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中融洽和睦的关系就可以被称为人际和谐。和谐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反映,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应当采取的人生态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与“谐”同义,“和”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共同的追求。孔子认为,“和”是现世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并将“和而不同”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孟子也提出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9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也认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能举出中国人重视“和谐”的例子吗?
人际和谐并不是指人人相同、事事相同,恰恰相反,和谐的原义是指不同的事物在一起却不冲突。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价值观渐渐为人们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摩擦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我们对待他人的时候采取理解、宽容的态度,而不应该强迫他人服从自己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