(或者相反),冲突就会被触发。例如晕船时,由于海浪的上下摇摆,前庭系统感知运动,但是眼睛却没有,这引起了恶心。
很明显,只要出现这种认知偏差就会出现不安,但是随后,更高层次的思考和我们的记忆帮助我们消除这些不一致,并逐渐变得清晰,这就是为什么保持平衡需要艰苦的练习。
信号处理错误
根据哈姆斯的研究报告,这种“跳下去的冲动”是由于有意识的大脑误解了来自大脑安全中心的警报信号而产生的,这种错觉是处理信息延迟的结果。
大脑的安全中心是检测恐惧和焦虑的部位,这一部位主要包括杏仁核。杏仁核在潜在威胁的刺激下,会立即向大脑皮层发送警报信号。
然而,大脑皮层处理信息的速度相对较慢。它能识别信号,但不确定信号被传送的原因,这种不确定性是造成我们在高处“跳下去冲动”的原因。
当我们立于高处或危险境地(地铁站等)时,潜意识告诉我们是危险的,并立即向大脑皮层发出警报,大脑皮层接收到危险信号并做出逃离的反应,只是大脑皮层并不知道如何逃离是正确的,这部分需要我们的记忆帮助,而地处大多情况下是安全的,所以有可能出现跳下去的冲动。
最后
这种不确定性根源是杏仁核的激活,所以那些出现“跳下去冲动”的人往往也更加焦虑。
事实上,焦虑不仅仅局限于在高处,这些人也表现出了对其他问题的担忧!
那么,这种“跳下去冲动”的感知一定是一件坏事吗?
当然不是!这些信号迫使我们撤退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它们是我们的生存本能。
在原始社会,它帮助我们躲避许多危险,因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没有时间让你思考太久,你必须做出反应。
举报/反馈

怪罗科普

67.9万获赞 6.6万粉丝
世界如此奇妙,一起来认识世界吧!
科学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