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1100家工会组织覆盖近20万职工;获得全国、市级劳模、劳动奖章称号的有近百人;培养 “高精尖”产业技术人才1801人,创办职工夜校培训职工52685人次……“五一”前夕,北京经开区总工会发布了一组职工队伍建设情况的数据,从数据可以清晰看出这个经开区企业职工的“娘家人”,不仅规模体量日渐增长,而且活力与生机也日益凸显。
工会组织是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企业职工是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经开区各工会组织在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发展大局力促职工建功立业为主线,以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有效架起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桥梁,同时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在创建具有经开区特点的工会工作新体系、新机制、新模式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已然成为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
政治引领 教育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听党话,跟党走,是工人阶级的鲜明政治立场。经开区各工会组织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成为追随核心、拥戴核心、捍卫核心的中流砥柱,引导教育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做到“党有号召,职工有行动”。
多年来,经开区各工会组织充分发挥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积极打好舆论引导主动仗,引领职工群众始终保持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引导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干部宣讲、专题培训、参观学习、集体讨论等不同方式,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扎根于工会,用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坚持在“四区一阵地”和“打造升级版经开区”下寻找坐标,笃定前进方向,把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得更加具体。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和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的宣传作用,发布工会信息11000多条。突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引导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引了10400名职工自愿参与到工会志愿者服务行列,践行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
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工会组织新作为。今年,是北京经开区推进亦庄新城建设的关键之年,更是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之年,各工会组织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增强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凝聚力量,鼓舞干劲,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在升级版经开区建设和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
价值引领 让劳模精神成时代风尚
“金色奖章挂在胸前,红花映红你的笑脸,条条大路,你把坎坷铺成平坦,万千工件,你把粗放铸成经典……”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经开区总工会出品了《劳动模范》的原创合唱歌曲致敬劳模,通过朗朗上口的音乐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激励全区人民学先进、赶先进,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经开区事业发展中去。
“不锈钢材钻孔加工效率提高12%,刀具寿命提高88%。”“特注活塞杆产能每月提高6万件,成本降低20%。” “特注端盖类产品产能提高1.1万件,成本降低30%。”……这一组创新成果数据,来自劳模张恩良牵头的SMC职工创新工作室。
2016年,经开区总工会以《榜样的力量》为主题推出了以张恩良等6位劳模为原型的微电影,赢得了点赞,更为企业发展集聚了力量。张恩良创新工作室为公司创造了年均208万元的效益,同时又带动了更多人学劳模、争当劳模,SMC又诞生了一位同样是技术能手的劳模——尚晓利。
“张恩良身上那种做事坚持不懈的精神,非要把问题解决到底,就是这种精神无形中给我一种鼓励,这是我从他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尚晓利坦言,他也希望带动更多的人成为技术能手。
“我们通过支持劳模承担更多的任务,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领跑者;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激发大家学技术、练技能、钻技艺的热情和干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经开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潘晓强表示,讲好劳模故事、弘扬劳模精神是工会工作重点,经开区总工会通过组织劳模精神宣讲团进企业、进园区,充分利用好一网、一号、一讯、一报等媒介平台,打造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模式,让劳模叫得响、过得硬、树得住。同时,通过落实好劳模的各项待遇,给予劳模关心关怀,未来还将建立退休劳模联系制度,定期走访、慰问,对遇到特殊困难的劳模,协调各方给予帮助和支持,让每一位劳模在职时体会到荣光,退休后感受到温暖。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经开区现有全国劳动模范3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个;北京市劳动模范42名,首都劳动奖章55名,首都劳动奖状10个,北京市工人先锋号17个。8237人获得“爱企业的好职工”称号,450名中外人士获得“爱职工的好经理”称号。
素质提升 助推产业高质量快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当前,经开区既是北京市产业工人的主要集聚区,又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发展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对北京市整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从区情、企情,还是职工需求,提高经开区职业教育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经开区总工会与各方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不断加大职工教育培训投入,拓宽人才培育模式与渠道,激励职工成长成才。
着眼“人才”第一要素,经开区总工会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营造职工发展环境,着力打造一支和经开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
就在前天,《经开区企业职工学历提升减免学费实施办法》也正式启动,亦庄新城范围内一线防疫工作者和企业优秀在职职工,能够享受到职业继续教育学历提升学费减免50%的优惠。
目前,经开区有30万产业工人,经开区总工会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服务”。以“教育服务基地、职工实训基地、企业内训基地”为服务阵地,近年来,累计举办各类培训活动超过1000场,素质培训参与人数超过11万人次,技能培训人数超过5万人次。
