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因为热播剧而再次走红的例子并不少见,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前不久因《庆余年》再次进入到观众视野的“长公主”李小冉。李小冉成名很早,在2000年就因为《像雾像雨又像风》中“安琪”一角而走红。从事业上来看,她是成功的,但她的感情经历就要曲折多了。她也一度因为和梅婷的前夫鄢颇的感情问题而影响了事业,不再出现在人们眼前。
谢娜和李小冉的交情已经有十几年,当年还未成名的谢娜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工作,寄住在李小冉家。李小冉帮她洗衣服做饭,把漂亮衣服借给她去面试。后来因为情感问题她们有几年不曾见面,谢娜以为她过得很好不想被打扰,外界也猜测她们是"塑料姐妹"。
可某天当谢娜突然得知李小冉过得不好,爱情失利,事业受阻,很需要朋友时,她马上推掉所有工作,第一时间去找她。在《快乐大本营》讲到这段经历时,两人感动到落泪,她们的友情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感情问题,也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可有的人却能快速调整不受影响,而李小冉却要花上好几年才能走出来,重新面对未来获得幸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说到底是因为她陷入了长期的消极心理。
就像我的好朋友婷婷一样。一次在KTV聚会,大家都在开心的唱歌或聊天,只有她坐在一旁发呆,我问她怎么了,她对我说“我一直都在奋斗,但至今仍碌碌无为,一无所有。我感觉自己活得好失败,住在租住的小屋里,除了上班,就是上网、吃零食,要么就无所事事,连个男朋友都没有,好害怕后半生会一直这样孤独。”
我安慰她说你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一切就会好起来的。
结果她冷笑一声回答我:“我就是在靠这些生活习惯活着,没有这些习惯我的人生就更没有意义了。”她若有所思的停了一下,继续说:“我就是这样一个固执、注定要独自凄凉生活的人。你说,像我这样的人,还能改变吗?”
其实,婷婷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她跟李小冉当时的心境一样陷入了长期的消极心理。
消极心理看似不可改变,但本质上只是一种习惯性思维,而产生这种思维的根源,就是不安全感。
生活中,你肯定也会遇到这样的人,他看起来非常冷漠,总是把自己关在孤独的壳里面。
但实际上,他只是不能接受与人深交之后不受控制的局面,这对他来说非常不安全。
顾城有一首诗叫《避免》,是这样写的:“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这首充满美感的诗,恰恰是因为不安全感而产生消极、回避心理的体现。
不安全感不是先天的,只是一种坏习惯
不安全感并不完全是坏事,就像适度的紧张可以帮助演讲者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发挥一样,适度的不安全感也是人奋斗和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过犹不及,一个人内心的不安全感一旦过度,就会导致心理问题。
没有人天生就缺乏安全感,不安全感是在后天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可能有人会怀疑:不对啊!我们家老大从小就害羞,对新东西恐惧,但是老二就不这样。这不说明不安全感就是天生的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安全感和性格倾向是有差别的。
“性格倾向”是什么?是你的基因倾向于某种生理或者心理特点,简单来说:
有的人是易胖体质,比普通人更容易长胖;有的人天生内向或者外向;有的人具有数学天赋,有的人具有运动天赋……这些都是不同的性格倾向。
不安全感并不是性格倾向的一种,也不能说具有某种性格倾向的人注定缺乏安全感。
这就好比两个人,拿着同样的相机拍照,他们拍出来的照片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是不同的聚焦决定了相片的内容,而不是相机决定了相片的内容。
不安全感产生于我们的幼年时期,与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判断有关。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让他感到非常无助或者受到创伤,不安全感就形成了:
譬如一个比较情绪化的男孩,在班里被嘲笑是“妈宝”,他可能会因此不敢在人前表露自己的情绪,认为表现情绪是错误的、不好的,从而变得越来越情感冷漠;而一个凡事都被苛求完美的小孩,可能因此变得不敢犯错,认为自己只能表现好,不能表现不好等等。不安全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准确来说,它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个小孩都不可能拥有完美的成长环境,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安全感其实是对现实认知的一种扭曲。如果不加以“干预”的话,不安全感会在你心里逐渐加深,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影响你的思维习惯和认知习惯,进而影响你的生活。
