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朋友在购买房产的时候,会有遭遇一种很奇特的“爬楼梯”效应。
这里解释一下“爬楼梯”效应。
所谓的爬楼梯效应,就是在所有消费行业里非常普遍且常见的“还不加点……就……”的场景。
以下笔者分享几个常见的场景:
一、在4S店中的场景:
还不如加点钱,就可以上中配(假如这里上了1楼)。
那还不如加点钱,上高配(加入这里上了2楼)。
反正只差几千块了,还不如加点,上顶配(这里就到了3楼)。
如果手里再宽裕一些甚至会出现:
既然都花了这个钱,就不如加点,上这个另外个品牌(楼顶在哪里?)。
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应为我就是”爬楼梯“上来的,苦笑。
二、那么在房产中的场景:
就是套路了,真的是套路了!
户型、位置、朝向、价格都是可以设套的地方。
现在几乎是一房一价,不同的房型不同的价格。
有些楼盘差距可以拉得很大,当然,这也是正常的商业模式。
不过很多购房者有时进了售楼部,在各种话术围攻下,会”突然“忘记自己的初衷。
笔者曾经见过一对情侣,在售楼部里吵得很厉害。
大概内容是:女方:既然都花了100多万买房了,不如再加点买个大户型(女方开始爬楼梯)。
男方:换个大面积的,还不如加点钱买个对中庭的(男方爬的是另外个楼梯)。
女方:我又不看中庭,我就想面积大点。
男方:环境很重要,中庭安静点。
最后男方家里追加了大约30万,换了一个对中庭的大户型。
笔者后来在售楼部经理那里看到了购房合同。
整整花了198万(不含印花、契税这些),选中了一个160㎡的中庭洋房。
但本来这对小情侣最初看中的,只是一个121万左右的98㎡高层普通户型。
这楼梯爬的太厉害。
笔者在这里分享一下关于购房的一个小窍门公式。
最适合的面积㎡=(常住人数+1)*30
比如:家里有3口人(爸爸、妈妈、孩子+1)*30*0.98
结果就是:117㎡。
这个是这个家庭能够非常舒适,并且房产维护费用最低的面积。
购房的时候,参照这个公式选择面积,在比这这个面积确定户型。
避免爬楼梯效应,理性购物才是最重要的。
面积大不等于合适,笔者的老板一家3口,住的真·别墅,面积300㎡。
每年光物业费就差不多小3万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隐性开支。
有部分购房者在购房时有时忽略了房产的维护成本,一味的求大,入住后又因为超过30%面积空置或使用率极低而后悔。
为了避免激情消费,记住这个公式:(常驻人口+1)*30*0.98=合理舒适居住面积。
不仅可以舒适的居住,也能避免那些不合理的持有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家庭开支。
节约下来撸串,那多香啊。

单选|你曾在消费过程中遇到过”爬楼梯“效应吗?

遇到过
能克制
后悔中
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2020年疫情之下,房产价值逐步看涨
房产不要仅看地段,更要看「物业」
20年4月,经济复苏的开始
举报/反馈

杨先生频道

6.7万获赞 530粉丝
聊一聊身边的那些有趣事儿。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