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每年,经开区的职工技能大赛都会在企业火热举办,通过建立企业级、行业级、北京市级三级竞赛体系,探索竞赛目标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竞赛结果与选树劳模工匠人才相结合、竞赛方式与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以深入一线、班组、企业、行业逐级递增的方式,推进“万名职工岗位技能大赛”活动开展,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重实效的劳动竞赛新模式,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表彰人才,为企业创新发展蓄力。
同时,关注区内智能化生产线企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经开区总工会及时把智能化制造系列培训搬进企业,送到一线,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得到揖斐电、诺兰特、中车赛德、冠捷显示、中航智、富士康、中冶赛迪、安川首钢等多家大型传统制造企业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助推了企业智能工厂建设。形成了“树立一批、培养一批、带动一批”的良好局面。
竭诚服务 情暖广大职工
“咱们什么时候恢复活动呀?在宿舍都要‘长毛’啦!”“疫情期间,大家要尽量减少聚集,虽然不能开展线下活动,但我们给大家准备了好书单推荐电影名录,大家休息的时候可以看一看。”这段对话是永康公寓工会服务站的群里,企业员工刘菁菁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即使是疫情期间,经开区多个工会服务站也没有停止服务,而刘菁菁就是活动站的忠实粉丝之一。
长期以来,经开区总工会高度重视职工文化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打造职工“精神家园”。特别是考虑到经开区产业工人较多,整合工会现有服务资源,按照市总工会的要求,根据“就近就便”和“三化”原则,按照服务空间最大化、服务项目标准化、服务标识统一化的标准,建设服务站点,打造服务企业职工的三级“职工之家”,即在核心区建设功能齐全的区级职工服务中心站;在亦企服务港、工会服务站、园区和企业建立特色鲜明的职工之家;在企业车间班组建立温馨舒适的职工小家;持续建立和广泛开展暖心驿站建设,实现职工服务阵地网格化、全覆盖。
有了场地,更需要完善站点设备设施,按照有场所,保证职工找得到;有设施,保证有序运行;有制度,保证工作质量;有人员,保证有人办事的“四有”要求和党建服务站、法律援助站、帮困资助站、心理咨询站、文体活动站,爱心妈咪小屋、职工书屋,健康体测室的“五站两屋一室”的标准配置职工之家设施功能,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暖心驿站内置一台饮水机、一台微波炉、一个电热壶、一套多用途电插座、一套急救包、一套简易桌椅的“六件套”,让广大职工能够“看得见、进得去、用得着”。
台子搭好了,好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就显得愈发迫切和重要。为更好地发挥职工文化阵地作用,引领广大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文体活动,各工会组织以培育“一企一品”为重点,打造“南海子杯”“博大杯”品牌。10余项文体活动深入人心。特别是京东方职工广场舞参加了全国展演,走上央视舞台,跳出了京东方人的自豪,也跳出了经开区产业工人的精气神。
在经开区总工会的引导下,各级基层工会也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各项职工文体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依托各级各类职工文化阵地,经开区总工会还积极选拔培养了一批优秀职工文体爱好者,并在全区、全市和全国的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示了经开区职工风采。
同时,为更好地满足职工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整合职工文化阵地、“职工书屋”、职工心理辅导室等各项资源,发挥各类阵地教育、引导职工的作用,使各类资源得到充分配置和利用。
即使是疫情期间,线下活动受到影响,但对区内企业员工们的业余生活却影响不大。因为早在几年前,经开区总工会就搭建了“亦庄e友”综合服务平台,近期更是对平台进行了改善,整合扩展经开区总工会现有网上工会功能,提高各个服务板块的便利性、互动性,实现工会动态、线上课堂、婚恋交友、职工入会、活动报名、普惠职工、线上惠购等各项业务“一网通办”,推进智慧工会建设。
在众多员工之中,困难员工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按照“拾遗补缺、救急济难、快捷帮扶”的原则,建立起困难救助、法律援助、职业介绍、技能培训于一体的职工帮扶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体系,使其成为产业工人、工会会员办实事解难事的有效载体;关心关爱临时致困职工,确保那些没有达到“评困”条件,但家庭确有困难的职工同样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坚持节日走访企业和职工制度,坚持“四送一助”关爱行动,用心用情用力做到为党和政府分忧,为职工解难,使广大企业职工群众共享经开区改革发展成果。
疫情期间,经开区总工会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积极发挥各级工会组织工作的政治优势,建立工会系统疫情防控体系,坚持工会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做好稳定劳动关系预案,先后筹措180万元资金,千方百计解决企业紧缺防疫物资,面向职工免费发放20万只口罩,及时传达了工委、管委对广大职工的关心关怀,为防控一线干部职工送慰问、送保障,凝聚社会力量,保障企业复产复工,助力经开区控疫情稳增长各项措施落实。
丰富的活动、温暖的帮扶,经开区总工会创新服务倾情打造职工美好家园,让职工在经开区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与时俱进 建设创新型工会组织
多年来,经开区各工会组织紧密围绕经济发展中心工作,在组织建设、维权服务、创新发展、人文关怀和素质提升等方面,探索实践了具有经开区特色的一系列品牌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随着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各工会组织工作无论是工作职能、工作对象、工作领域、工作内容还是保障条件等方面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工会为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创建学习型企业、创建学习型团队的活动中有所作为,服务和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经开区工会组织将重点突出品牌培育,在组织建会品牌工作方面,推出“民主建会模式”,重点推动“全球500强”、“经开区百强”企业以及新经济、新业态、新领域企业建会;在维护权益品牌方面,继续推行以“沟通、倾听、改善”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工作法,切实推动基层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技能创新品牌工作方面,在原有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基础上,探索建设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立“三级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能力培训、“互比互看互学”经验交流、创新工作成果申报等活动;在素质提升品牌工作方面,实行“1+N”素质提升工程,以“满足职工个性化成长需求”为主线,以菜单式、定制化服务等方式精心谋划N项职工素质培训活动;在服务职工品牌工作方面,开展“错峰文化体育服务”,充分利用午间、班后、公休日等时间段以错峰服务的方式开展多种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各项品牌工作再巩固、再提升、再创造,实现经开区工会服务品牌工作“双十”目标品牌数量达到10个以上,服务职工人数突破10万人次。
2020年是经开区改革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经开区总工会及所属各基层工会组织也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将准确把握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发展变化的特点,积极探索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规律,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为促进经开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