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心经》是一本佛教徒必读,必知的经典,全称《摩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
了解佛学的人都知道,《心经》属于般若波罗蜜多经典系统中的一部分内容,。正如一句老话所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从严格意义来说,《心经》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佛经,而是般若学的观点摘要。
今天我从《心经》的角度探讨如何建立正念,完成心理治疗。
作为般若学的精华总结,《心经》里面的很多内容其实都是围绕“空”这个概念来讲。
在古时候没有心理咨询和治疗,佛教其实充当了很长时间的心理疏导和疗愈的作用,而最经典的莫过于《金刚经》以及《心经》,古代的很多士大夫、文人乃至老百姓,苦恼的时候念诵《心经》,内心就会平静下来。
佛学与心理学的相通处
我曾经在《为何佛教可以治好抑郁症》这篇文章中讲过,佛教和心理学的相通之处,都是在关注“心”,在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
当今的非常流行的正念技术就是从佛教的禅修中汲取到很多灵感,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戴维森是“冥想神经科学”(Contemplative Neuroscience)的领导人物,他把静坐冥想定义为一种教化正向人格特质的心灵修养活动,例如清晰稳定的心境、平稳的情绪、带着关怀的正念或者爱与慈悲心,正念只是其中的一种。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科学家亚当·加扎利(Adam Gazzaley)博士则指出,冥想是一种认知控制锻炼,它可以增强“人对内部干扰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
2017年8月美国《癌症》杂志报道:正念训练缓解化疗期皮质醇钝化现象发现正念干预组患者平均皮质醇反应敏感度高于对照组,皮质醇钝化现象缓解,表明正念训练可以帮助保护应激状态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
《六祖坛经》把这种最高的正念称为“无念”。平时我们坐在禅堂里修正念,这通常只是在进行基础练习——努力建立一种抵达最高正念的基础。
除了正念外,佛教中讲因果轮回,比如你当下的问题是你过去甚至前世造成的,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其实也是在探索我们内心的世界,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我们当下的问题是早年甚至童年造成的问题压抑在潜意识中。所以精神分析和佛教都在讲因果,这也是有相似的地方。
更好了解自己
要说心理咨询的一个终极目标大概就是让人更好的认识自己,生活在当今的人们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很了解自己。
在西方哲学中,“认识你自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对自己的不认识和错误认识是人生一切烦恼的根源。这就是佛教要解决的问题。禅宗讲“明心见性”,禅宗的修行让我们认识“本来面目”,也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而佛学本来就是一套世界观,通过理解其中的理论让人们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心经》中“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也可译为“度”,通俗地说就是摆脱和解决问题。般若经典承载的内容正是告诉我们如何用智慧解决问题。“到彼岸”既是方式又是结果。
轮回与强迫性重复
当时佛教产生时,其实在古印度已经有90多种宗教,大家彼此之间理论互相排斥,但是有一点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关于“轮回之说”
他们要做的主要是两件事:一、根据自己的修行经验对轮回做出诠释;二、试图超越轮回,走向解脱。
轮回是一种生命现象。轮回代表着心灵中的一种重复,而且是低级的重复。轮回的根源在我们的内心。内心推动轮回的是两种力量,一是渴求,一是执著。
在这个过程中佛学认为推动产生轮回的原因为“业力”,这一点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的“强迫性重复”这个概念异常相似。
佛陀宣讲“缘起性空”的学说,这意味着任何人的人生都是不由自主的,在业力的作用下因缘和合,既无常,也无我。要想摆脱这种状态,就必须遵照佛陀的教诲,以修行达解脱,而在解脱之后,或者说涅槃之后,你就能够获得绝对的自由。这种绝对的自由,就是“自在”。
弗洛伊德在1920年,他发表了一篇名叫《超越快乐原则》的文章,提出了“强迫性重复”的概念。他发现,孩子会把他最喜欢的玩具从小床里扔出去,再哭闹着把玩具要回来,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
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个过程里,孩子是把玩具当成了妈妈的替代品,他们不断扔掉这个玩具再重新得到,其实是在不断地重复体验妈妈时不时会离开自己所带来的创伤。
我们成长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去经历各种创伤和学习处理创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可能还包含了更美的哲理,像诗人鲁米就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
伤口是光进入你内心的地方。
这一点和佛教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常”与和痛苦共存
《心经》告诉我们在我们观察自己到很深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五蕴皆是空的(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这就好比我们拿着一个显微镜看待世界时候,把世界每一个物体用微观的角度去看待,那么就会发现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再小会出现微分子,夸克······再小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世间万物都是一个能量场而已。
那么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因缘组合而来,缘起而聚,缘灭而散,这也就是佛家所讲的空性。
由此可以引出佛学另一个概念——无常。
正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指的是我们可以看得到的物体物质。那么这一切都是告诫我们,在这个空性的能量场中,比如水的组成就是在一定比例的氢气和氧气下形成水分子,而水最终也终将会蒸发为水蒸气。
这里什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人们为何总是会痛苦呢?
那就是在人们成长过程中,被我们的原始欲望所驱使做出了很多与现实世界不相符的事情,弗洛伊德叫力比多,也可以称作性欲望。我们总是不满足于当下的一切,希望自己的生活按照自己原始欲望的方向去发展。自己可以永远幸福,永远的好。
抑郁的人希望自己永远开心焦虑的人希望自己消除负面情绪强迫的人希望自己没有杂念社交恐惧的人希望自己面对每个人都是从容自然······
在这样的执心面前,抑郁症油然而生。佛教鼓励人们学会平等看待任何事任何物,包括我们的情绪,佛学讲人们遇到痛苦的时候要学会明白无常,任何情绪来了自然会去,痛苦和倒霉事终究会转化。当我们可以接纳痛苦,痛苦也不再会更加严重的影响我们。
这一点其实和森田疗法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观点尤其像。森田疗法鼓励人们面对痛苦要直面它,不逃避,不评判,不分析,这个观点和佛学非常类似。当我们可以做到不去排斥痛苦与痛苦共存,痛苦也就不会变的更加痛苦,我们也就得到了更大解脱。
讲到这里不得不称赞前人的智慧,好像我也可以理解为何当今那么多人愿意学习佛学,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在长达四十五年的说法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教化众生。佛法开设了八万四千法门,犹如条条道路通罗马,觉悟就是目标。
而这八万四千法门也代表千千万万的方法,佛教有很多经文,其中它们理论经常互相排斥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后来我发现这就像任何一门学科一样,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和人种而建立不同的方法,大家不可能都用一种方法来领悟。
这像登山一样,前山后山有很多条路通往山顶,其中有大路也有小路,有近路也有远路,有平坦的路也有崎岖的路。不同的道路对应着众生不同的根机。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看待佛教宗派?”
简单地说,一个宗派就是一套修学体系,这些宗派是一套一套导向觉醒的课程,不同课程设置针对不同群体,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举报/反馈

阿尔法心理学

47.3万获赞 9.7万粉丝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健康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