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干预是自闭症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干预效果好、易泛化、成本低,本应是广大自闭症家庭的首选,但很多家长面对家庭干预却犹豫不前。到底是什么困难阻碍了他们呢?
1. 家长认为专业人员做得好
的确,专业人员,尤其是经过正规训练的专业人员,其家庭干预技能确实要比一般家长要强。但我们的家长也不应该妄自菲薄。国内外的实践结果证明,家长在经过训练后完全可以取代大部分专业人员的干预工作。并且专业人员会因为对孩子和家庭缺乏了解,在干预过程中做的“不够到位”,反而无法达到良好效果。家长相比于专业人员,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孩子的了解。因此家长要对自己有信心,你们完全有能力比“专业人员”做得更好。
专业人员做的好,家长其实也不差 2. 家长自身干预技能不足
一般我们认为,家长凭借自身的本能和对孩子的爱,完全有能力养育一个普通孩子。但自闭症孩子因为其特殊性,家长很多的养育技能是无效的。但家长自身干预技能不足不应该成为开展家庭干预的阻碍。家长完全有能力学习并掌握这些干预技能,同时运用它们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3. 家长出现“继发性育儿失能”
什么是“继发性育儿失能”呢?大家都有指导孩子写作业的经历。当孩子在我们的指导下把题目都做对了,我们会非常有成就感。但当我们教了好多遍,孩子还是做不出正确结果时,我们就会急躁,就会生气,恨不得打孩子一巴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行为就明显地影响到了家长的行为。在自闭症干预过程中,孩子影响家长行为和情绪的现象十分常见。本来家长是拥有养育孩子的能力的,但自闭症孩子没有给家长的努力做出回应,因此家长感到自己“有心无力”,信心丧失,最终竟然什么都不会做了,这就是继发性育儿失能。我们的家长朋友,你们平时有这种情况呢?
用辅导作业理解继发性育儿失能 4. 家长出现“恐慌性失能”
这种现象也很常见,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很多家长在听到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立即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孩子一辈子完蛋了”、“我的家庭破裂了”、上班上不好、回家睡不好,每天看着孩子以泪洗面。一个人在极度恐慌的时候,能力会出现扭曲。而陷入自闭症恐慌的家长无法让自己冷静下来,本来可以开展的干预和治疗都因为恐惧而被抛在脑后。这就是恐慌性失能,因为自己的恐惧导致自己无能为力。
人在恐惧时,能力会出现扭曲 5. 家庭、事业的双重压力
看病需要钱,想有钱就要工作,工作了就没时间照顾孩子,没法照顾孩子就要把孩子送到机构,送到机构又要钱……经济的压力迫使一些家长不得不放弃家庭干预。而其中更有极少部分家长,他们虽然有条件,但并不甘心在家当孩子的“治疗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学习没学过的技能,他们“心有不甘”,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甚至有些人因此产生了“躲避”的想法:不回家、躲着孩子、喝闷酒……这些情绪和行为也影响着自闭症家庭干预的开展。
巨大的压力 6. “试过了,没用的”,家长缺乏“五颗心”
很多家长会说:“我能为我的孩子付出一切,但我什么方法都试过了,没用呀,”在躲过了继发性育儿失能和恐慌性失能后,在平衡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后,在学习了正确的干预技能后,家长还是会遇到无能为力的情况。这时我们讲,自闭症家庭干预需要“五颗心”,分别是“恒心、耐心、信心、决心、狠心”。开展干预有恒心,干预过程有耐心,对待干预有信心,坚持干预有决心,必要情况有狠心。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干预才会最终见效。
自闭症家长在众多困难中依然为孩子奉献了一切。他们为了孩子,吃尽了苦,受尽了折磨,而面对孩子依旧要微笑。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们的无私和伟大,构成了这个世界中最温暖的元素。向这些在百难中依旧坚持的家长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