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面临新的挫折和困难,但是在不安全感的驱动下,人更容易将现在的问题与以前,尤其是童年时期无法应对的问题相对比,从而产生负面的心理感受,影响自己对事实的判断。
譬如有一位同学,他从小体型就比一般人肥胖,在小时候,他就不止一次遭到同学的嘲笑和奚落。这件事情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因此长大以后,他对自己的体重有非常深的不安全感。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一旦对方谈及体重的话题,即使没有恶意,他仍会非常介意,结果闹得不欢而散。
这只是不安全感影响生活的一个比较轻微的表现,还有些人,甚至会被不安全感搅得没有办法正常生活。譬如焦虑,就是最典型的一种由不安全感引起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受不安全感支配”的焦虑心理,和我们正常的担忧心理很不一样。焦虑会不断引导人做坏的打算,而担忧则是引发人去考虑解决方法。
譬如同样是生病,担忧的人可能会想,如果明天还没有好转,我真得去医院看看了;焦虑的人则会不停地担心,万一问题很严重可怎么办呀。同样是赶时间,担忧的人可能会想怎么才能尽快到达;焦虑的人则满脑子都在想,完了完了,赶不上了,领导得骂我了吧。被不安全感支配的、充满焦虑思维的人,他们没办法对问题做出客观的判断,一味地担心问题,却并不去解决问题。
他们担心的都是基于对事实的误判和扭曲,事情还没搞清楚,就先给自己一个最坏的结果。这么一来,问题更没办法解决,他也就更担心,陷入死循环。
试图把生活控制在手中,反而无法给人带来安全感
控制是什么?控制是人的一种本能。
当人在处于危险中的时候,会出于本能,保持控制,来使自己免于受灾难。
譬如当我们举高一个婴儿,又突然把他从高处放下的时候,婴儿会出于本能,紧紧抓住你的胳膊。对这个小婴儿来说,突然被放下,就是一种失重、失去控制的危险状态;他紧紧抓住你的胳膊,就是他出于本能,想保持控制、不掉下去的表现。
这种情况在其他场景中也是非常普遍的,譬如落水的人拼命挣扎想抓住岸边的草;当你不小心摔了一跤,第一反应就是立刻抓住身边的东西。
控制本来是一种有益的本能,能帮助我们免于危险、更好地生活。就好比下雨天,你管住自己不穿漂亮但不防水的鞋子;你的血压升高,你就注意自己的饮食,不乱吃东西等等。
不安全感是一种无助的、不受控制的、令人感觉到危险的感受,为了不在生活中感到不安,人也会本能地试图去控制生活,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但是,如果这种追求控制过了度,变成了试图把生活完全掌握在手中的执念,那就反而无法给人带来安全感了。
譬如有一位28岁的女生,她的童年生活很幸福,有一个和睦的家庭、爱她的父母,朋友们也都喜欢她。从小她就梦想着长大后要当老师,后来一切都很顺利,成为了老师。但是,在如愿当了老师之后,她反而变得压力非常大,常常感到焦虑和不安。原来,她有一个非常严苛的爸爸。在她小的时候,爸爸要求她必须事事优秀,才会表扬她。事实上,她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因为她认为,一旦自己表现不好,爸爸就不会再爱她了。
虽然之后她的生活都是一帆风顺,但小时候的这种“创伤”仍留在她的心里,并没有消失。因此,她一直通过当个乖孩子,来控制别人对她的爱,以至于这成了她的一种执念,成了她安全感的来源。于是,当她在学校面对一群不受控制的学生时,自然就感到了无助和焦虑。
这其实是控制生活的策略之一: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本没有错,但如果对完美产生必须达到的执念,那么这个人往往就会过上苛刻的生活。任何的批评和责怪对于他们来说,都变成了太不安全、太难以接受的事情。
因此,他们必须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只有这样,自己才是安全的。但是,你并不能控制别人对你的评价,使自己永远处于正面评价中,当然你也不能真的成为完美、无可挑剔的人。
当面对不安全的环境的时候,还有一种控制的策略,那就是回避。譬如放下手头的工作,出去散个步放松一下;与得了流感的人保持距离,免得被传染;拒绝朋友的邀请,因为你已经很累了……这里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将自己与危险隔离开来。
但是,一个内心充满不安全感的人,也会把自己与生活隔离开来。
追求完美或者回避,都是通过控制个人的行为,来控制生活。还有一种控制,是试图控制自己所处环境中的人和事。这种控制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欺骗。
有三种不同程度的欺骗,分别为白色谎言、灰色谎言和黑色谎言。
白色谎言最常见的就是不会说“不”,很难拒绝别人,常常为了取悦别人而说一些违心的话。譬如朋友让你凌晨四点去机场接他,你明明不想答应,却为了让对方高兴,为了“控制”住你们的友情,硬着头皮答应。灰色谎言则是由于失信于人,所以靠撒谎来挽回。他认为,通过撒谎,可以掩盖自己的错误,重新获得别人的信任。黑色谎言,则是有意地进行欺骗了。无论哪一种,其实都是不能真实地面对生活,在不安全感的劫持下,试图保持自己对生活的控制的表现。慢慢地,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控制生活的策略。越是执着于控制生活,生活反而越是不受控制,你的内心也就越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追求完美,并不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回避,也不能让你的情感一点都不受挫,相反,你还不得不忍受孤独。至于欺骗,总会有被揭穿的那一刻。
