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共同体
婚姻最直接的产物就是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的单元,家庭具有整个社会的全部属性,在所有的社会属性中,婚姻带给人们的,首先是生存问题,在当今的商品社会里,也表现为家庭具有经济合作的性质。
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整个社会结构是夫权至上 ,女人只能处于附属男人的地位,没有经济收入的女人,无法构成婚姻中的经济互补。
在过往的世纪里,人们并不完全认为爱和婚姻有必然的关系。婚姻主要是经济制度,为的是家族之间书间形成联盟,以融合姓氏及结合财产为目的,而爱却以喜欢和拥有对方的情感为核心。
就以古希腊来说,人们结婚的主要目的是生儿有女,即使夫妻也会相恋,却是与婚姻无关。男人在结婚后会发展婚外情 ,或者追求别的女人,女人则只好寻找代用品。
在希腊神话中,著名的特洛伊战争,虽然是为了争夺美人海伦,但是那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了财产和颜面。因为,那时候女人不过是男人的财产。
即便如此,那时的婚姻也具有经济合作的色彩,因为作为一个家庭,无法不在商品社会里去经济活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实际上已经将相当一部分的家庭日常经济经营权交给了主妇,家庭的全部资金来源于男性的收入,但主妇具有一定权限的支配权,这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寺殊的经济共同体。
现代社会提倡夫妻平等,但并非指各方面都要一样。 夫妻平等是指观念上的平等,强调地位和权益的的彼此尊重,并不包括角色(如生理角色、心理需要)的一样。同一对夫妻,在不同的场合相互扮演的角色也会有所变化,如:在亲朋好友面前,丈夫代表家庭说话,妻子扮演听从的角色;而回到家里,妻子可能为决策者,丈夫只是服从和配合。一般来说,成熟的夫妻,比较清楚在何种情况下彼此要扮演怎样的角色,且能随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和变化,以相互取长补短,互相配合。
这种配合体现在经济合作上,就是现代女性走入社会的机会极大地增加,职业女性的经济收人有时可能会超过丈夫。因此,婚姻作为经济共同体的特征就更加明显。
无论是只有婚姻中一方有经济收入还是双方都有收入,这些收入都是为了维持这个家庭的正常运转,并使家庭生活水平维持在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水平线上的。
在法律上把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的在夫妻关系存在时的收入界定为“共同财产”,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经济共同体关系。就连当前一些新潮的年轻夫妻实行的“ 家庭AA制”,也还要从双方各自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维持家庭必需的日常开支,都充分体现了婚姻的经济共同体特性。
2.心灵的满足
具有意识和思维,是人类区别于别的动物的根本特征,而情感需求更是人类所独具的高级思维。作为社会性的人类,孤独寂寞是无法忍受的,精神上的孤独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作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情感需求不仅是正常的心理需求,而且还是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爱情是情感需求中特殊且微妙的内容,婚姻将这种需要锁定在特定的对象身上,相互的感情付出与获得,使夫妻双方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天妻彼此相互给子的情感多种多样,关键是要相互理解。同样是喜爱和表达,可以是强烈、丰富、热情奔放式的,也可以是含蓄温柔、和风细雨式的。
一般来说,夫妻婚姻初期常体验到的是热烈缠绵的炽热情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日渐趋于平淡、成熟和稳定,更多地表现在生活的细节和关心上。当然,心理健康的夫妻的应该善于适当地彼此称赞、欣赏,让对方知道你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感情的举止和行为。
3.日常生活的助手
影响人一生命运的,常常只有几个关键路口,而人经常要面对的,却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类的生活琐事。
由婚姻缔结的家庭关系,将没有血缘关系的男女双方安排到了同一个屋檐下,共同在一个空间内生活。这个家庭是男女双方共同拥有的,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也理所当然是两个人的,夫妻互相帮助,相互成为对方日常生活的助手是婚姻中男女双方必然的选择。
有些人,特别是有些男人把日常生活视为无足轻重的小事,这是一个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错误观念。其实在婚姻生活中,大事情不是经常会遇到的,更多的则是收拾房间、洗米做饭、接送孩子上学等诸如此类的小事情。看不起小事情的男人,往往是把它们都推给了妻子,日久天长,损伤的不仅是妻子的精力与体力,而且会使妻子心中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
一旦出现了这种感觉,家庭很快就会失去往日的平静,平时文静的妻子会变得唠叨起来,如果男人不予理睬,唠叨便会一步步升级,最终给美满幸福的婚姻带来伤害和威胁。
婚姻生活中从来都是小事不小,夫妻双方都做好对方日常生活的好助手,是婚姻能否保持美满的基本要求。
4.人类自身的再生产
爱情的结果是进入婚姻,婚姻组合成了家庭,家庭繁行出后代,人类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绵延不息的。
婚姻带来新的生命,使人类的自身再生产得以实现。人类的生产,从广义说,具有亮大内容:其一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包括物质上的各种器具和精神领域的价值观念、典章制度等;另一容容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如何将一个幼小的生命培养成为具有自己自身价值和能够独立生活的个体是婚姻中的一项内容,尽管中国目前出现了只要“二人世界",而不进入“三分天下”的丁克家庭,但那毕竟是少数人群的选择,大多数的夫麦仍然把培养教育孩子,列为家庭里的第一号事情。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静静成为万众瞩目的一个焦点。各个家庭也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皆大欢喜,处理得不好,就会产生许多麻烦,甚至会影响婚姻的质量。
5.性合作伙伴
夫妻间还有躯体的亲昵关系一 性关系和性生活。这是婚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性就像穿衣吃饭样,是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在原始社会蒙昧阶段,原始人群实行的是群婚制,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当人类进人到文明社会以后,家庭开始出现,婚姻将性伙伴固定在夫妻之间。
作为文明社会的标志物之一,就是 人类建立起了一整套的道德伦理体系,而夫妻关系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的“三纲五常”中就有一条“ 夫为妻纲”,暂且不论它是否具有合理性,最起码它的出现表明了人们将夫妻关系列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体系当中,表达出了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
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也同样关注着夫妻关系,夫妻之间的性生活被视为“天伦”而无可指责,夫妻之外的性生活则被人们所不容。|在不很遥远的过去,对发生夫妻之外性关系的人挂破鞋、游街示众、被万夫所指。再向前,还会把夫妻外发生性关系的人装进竹笼沉进江底。这一切都说明,婚姻给人们带来了性生活的固定合作伙伴,这是文明的一种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并且,社会还将这种观念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强化,只有通过法律上承认的婚姻,法律才予以保护,过去法律承认的“事实婚姻”在新的《婚姻法》中已不被承认。
性生活对婚姻有着-一定的影响,过去国外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夫妻的性关系问题,是影响夫妻情感问题的主要根源,误认为只要解决性问题,就能解决夫妻的心理和情感问题。
但目前的婚姻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夫妻的感情并非完全是性关系和性满足。一般来说,夫妻性生活有问题,常是夫妻感情问题的表现,只要夫妻关系和相互间的情感有所改善,其性关系就会有所改善。性生活也可以适度地调节夫妻关系,如果夫妻能享受他们性生活的乐趣的话,这样就促进和增强彼此的感情和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