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生活中亦或是职场中,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成功的人总是会成功,而失败的人总是会失败。
所以今天将和大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何失败并非成功之母,反而是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首先和大家讲一个动物世界中的成功者例子,看一下动物中的成功者是如何被塑造的。
其实动物与人类的武侠世界一般,也存在高手与低手之分,等级地位分明。
浙江大学的胡海岚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两只老鼠狭路相逢,结果发现总是同一只老鼠选择了避让,而另一只选择了前进。
后来她采用一种光遗传学的技术,用激光将退让老鼠前额叶皮质中的一个特定神经通路的连接增强。
这个区域是掌管大脑认知的功能。
当老鼠后退时,这个区域的神经元活动没有变化;但是当老鼠奋勇向前时,这个区域的活动反应十分明显。
所以当她用激光增强退让老鼠的神经通路时,这只老鼠仿佛打了鸡血一般,勇气倍增,以下便将地位高的老鼠成功逼退。
这个实验真正的闪光点在于,当老鼠逼退高地位的老鼠6次以后,在无需进行神经增强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己,便可以逼退原先地位高的老鼠。
老话总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只不过是宽慰人的一句话,实际上是错误的。
在心理学中只有胜利几次之后,才会产生一种称为“胜利者效应”的心理。
成功是一个可以被灌输的概念
实验告诉我们成功其实是可以被灌输的,但有人会问:老鼠可以通过激光技术得以改变,总不见得人也依靠这项技术吧?
其实对于我们人而言,可以用两个步骤进行改变:
塑造一个了不起的愿景,激励我们去追求的宏伟目标。用多次的胜利来强化成功的信念。
塑造一个了不起的愿景
我们不妨用毛主席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来看一下塑造一个宏伟愿景的作用。
毛主席有一封非常著名的信,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给当时迷茫的红军指出了实现愿景的路径。
最后红军也是乘风破浪,获得了革命最终的胜利。
实际上这种例子有很多,比如沃尔玛的口号是“帮顾客省每一分钱”;劳斯莱斯的口号是:“打造世界上最好的轿车”。
当然如果仅仅靠愿景是不够的,成功的信念需要胜利来灌浇。
用多次的胜利来强化成功的信念
1935年红军在湘江大败,从长征出发的8万6千人锐减到3万人,可以说这是红军最低谷的时候。
但在遵义会议之后,毛主席带领红军取得了一系列了不起的胜利,比如四渡赤水;二打娄山关,二战遵义城;智取三县,飞夺泸定桥等。
这一系列的胜仗打下来使得红军原本丢失的信心重新找了回来。
之后在与国民党、日军甚至是美军的对抗中,屡屡获胜。
作为一个领导,无论你是领导上万人的大公司,或者是两三个人的小团队,如果你想要获得手下的信赖,那就给大家设置一个愿景,并且带领大家从一个胜利走到下一个胜利。
所谓成功那就是对伟大的渴望和使用胜利来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