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北新村、戒坛寺巷、皇亲苑三个小区地处杭州市中心武林一带,对于老杭州来说,并不陌生。
老房子无论是外表还会内核,都已跟不上这个时代。天水街道正式启动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昨天(5月12日),天水街道召开2020年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集中攻坚誓师大会,按下老旧小区改造的“快进键”。
环北新村、戒坛寺巷、皇亲苑三个社区一次性纳入改造之列,项目涉及104幢居民楼,5320户居民,总建筑面积31.0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89亿,力度之大,可见一斑。天水街道还特意邀请了中国美院专业团队进行方案设计,追溯历史肌理,深挖文化底蕴,增添新型功能。
天水街道将分别对这三个小区进行哪些改造呢?
环北新村:新建小微餐厅、自发光跑道
武林门,曾是浙江省公路交通的起点,也是浙江汽车工业的发祥地,1958年,东风杭州汽车公司从这里起步。
1984年7月,武林广场拆除旗杆,建造大型声控音乐、彩灯、喷泉。同年9月26日,八少女雕像喷泉落成,成为杭州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音乐喷泉。老杭州人习惯把这里叫红太阳广场。
环北新村社区就在这一带,它东起中山北路,西至武林路,南为体育场路,北到环城北路和运河。建筑类型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多层砖混结构,分东西两区。
这次的改造,天水街道将以“源起环北,天水U你”为设计理念,挖掘社区可利用的公共空间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和功能提升,打造共享客厅,新建小微餐厅,提升社区活动中心,优化公共设施和绿化景观等。
同时,将汽车文化、工业元素等融合到社区的公共生活设施中。
最值得一提的是,将建一条自发光绿道,因为绿道采用自发光碎石和无机蓄发光砖,将自发光碎石按序摆好后就能在夜晚看到闪闪发光的绿道啦。
这条绿道全长约400米,像一个“U”字形贯穿整个社区。按照设计方案,绿道将浇筑蓝绿色塑胶。
戒坛寺巷: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点多了
戒坛寺巷社区位于下城区的核心板块,东临延安路,南靠狮虎桥路,西接武林路,北面体育场路,毗邻武林商圈,周边商业板块聚集,商业氛围浓厚。
这次改造将围绕“亲善”来做文章,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社区服务,旧改设计新增多处服务设施,包括2处快递柜、5处养老设施、1处交管站、1处医疗卫生服务点、1处幼托设施。
这些服务设施都很实用,以养老设施为例,戒坛寺社区的老年人约占三分之一,需求非常高。
目前,社区里有4处养老服务点,能提供理发、就餐等服务,还能让老人聚在一起聊聊天。不过,由于社区比较大,共有6个小区,有些老人住得离服务点比较远。为了让老人们能就近活动,戒坛寺巷便又增添了5处养老设施。在夕阳阁的位置,新建书画室和手工作坊。同时,整合社区资源,预计改建设置一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休息看护、助餐助医、心理关怀等服务。
戒坛寺巷社区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坐拥杭州市老牌农贸市场——万寿亭农贸市场,本次旧改将把万寿亭农贸市场改造工程也纳入其中,实现“食住行”品质的同步提升。
皇亲苑:陈设老物件的橱窗将成网红打卡点
皇亲苑南靠凤起路,北临百井坊巷,东起中山北路,西至延安路,曾为皇亲别院,有着辉煌的人文历史。
明孝惠太皇太后诞生于此,殒后在此立勋戚牌坊;丰子恺曾居皇亲巷9号,别院雅号“肖圃”;明嘉靖十七年,御史周汝等人改皇亲巷5号为同仁祠。
本次改造将提炼明代历史古迹及丰子恺故居“肖圃”等人文意像,以中国古典五色中的“黑白”及南宋流行色“褐”等素雅之色为主基调,放大文化特征符号。
改造后的闲居肖圃主要包含两大细节,一是构造阶梯式侧石,可预留给居民移植百草园的盆景植物;二是在率真廊增加丰子恺在皇亲巷9号居住写下的散文《钱江看潮记》《半篇莫干山》等文字。
在附近的小巷漫步,今后你能感受到老街马头墙的味道,打开墙面,能找回杭州城早年广告店招形式,里面增设了橱窗,可展示早年缝纫机等生活用品,成为巷子的一个特色,将成为网红打卡景点。
围墙上将增设彩绘漫卷,增加青瓦压顶、富又生活气息的墙绘。
另外,还将增设电梯,涉及11幢共要加装45部电梯,方便大家上下楼。
【来源:钱江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