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巨量引擎汽车数据策略研究所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发布了《2019中国汽车消费趋势报告》。中国车市经历了多年快速增长,目前已步入普及后期,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从三个方面看行业趋势
1、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后,已步入成长到成熟的转折期, 发展速度趋缓,销量出现了阶段性下滑。从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到2011年以来,剔除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免等政策性因素影响,中国市场汽车销量个位数增长已成为常态。2018年甚至经历了2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2019年销量依然持续下滑。市场发展由快速成长趋向成熟。发展特点上,由“量” 变到“质”变,行业面临进一步的整合和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较低,市场发展尚未见顶,经济发展将驱动千人保有量继续增长。从地域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区域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千人保有量高,市场发展相对成熟。中、西部地区千人保有量较低,增速快,市场潜力大。购买力中枢向三、四线城市转移。
近年来,在政策的刺激引导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连续多年实现销量高速增长。2019年下半年受补贴退坡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下行压力大。但在国家政策及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2、品牌竞争格局
销量TOP5、TOP10头部厂商的总体市占率逐年增加,市场集中度不断在提高,竞争越来越趋于白热化。“存量”竞争环境下,市场开启淘汰赛,头部企业的优势将越发明显,边缘企业面临巨大生存压力,“马太效应”凸显。传统的品牌竞争区隔逐渐被打破,中国品牌、普通合资品牌、豪华品牌相互间竞争渗透越来越突出。 一汽红旗、领克、WEY等中国品牌已渗透普通合资品牌竞争圈,现代、起亚、雪佛兰、捷达等与中国品牌竞争明显。
3、产品结构变迁
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用户的购车价位在提高。市场正经 历增量向存量市场的转变,增换购将逐渐占据主导,中高端汽车需求加速释放,汽车消费升级趋势凸显
通过尺寸、风格、动力、定价等产品特征的变化,拓展已有细分市场,形成多样化产品矩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市场进一步细分化,精细化运营将成为制胜关键 。
第二,从四个方面看消费趋势
1、决策路径变迁——消费者的购买路径展现出动态、无序化特征,传统漏斗营销模型已经无法满足用户行为研究的目的。随着用户信息获取来源的多样化,以及再购用户的增多,用户的消费行为将更多呈现为浅层决策特征。周期在缩短,目标更聚焦。
2、用户结构变迁——在性别上,女性在汽车消费中的决策占比在提升,男性呈下降趋势;在决策过程中,男性决策流程更长更理性,女性偏向快速决策,且为品牌创造口碑与流量的意向亦显著高于男性;在购车年龄上,从过去的中心集中趋于两端分散:95后成新生力军, 70后升级需求激活,呈现微增长。在地域上,三、四线城市在市场占有率上持续增长,购车核心人群正在加速向小镇青年转移。
3、内容消费变迁——导购、提车作业类内容热度提升迅速,用户对口碑型内容越来越关注。男性仍是汽车内容主力消费群体,但女性对汽车内容消费需求激增,增速远超男性。内容沉浸度方面,男性较女性更强。互动形态上,女性分享意愿高于男性,而男性评论率更高。8090后是汽车内容消费主力人群,三、四线城市为汽车内容消费增量主要来源,一、二线城市用户对汽车内容的沉浸度更高,且互动意向更强,为汽车内容创造更多流量价值,随着级别下沉,碎片化趋势越显著,互动意向也逐渐减弱。
4、购车需求的变迁——购车需求趋于理性,用户购车时最关注外观、配置、价格、安全等。随着汽车产业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用户的汽车消费越来越重视驾乘体验,对于配置、内饰品质、舒适性、操控性、品牌价值因素等越来越看重。从消费者购车价格需求分布趋势来看,12万以下汽车需求份额下降4%,而12-25万价格区间需求份额上升3%,其中18-25万价格区间需求上升较快达到1.7%。智能化、网联化成新宠,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兴趣度较高占比达到71%。
下载本报告完整版或查看更多行业报告,请登录【发现报告】官网
举报/反馈

发现报告

1449获赞 1856粉丝
专业研报平台,集成海量优质行业研究报告
苏州互方得信息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