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的人格特质造就压抑的人,开放的人格特质造就开明的人。
——题记
一些先天的因素对我们人格的影响被低估了;同时,我们还没有形成记忆时的人生最早期的关系和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也往往会被我们忽略。在我们小时不注意发生的很偶然一件事,可能会在长大后以无意识或潜意识的方式显现于我们的生活和记忆中。为何如此呢?因为我们的人格特质在对你产生着作用。
什么是人格?人的人格特质或者说是性格特征是如何慢慢形成的?今天哲学诗画就和大家聊下这个话题。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曾经提到过,“人,并非是一个纯粹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由原始冲动欲望堆砌的一成不变的个体,也并非绝对由文化环境所操纵的木偶”。我们人格的形成,是由先天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弗洛姆提出人越成长,越独立,越与外界减少联系,越少束缚,也就越自由,相对地,越孤独。逃避自由就是逃避孤独,所以要重新与外界建立联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主动地用爱与工作与外界建立积极的联系,一种是将自己交给别人,臣服于别人,放弃对自身的掌控和探索,一切任由外界安排。后者显然是不利于我们的人格发育的,是一种人性的退步。弗洛姆认为我们应该坚持第一种,无论这个实施起来有多么困难。
何为人格?
人格是一种建立在生物基础上的心理趋势
人格,指的是人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显现的自身在思想、价值观、社会关系、行为模式、情感体验等各个方面的大体趋势,以及在这些方面上与其他个体之间的差异。众多研究者认为,人格是一种建立在生物基础上的心理趋势,先天因素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其实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人格形成的后天因素,主要指的就是成长环境与经历,而这其中,家庭,是人们最初的社会化场所、最主要的成长环境。这些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早在我们的记忆产生之前就开始了。我们有时候无法理解自己性格中的某些部分,是和人生最初的记忆的缺失是有关的。你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襁褓中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人作为生命存在体,具有自然人、社会人、主体人属性和物质体、生命体、社会体、意识体特征,以及物理性、生理性、伦理性、心理性等人性特质。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精神品质统称为人格。人格反映了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心感受、内在动机及行为倾向。人格包含积极和消极两股力量,积极心理学倡导关注人格中的积极力量,认为引导、激发和强化个体的潜在能力和力量,促进其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帮助个体缓解消极的心理因素,从而有益于其身心健康,更好地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积极人格心理学认为个体身上具有仁爱、正义、节制等6种良好美德,而这6种美德各自包含不同的积极人格品质。
尽管人格特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特性,但研究者发现,个体与环境的交互和耦合作用会对人格特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外部环境因素对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
有学者在走访中发现,中国的贫困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会受到家庭因素(原生家庭爱的力量)、自身因素(理智力量)和环境压力因素(压力事件)三方面因素的显著影响,因此中国的贫困大学生在人格特质形成的过程中,会更多的遇到一些棘手问题。他们会受到消极人格心理的影响,进而走向另一个堕落和罪恶的方向。因此必须要对他们进行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以便消减消极人格特质的影响。
从积极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具有积极人格特质的个体具有较强的心理弹性和灵活性,即使面对困境也能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寻找新途径和新方法,以期改变现状,实现目标。然而现有对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虽然较为丰富,但缺少系统深入的探讨,关于积极人格特质与个体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未来研究有必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为促进个体成功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人格形成的基础:精神胚胎
气质性格,也就是所谓的“秉性”,是那些在我们仅出生几天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的“脾气性格”,它被看作是奠定了人格的最基本的趋势特征。我们所熟知的,责任心、亲密性、外向性、开放性及情绪稳定性,即“大五人格”,就是最常被用以描述人格的基本趋势的五个维度。
剑桥大学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在新生儿的床边制造出一些声响的时候,有些新生儿会自然地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而另一些新生儿的反应则相反,他们会默默地转开。不仅如此,他还发现那些会转向声源的新生儿,更有可能在之后成长为外向的人,而相对的,另一些新生儿则更可能成长为内向的人。
可以说,在每个人的身上似乎都存在着这样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胚胎”,它在生命的最初,表现为了气质性格,影响着人们对于外部刺激的反应,也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成为了个体人格特质的基础内核。
保护好这个最初的精神胚胎,不仅是父母的任务,更是每一个父母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举报/反馈

文眼看世界

54.7万获赞 9.9万粉丝
关于人生,有人写在脸上,有人刻进心里。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