“五步骤”的自我训练,摆脱不安全感的支配
“五步骤心理治疗方法”,又叫“自我交谈法”,它是通过“自我对话”的方法,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心理上的问题所在,并且对症下药、自我修复。这些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厌倦、绝望、慢性疲劳等情绪。
1、首先要找准“病症”,也就是,要学会识别自己心理上是否存在“不安全感”,并正确评价它们。“自我对话”法,会帮助你找到“不安全感”在你生活中的具体痕迹。
譬如一个经常使用“必须”或者“应该”句式的人,往往容易陷入追求完美的困境;一个经常担心“如果……会怎么样”“我不能……”的人,可能会产生回避心理;一个经常犹豫“我要不要给她打电话吧,但万一她还在生气呢”的人,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这些语言习惯,都暴露了你是一个内心存有“不安全感”的人。
学会识别自己脑海中隐藏的“不安全感”,只是“自我训练”的第一步。
2、你需要将自己一分为二,区分清楚,哪个“你”是拥有健康思维的你,哪个“你”是充满“不安全感”的负面思维的你。简单来说,你需要区分清楚你脑海中哪些想法是基于事实,而哪些想法则完全是你的假想。因为健康的想法往往是以事实为依据,而假想则容易让人陷入负面情绪。
这是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你可以回忆一个当面临选择时的场景,你是怎么想的。
譬如你是一名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怎么都投不进篮,于是就认为自己不会打篮球进而想要退出球队。
听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哪里不对——事例中的“你”,并没有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思考,而只是对自己“不会投篮”的恐惧做出了反应。认为自己“不会投篮”,这是自己的假想,只是在最近的比赛中无论如何都投不进,就听从了自己“不会投篮”的假想,做出了“退出球队”的决定。
在生活中,当我们处于困境、心理挣扎或者情绪十分激动时,我们真的能弄清楚自己当下的反应是基于假想还是事实吗?如果你把你的假想当作事实,你的假想就会真的变成事实。
这也就是心理学中经常提到的“自我实现预言”。譬如你对一场考试很没把握,考试的时候你满脑子想的都是“我不会考过的”,结果你真的很有可能考不过。但是,在考试之前,你认为自己考不过,那只是你的假想而已,并不是事实。
因此,在做出反应和决定之前,我们不妨把自己想法写下来,进行自我对话和分析,看看到底是哪个“你”在支配你的生活。任何的感觉、猜别人的心思、预测未发生的事,都不是事实。
3、“自我对话”告诉我们,健康的思维是一种选择。这也是自我训练的第三个步骤——对不安全感的想法坚决说“不”。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对很多事情说“不”,有些事情我们是当真的,比如拒绝偷窃,就是认真的。但更多时候我们说“不”,却不是当真的,就算嘴上说不会再这么做了,但行为还是照旧,这就是纵容了自己的不安全感。
4、自我训练的第四个步骤:遗忘和投入到当下的事情。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会沉浸在对问题的担心中,很少有人能从担心中跳出来,而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但这正好是需要我们学会的。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和迅速投入当下事情的方法,来遗忘这种担心。除此之外,冥想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从担心、恐惧等心理中跳出来的办法。
5、自我训练的第五个步骤,也就是最后一个步骤——自我激发。
这里的自我激发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要让自己尽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可以从一些难度小、冒险性低的挑战开始,以简单的成果作为起步,这可以激发自己挑战更难以实现的成功。譬如你是一个有回避倾向的人,你可以先尝试着和同事一起吃饭,而不是一开始就试图建立深入的友谊。第二层意思,是要保持持续的成功。也就是说,如果你决定打开心扉,就要持续地为这件事情努力,不能奢求一劳永逸。因为不安全感已经成为你的个性和习惯,一旦你不能持续地去纠正它,很快就会恢复原样。总之,应该在于你自身,而不是亲朋好友或者任何人。因为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任何治疗专家可以“改变”你。他们只不过是比你更加具有专业的洞察力和指导能力,所以能够促使你改变。如果我们自己能够洞悉自己的心理处境,便可以缓解自己的心理困扰。
唯愿你也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状态,获得面对和改善自己生活的力量,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