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二更新~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情绪因素是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经典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情志致病"的说法。
《内经》原文:“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对应五脏----心肝脾胃肾,则为"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思伤脾"、"过悲伤肺"、"惊恐伤肾"。
喜怒忧思悲恐惊就是"情志",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是人正常的情绪体验,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只有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身体和心理的适应能力,才会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
如果出现"情志病",我们该怎么办呢?请看雪梨教你的5点情绪养生建议:
1. 心态要平和
"喜则气缓"、"过喜伤心",意思是心气动则精神涣散,兴奋过度会引起心悸、失眠等症状。适度欢喜的情绪能够促进大脑多巴胺的分泌,可以保持人体的健康,使机体得以修复。
但欢喜太过,则会损伤心气。我们在中学时代应该都学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范进中举》,范进在中了举人之后喜极而疯,就是因为过度欢喜导致心神涣散,最终得了"失心疯"。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心态平和,不喜不悲不骄不躁。这也是儒家思想不偏不倚中庸之道的精髓所在。
2. 怒气要暂停
"怒则气上"、"过怒伤肝",愤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内经》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yu)于上,使人薄(bao)厥",即大怒后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经常发怒的人也容易诱发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
影视剧中的例子就太多了,尤其是中老年人,本身有基础疾病,又极度生气导致血压飙升,进而血管破裂,出现脑出血。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这本书中提出一种有效的方法----积极暂停。虽然是用于管教孩子,但雪梨认为用于生活其他场景中也是可行的,比如夫妻吵架,比如莫名被戾气很重的人骂了几句。具体方法是在特别生气时积极暂停,离开让自己生气的情境。
3. 忧思要排解
"思则气结"、"过思伤脾",思虑过度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腹胀、神疲乏力等症状。情绪抑郁、思虑过重的人一般有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除了忧思让人食欲下降外,发怒引起的肝火的问题也很容易蔓延给脾胃,"气饱了""气得吃不下饭"就是这个缘由。所以,心事重、抑郁忧思的时候要想办法及时排解情绪,找人倾诉寻求解决办法或者运动锻炼,运动产生的内啡肽也会让你心情变好。
4. 悲伤要抚慰
"悲则气消"、"过悲伤肺",悲伤会消耗人体的肺气,让人说话无力、软绵绵的。据观察,在生活当中,肺气充足的人,通常乐观自信,说话也是中气十足、声音洪亮。而多数沉浸在悲伤情绪中的人会给人一种病怏怏的感觉。《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例子,她在自身体弱的基础上又一直悲叹自己命运的坎坷,一曲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凄凄惨惨戚戚,无论多么名贵的药材,也难以治愈她的肺病。所以,要避免长时间的过度悲伤,要及时疗愈自己,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让心灵得到抚慰。
5. 惊恐要避免
"恐则气下"、"惊恐伤肾",惊恐让身体元气向下走,而肾居于五脏中最下的位置,因此过度的惊吓和恐惧会损伤肾气。假如一个人遇到极度恐惧的人或者事情,可能会出现双腿发软、全身发抖,"吓尿了",甚至被"吓死了"。四、五岁的小孩子尤其明显,恐吓一下可能就尿裤子了。因为小孩子肾气发育尚未完善,《内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男子八岁,肾气实",要七、八岁之后发育才渐趋完善。所以,大人在教育调皮淘气的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恐吓他,避免让孩子受到惊吓。
写在最后
当我们欢喜、愤怒、焦虑、抑郁、难过、委屈、失落、恐惧的时候,首先要觉知自己的情绪,并接受它,然后不断修炼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谢、任凭潮起潮落","寿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作者简介:雪梨,本科中医专业,硕士妇科专业,中西医兼备。致力于科普医学相关知识,分享养生保健知识,与你共同成长。
举报/反馈

雪梨陪你唠嗑

113获赞 33粉丝
工作之余喜爱写写文字的小医生一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