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家长群体当中,普遍都有焦虑的情况出现,焦虑的根源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学龄前孩子家长、小学生家长、中学生家长乃至大学生家长,缪老师都接触过很多,这句话清晰地写在大多数家长的脸上。
如果你的孩子没上学,我跟你说孩子一定可以上市重点小学,你还担心吗?如果你的孩子上小学,我跟你说孩子一定可以上省重点中学,你还担心吗?如果你的孩子上高三,我跟你说孩子一定可以上双一流大学,你还担心吗?
一、知识存量不足导致焦虑
这一代孩子的家长,从小受到的多是粗放型的教养。父母本身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而且又忙碌于工作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在教养孩子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多,交给老人带孩子的情况普遍存在,而老一辈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带大孩子”,而不是“带好孩子”。
在整个家族传承的过程当中,对于科学育儿知识基本是没有的,那又怎么能指望这一代的家长成竹在胸,对于孩子的未来笃定且信心十足呢?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家庭成材率最高?告诉你: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家庭。
二、教育资源匮乏导致焦虑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最后到大学,幼儿园有公立私立,有市级示范、省级示范。
小学阶段,每个城市都有那么几所“重点”、“明星”小学。中学阶段,“重点”这两个字成为笼罩在家长头上的阴霾,挥之不去。到了大学,“双一流”、“985”、“211”一系列的头衔成为择校的标准。
我们发现,在各个阶段,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都是有限的,不争不抢指望馅饼突然砸到自己头上,似乎是遥不可及的,这种压力之下,有点焦虑不是很正常的吗?
都说学历贬值了,你信了吗?学历的认可度被稀释是现实,但不代表学历贬值,只能代表我们曾经的教育底子太薄而已。在这个年代,拿到更高的学历,的确可以保证自己人生发展的下限不会太低。
三、教育的指向性引发焦虑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指向性应该是让孩子成为大写的“人”,而不是为了一口饭去争名逐利的小写的“人”。
进入明星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这一路过去,我们沉淀了什么呢?我们对于孩子,是要求成绩多一点,还是要求情商高一点,是要求完成作业多一点,还是要求发挥天赋多一点呢?你又是怎么选择的呢?
当教育指向性变得功利,家长必然不再淡定,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校教育成为了众矢之的,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看看上图中那些纯真的眼神,在多年的教育之后反而变得浑浊、呆滞,我们真的忍心吗?
在这儿我引用一下前几天发的一段话:度过了K12,上完了大学……我们的孩子,他们……丢失了好奇心,丧失了创造力,遗失了批判性!不会沟通,羞于合作,不知同理心为何物!那么,这么多年的教育,是为了什么呢?
四、解决焦虑
有焦虑可以理解,但咱们不能总焦虑对吧?对身心不利不说,对孩子的教育也没有正面的影响。如果你是一个焦虑的家长,可以考虑从三个方面来解决自己的焦虑。
①承认自己焦虑,如果不能认识到自己的状态,那根本就没办法下手去解决。②多跟伴侣交流,教育的问题,比如要父母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这是基础。③看点优质书籍,碎片化的内容不容易让你有成长,试着看几本青少年教育的书籍,真的会让你沉静下来,没那么焦虑。
你可以不关注我,但你要关注孩子或者自己的高考!
你可以不给我点赞,但我要为你努力学习高考知识点赞!
本文由缪登峰老师原创,谢绝一切未经许可的转载,仿冒必究!
#硬核知识分享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