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在发达国家是非常受重视的, 当然在只重视成绩,几乎忽律心理教育的中国教育体系里,它几乎很少被人们提起,只有因为心理健康而发生重大事件时,心理学,心理健康才会重新回到人们视野,也不过像烟花一样,稍纵即逝。
PUA,全称(Pick-up Artist)源于美国,字面上看,是搭讪艺术家,从简单的搭讪扩展到整个两性交往流程,发展为主要涉及:搭讪(初识)、吸引(互动)、建立联系,升级关系、直到发生亲密接触并确定两性关系。但实际上PUA是一种通过受过系统化学习、实践、和不断自我完善情商包装自己,一些外国犯罪团伙则利用所谓的学英语或者外国男朋友充门面的心态 ,诱使异性与之交往,通过对异性诱骗洗脑,欺骗异性感情,达到与异性发生性关系的目的。
PUA的概念发源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一本专门讨论泡妞的名为《HOW TO PICK UP GIRLS》的书籍,9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像罗斯·杰弗里斯使用NLP(神经语言学)理论开创“极速引诱学”(Speed Seduction,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女性着迷)在广泛应用于精神疗法和人类行为学的研究中的基础上完善了原始的泡学理论,罗斯·杰弗里斯是现代泡学的奠基人。为PUA科学化理论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后来的各种泡妞流派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除了NLP派,还有以Steve P为代表的催眠派、“迷男”(Mystery,《把妹达人》的主角)开创的MM(Mystery Method,迷男方法,由无数次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泡妞桥段)派、鼓吹“自大型幽默”(Cocky & Funny)的大卫·狄安格罗(David DeAngelo)派、以培养万人迷为目标的万人迷派(Real Social Dynamic)等。
以上就是PUA的大概意思, 搭讪艺术家,其实就是在外表的包装,到内在的包装,利用这个世界的第一法则去实现第二法则,我这么说,大家可能有点不理解,什么是第一法则,什么又是第二法则,我在这里简短的介绍一下,第一法则就是大家明面上制定的规则,所谓的正义,道德,标准。第二法则则是私欲。打着第一法则的名号,去实现第二法则的利益。这就是PUA(搭讪艺术家)常用的伎俩。
我相信在现实社会中这种套路已经司空见惯了 ,只是如法炮制运用到感情上了而已。比如孩子要买一个玩具,然而父母感觉会因为玩具耽误学习,可能就会告诉孩子下次再买,或者没带钱,或者种种谎言,这就是精神控制法的一种,利用虚假的谎言,强行对当事人进行精神引导,达成自己的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