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人的交谈总是不欢而散,不是被指责,就是被教育,永远不能好好说话;孩子到了叛逆期,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说,说话稍微重一点就大吼大叫;同事休假出去旅游,你却变成了天天加班的接盘侠,回来后业绩还要还给他。上面的问题,在现代生活中简直太常见了,我们几乎都有过处理这类情绪的经验。
有的人选择压抑情绪,迎合他人,换取一段看似“和谐”的关系;
有的人选择坚持原则,爆发冲突,关系出现裂痕而无法修补;
......
但无论选择哪种处理方式,最终还是会伤害到我们自己,让负面情绪在心中积累。
而在任何关系中,负面情绪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它暗示着我们没有处理好生活中重要的问题:也许因为我们为他人做出了过多的让步,也许因为他人的干预影响了我们的进步与成长。
你是否经历过或正在经历,总就一件事情反复争吵而没有改变、为了避免冲突不断妥协而忘记自我的需求、被莫名的情绪蒙蔽双眼而不再关注问题本身,这些通通都是情绪的不合理表达。
1
知乎上一位妈妈分享过自己孩子的故事:
4岁的孩子读中班,脾气极差,情绪非常不稳定,而且毫无克制能力。在幼儿园喜欢无理地去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受了一点点委屈,转眼就在家里撒泼、耍小性子,一点办法都没有。
父母的思想教育陷入一种奇怪的惯性——他们觉得打不忍心,讲道理又没用,就得骂,骂的“力度”不够,还是会威胁打。
“你不能这样!”
“你这样是不对的!”
“你再这样,妈妈要打你了!”
没用,一点也没用,该哭还得哭,该闹继续闹。
人的脾气都有互动性的,幼童情绪的失控除了正常的发展因素外,更多来自于从父母情绪的习得,所以你投射出去的脾气往往会加倍反弹回来。
如果你只会发火、发脾气去对待,孩子从你这里能学会什么呢?除了发火、实施暴力外,没有任何受益。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面对孩子的情绪也是面对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情绪尚且如此,更遑论成年人。
2
脱单不易,挽回更难,特别是亲密关系中,当两个人因为意见不同,观点不一,某些事情的价值体验不同步等情况产生矛盾时,很容易有情绪上的不适感。
我的朋友小陈和男友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比如,小陈会认为挤牙膏要从最下面开始,男生却比较大条,习惯性从中间位置就开始挤了,这时候小陈就会很生气,说:
“你这人怎么屡教不改呢?说多少次了,牙膏从最底下开始,你一点规矩都不懂!”
男友每次都因为这个问题,和小陈争吵不休,进而冷战,其实不仅仅是挤牙膏,放毛巾,点餐,去旅游等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引发恶性循环。
还有一些恋爱伴侣或结婚多年的夫妻在和另一半相处的过程,遇到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而习惯性压抑自己的情绪,直至最后一刻奔溃痛哭,甚至伤害自己或对方。
有时候,并不是失控或冲突给了我们坏情绪,而是我们不能管理好坏情绪,不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绪,才加剧并延续了我们的失控。
3
有人尝过情绪失控的苦,自然就有人品过管理情绪的甜。
主持人李静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她创业初期的困难。
那段灰暗的日子里,她常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连轴开会,到处找电视台推销自己的节目,喝酒应酬吐完后整理好自己,又紧接着跑去开会。
因为经验不足、资金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她总感觉心头沉重。难以疏解时,她也会放声大哭。
但一到家门口,她立马抹干眼泪,调整自己,走进家门,第二天醒来再一次满怀希望地工作。
2005年,中国成立第一档网络视频互动谈话节目——《静距离》,由李静主持。
2009年,《静距离》更名为《非常静距离》,火遍全国。
她的成功,很大部分都归功于强大的情绪管理能力,这其中既有不让情绪打败自己的坚韧,更有不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他人的高情商。
对孩子吼叫换来的只有吼叫,对另一半的失控也只会导致自己的失控,而像李静一样,合理纾解自己情绪的人,才能尝到情绪管理的甜。
我们的身体中都有一根隐藏的”情绪水管“,如果情绪无法流通,那么情绪巨大的压力就有可能“挤爆水管”。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的情绪没有释放出来的时候,当你觉得自己可能无法承受情绪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去调节,去寻找支持,这些支持可以来源于你的家人、朋友,或是专业的心理咨询。
正视情绪,合理表达,利用情绪的力量得到自省和成长是永远需要学习的事情。
每个阶段的情绪都有其独特的密码,无论是少年时期情绪的潜伏与自主意识,个体关系间的情绪敏感和沟通边界,还是工作中的焦虑和无力,都是我们一生必经的情绪历练。
既然情绪无可避免发生,那么学习控制和管理它,会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2020年新年到来之际,灵语心理 联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开办的第三期《情绪管理师》项目也在众多老朋友的期待中即将全新上线。
举报/反馈

灵语心理

53获赞 26粉丝
专注于心理学优质文章的输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