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倾羽
不论是上市公司,中小企业,还是学校,政府机构在实际管理中,都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和手段,目的就是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毕竟我们每天的状态是”
“而老板希望我们是”
而且但凡涉及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不可避免要讨论动机理论,在工作生活中,灵活运用动机理论能提高大家工作的效率,为公司创造价值。当然这些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动机理论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运用市面上琳琅满目动机理论?
目前主流的动机理论繁多,这里为大家整理出了最详细的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可以分为三个派别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详情如下表:
本节主要讨论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1943年提出,呈金字塔形状,需求从高到低,如下:
从上可知,当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时,人们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而这些需求都是变化的,以我们日常生活为例:
20来岁时,积极奋斗争取物质的充裕,提高安全感;
30来岁,有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妻子、丈夫、员工、老板),不论是哪种社会角色,大家都尽力去满足自己的归属和爱的需求;
30-50岁时,则会努力的去取得成就,自尊,以实现个人理想。(年龄因人而异)
争议:个别情况下,人们的需求可能并不按照层次关系递进,比如:司马迁狱中写史记,在无法保证生理和安全需求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追求自我实现。
“司马迁的精神值得我们膜拜”
应用: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员工的需求各不相同。管理层应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给予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X理论和Y理论(Theory X and Theory Y),于1960年,由麦格雷戈在其著作《企业中人的方面》中首次提出,X理论与Y理论为两个完全相反的理论。
X理论将员工看做“实利人”,即工作只为工资。
“好像有点道理,因为我们的状态经常是”
但是实际上X理论认为人们的工作动力是消极的
认为人是懒惰的逃避的,此观点的错误在于,将人当机器,忽视人性,脱离现代化的政治、社会与经济。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如果长期运用软硬兼施的管理办法,其后果是导致职工的敌视与反抗。
典型的例子就是工业革命时期,西方资本阶级压榨员工,忽视员工的主体性,导致大批员工集体罢工,得不偿失。
相对于X理论,Y理论则与之相反,认为人是积极的“自由人”,提倡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强调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
应用:适当安排得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能让员工完成后引起自豪感,满足其高层次需求(自尊和自我实现),使员工达到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
但我个人来看,Y理论由于强调个体积极性,认为人永远是积极的,因此,运用不当容易产生心理专制。人的内心犹如弹簧,如果总是压抑着(对应着X理论),或者总是拉长而不放松(对应着Y理论),那么总有一天会是去弹性。
Y理论之后,还延伸出了超Y理论和Z理论。
超Y理论也被称为权变理论,认为人是“复杂人”。莫尔斯和洛希在1970年基于X和Y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超Y理论,该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方式,主张工作、组织、个人和环境等因素的最佳配合。
我们带着不同的目的进入公司、机构,但最主要的是实现自己的胜任感(在成功之后,自我价值感体验,简单一句话就是“我可以”);
公司应该按照每个人不同的特征进行培训,有的人适用X理论,有的人适用Y理论,让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公司目标,完成一个目标后,进行新的组合,最终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
《Z理论》,于1981年出版,作者是日裔美籍学者威廉·大内。
在Z理论中,企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A型组织和J型组织。下图对比了两种类型组织 特点。
超Y理论强调灵活性,组织应根据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管理方法也是因人而异,最终通过整合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
Z理论则强调员工之间的整体性,Z理论在X理论和Y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了东方文化,目的在于营造员工之间关系融洽的氛围,其精髓在于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达到组织员工一体化,最终实现共同目标。
总体来看,人本主义的四个理论,需求层次理论、X和Y理论、超Y理论以及Z理论,都以人为基础,各自提出不同的管理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人的需求层次性;
而X和Y理论则是超Y理论和Z理论的理论基础;
超Y理论强调资源整合的灵活性;
Z理论相比于其他理论则更人性化,强调人与组织的和谐共处,共同进步。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动机理论将会在后续文章中更新,敬请期待!
【作者简介】
倾羽,留学5年的在读博士,一名爱好社科学术的90后。
爱读学术,志在分享、解决社科学术中的问题,帮助有学术发表、写作困难的朋友,期待你们的加入。
欢迎留言私信,与你们分享更多免费学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