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到加西亚·马尔克斯恐怕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即使大多数人抱着“敬仰”的心态,没有翻开过他的著作,但仍旧会把《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置于难读但经典的榜单上。
马尔克斯作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大多数作品的风格奇幻,诡异又暗示揭露着现实的生活。马尔克斯善于讲故事,在他笔下,一个家族的悲欢可以走向一个时代的兴衰。然而,他又不仅仅只会讲故事。
正如他自己说过:“《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我写了九遍,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无懈可击,可以面对任何敌人。”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这部基于现实主义的作品,故事平淡,朴实无华,简洁明练。但却足以证明马尔克斯在写作技法和故事讲述上所寻找到的平衡,是有多么惊艳。在这部作品中,我们能真实地看到当马尔克斯不魔幻时,他如何书写;也能看到他在对大师的致敬中不断倾吐自己的情怀和对民族岁月的缅怀。
当马尔克斯不魔幻时,他精练又简洁
从目前来看,魔幻现实主义和加西亚.马尔克斯似乎是划上等号的。然而在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百年孤独》问世之前,马尔克斯却大多是现实主义,而不加魔幻的。继而,当许多读者读到《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这部小说时,都会惊诧于故事的简洁,短小和精练。
①简单的故事情节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讲述的是一个退伍的老上校,十几年如一日地静静等待着一笔政府发放的抚恤金。
故事在一场再寻常不过的葬礼中开始,在年迈的老上校和妻子孤独,穷困的生活基调中行进。因为年事已高,儿子又在一场斗鸡比赛中被人打死,老两口的生活依托,除了一笔不会到来的抚恤金,只剩下一只儿子留下的斗鸡了。老上校日复一日地去到码头查看他的信件,但最终都是失望而归。
“上校拧开咖啡罐子的盖子,瞧见里面只剩下一小勺咖啡了。他拿一把小刀在罐子壁上刮,直到仅剩的咖啡沫混杂着些许铁锈掉进锅里。”
因为等不到抚恤金,文中充满着这样平淡而又寒酸的情景。然而又是这样单薄,和缓的故事情节,加上稀松平常的生活琐碎,将老上校窘迫的生活境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单一的时间背景
在《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中,马尔克斯特意挑了拉丁美洲阴郁多雨的季节。这让故事不单从时间上显得阴沉,寂冷,更平添出老上校的孤独和无望。
从时间上来看,多雨的季节是令人难熬的,为了抵制寒冷,妻子从一开始下雨就叮嘱老上校睡觉要穿好袜子。
“雨又下了整整一个星期,妻子又犯了哮喘。老上校觉得,又是难熬的一周,比上校庆幸自己活下来的十月那四周还难熬。”
就如同《百年孤独》中一直下雨的马孔多一样,《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多雨也为老上校的生活蒙上了孤独无助的阴暗色彩。对于体弱多病,饥寒交迫的两个老人来讲,单一的雨天环境无疑在加深他们压抑的等待痛苦。
③精练的人物对白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马尔克斯自认为最满意的一部作品之一,最精炼,结构最简单的一部作品。在写作的过程中,更是来来回回对作品进行修改九次之多。最后本文内容体现出来的明快,干练的节奏,也同样能看出马尔克斯在行文上的良苦用心。
就如同下面这段老上校在邮差边上等待抚恤金来信时的对话:
“上校什么也没有?”“没有人写信给上校。”“什么也没有?”“没有。”
长年累月的等待,再加上精简短促的问答,不得不说更好地反衬了老上校等待无果的绝望。而在我看来,这样没有感情的一问一答,显得更加“短而有力”。或许,这就是马尔克斯在精练的对话背后所凝练出的力量。
当马尔克斯不魔幻时,他在诚恳地向大师致敬
1982年,马尔克斯凭借《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别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百年孤独》,今天我们所讲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点也不魔幻,一点也不马尔克斯。
从人物塑造上来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讲述的是一个在长久时光中等待一笔抚恤金的可怜老人。但尽管上校的生活饥寒交迫,但通过马尔克斯的塑造,他的形象又极其丰富饱满。在文中的妻子曾对老头说:
“我们已经等够了,一个跟牛一样有耐心的人,才能像你一样,等一封信等十五年。”
从这里也看出,虽然老上校的生活窘迫危难,但在精神上,他又极其坚韧和富有尊严。在老人的形象背后支撑着的是他极其丰富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经验。
从文本风格上来看,《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现实而简练的。从平淡的故事背后所赋予的爆发力和现实张力,又让读者不得不联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理”。
小说中虽然也有对上校等待抚恤金的背景做交代,但通常只会是一笔带过。
“自签订尼兰蒂亚条约的第二天,政府答应给两百名革命军军官发放路费补贴和补偿金。他们在那空等了三个月,然后他们各自想办法回家,在家里接着等。快六十年过去了, 上校依然在等待。”
那些枪林弹雨,烧杀抢掠的过去就如同隐藏在水下的冰山一样,无消明说,但又成为故事潜在的内核和灵魂。
海明威曾经说过:
“冰山露出水面上的八分之一,水下是八分之七,你删掉你所了解的那些东西,这会加厚你的冰山,那是不露出水面的部分。《老人与海》本来可以有一千页以上,把村子里每个人都写进去,包括他们怎么谋生、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等。我只是努力学着另辟蹊径。”
其实,早在1957年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尚未而立的小记者马尔克斯在圣米歇尔达街道上看到了他彼时的偶像,海明威。马尔克斯隔街对着海明威喊道:“大师!”而海明威则笑着回应:“再见,朋友。”
也就是在这一年,马尔克斯写出了这部《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马尔克斯最负盛名的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齐名。在马尔克斯步入魔幻现实主义的大门以前,海明威一直是他的导师和引领者。
马尔克斯在《谈海明威》中曾经提到:
“哈瓦那附近的小村子季吉马是《老人与海》那个孤独渔夫的家,村里有块纪念老渔夫英勇事迹的匾额,伴随着海明威的铂金半身像。费加德拉维吉亚是海明威在古巴的避难所,这些都是属于他的,但凡曾被他拥有过的,就让他赋予了灵魂,在他死后,带着这种灵魂,单独活在世上。”
在马尔克斯眼中,海明威的迷惘源于孤独,源于世界的不易理解,更源于自身的不被理解。但即使孤独,海明威也依然没有服输,就和他们笔下的老人一样,他们坚韧,热爱生活。
由此看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马尔克斯在《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人物选择上会是一个孤独的老人,而又在文本风格上极尽简洁明了之能事。
可以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中孤独而坚毅的老上校形象不仅仅是马尔克斯对于大师的一种敬仰和崇拜,更是一种大师与大师之间难能可贵的惺惺相惜。
当马尔克斯不魔幻时,他在孤独中窥探一段拉丁美洲民族岁月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为何要讲述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仅仅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在长久地等待着他的抚恤金。其实,读完这篇小说来看,整个故事充满着浓浓的岁月味道。而在这等待的意象中,也是马尔克斯对于拉丁美洲民族岁月的缅怀与追溯。
在小说中,老上校和妻子生活的主要依托,一是来自于那笔怎么等都不来的政府抚恤金,二则是那只儿子留下的优秀斗鸡。而从这两者的意象中,都蕴含着拉丁美洲历史的风云变幻和当时的民族特色。
①等待一笔不会到来的抚恤金
从文中明显表现出的,上校和妻子生活极其窘迫,与过去上校年轻时候有过光荣的历史形成反差。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二十岁就当上了上校。他曾担任马孔多地区革命军的仓库管理员,曾牵着头驴子驮着整整两大箱军款,艰难跋涉6天,成功将物资交到总军需官手上。
然而现实是,老上校过去的丰功伟绩都在过去十五年的动荡岁月中被抹杀了。负责帮助领取抚恤金的律师轻飘飘地说:
“过去十五年,官方都换了多少拨人了。想想看,已经换了7个总统,每个总统至少重组过十次内阁,每个部长至少换过上百次手下的人。”
各种野蛮的战争,血腥的种族清洗和党同伐异都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上演。拉丁美洲土地上的动乱是老上校命运悲剧的写照,也是普通拉丁美洲人民生活的映照。
在马尔克斯看来,老上校对于抚恤金执着的背后是一个动乱的大时代中不屈的老灵魂。而老上校和妻子苦苦支撑的生命韧性也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这一民族的坚韧与毅力。
②等待一次欢快的斗鸡比赛和民族的自由
本文的另一个等待意象是老上校养的一只斗鸡。这只斗鸡原是上校儿子的,但他唯一的儿子在一次散发传单时被打死,而斗鸡活动也被政府勒令禁止。于是,老上校只能养着这只斗鸡,期待在今后的斗鸡比赛中赢钱。
然而,老上校和妻子的生活已然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他们无力养活自己,更何况是这只鸡。于是他们不得不要把这只斗鸡卖掉。然而黑心的“商人”萨瓦斯看到上校急迫卖鸡的处境,决定在老上校的斗鸡上好好赚一笔,最后甚至砍掉了卖鸡一半的价格。但当上校在城镇的训练场看到自己的斗鸡和周围的民众时,他才明白,斗鸡并不意味着输赢,而是代表着这个专制时代缺少的欢乐和自由。
最后,老上校还是决定把斗鸡留下。小说的末尾,妻子看到上校带回了本意卖掉的斗鸡,问他,“告诉我,我们吃什么?”上校坦坦荡荡地回答:“吃屎。”
小说的结尾既幽默又心酸,甚至被誉为是“所有文学作品中最完美的一段。”虽然老上校回得粗俗,但他在这一刻超脱了等待,超脱了生活的困苦,做回了直率而又不可战胜的人。正如拉丁美洲人们的生活,即使已经山穷水尽,但他们在漫长的等待和饥饿中,保留了他们的正直,尊严和倔强。
结语
马尔克斯自己说:
“《百年孤独》在问世之前就已经被我自己超越了。事实上,我认为我最好的作品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清华大学教授,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也认为:
从叙事技巧这方面来看,《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在多年前就已达到炉火纯青之境(我一直认为这是他写得最好的作品)。哪怕是《百年孤独》,也没有能超越其带来的震撼。
从《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中,马尔克斯以一个老上校等待抚恤金的故事为脉络,写了整个拉丁美洲民族的倔强和坚韧。而在写作风格和技巧上,也让读者不明觉厉,他不仅仅只是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缔造者,他所呈现的还有更多......
举报/反馈

于升升书影

23.9万获赞 8054粉丝
在书影中,观更大的世界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