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问题在中国社会一直都是一个热点。
在国外的伦理观点上,父母和子女既有比较紧密的关系,又会相互独立。相对而言,外国的子女首先是个体的“个人”,然后才是“父母的子女”。所以子女18岁成年以后,父母可以不再抚养。
而中国人养育子女一般都会到大学毕业,甚至出现工作以后还在啃老的“巨婴”。子女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找工作都要插上一脚,甚至乎要求“听从”。
对于一部分身家丰厚的父母,或许是觉得子女的一切都是自己给的,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虽然不对,但可以理解。
但有些更过分的父母,明明很穷,也没有给子女什么好的生活,仍旧会会提出类似“我养大了子女花了XX万,现在子女能赚钱了,不要再做寄生虫,把钱还给我们吧”的要求。这是为什么?
其实父母的心态并不是让子女还钱,因为子女刚工作根本没钱,这个他们很清楚,他们也是利用这一点做要挟的手段。
他们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因为这个时候子女成年了,上大学了,翅膀开始硬了,他们怕以后管不了子女,管不住子女。
那他们为什么想要管住子女?这就要谈到中国古代以来一直存在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和心态。
既然是“养儿防老”,那必然养了就要防得住老,如果养了却不养自己的老,那他们的目的就达不到了。
很多父母,自己混得不好,他们就会把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大家做子女的,经常都会听过这样的话——“我这辈子就这样了,看你的了”。其实这样的言辞,就是把养孩子当作一笔买卖处理,在旧社会很正常,但在新社会也算是奇葩。
因为旧社会的父母生个孩子不怎么花钱,要把一个孩子养活大了也不怎么花钱,说难听点的,一个小孩吃的还不如一条大狗多,等孩子饭量超过一条大狗了,孩子也是一个壮年劳动力了。这买卖不亏。
如果孩子有出息,以后能赚大钱,父母算中彩票。如果没出息,只要每个月多少给父母点零花,以后父母老了有人送终,这笔买卖也不亏。
但是买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孩子未必会按照父母想的那样顺从。第一是孩子从小就不听话,这时候他们力气小,反抗能力小,父母一般会采用洗脑+棍棒教育,让孩子长大后能义无反顾继续听父母的,这是硬招。
到了孩子成年以后,这一招不起效了,ta的思想如果出现波动了,就要换软招。因为这时候打又打不过,就只能用思想绑住孩子。和孩子算账,用一个天文数字+之前的洗脑教育,试图控制住孩子的思想。
归根结底就一个目的,不让孩子飞出自己的手掌心。把自己想要的结果控制在手里,而并不管自己的子女是否幸福。
当然,这一切都和家庭的经济有关,往往混得不好的父母想控制子女的程度更高一些,而富足的家庭则一般不太干涉子女的选择。
举报/反馈

大叔谈旅游

29.7万获赞 2.5万粉丝
我哪里都不去,不过还是可以聊旅游滴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