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星沙的“平安密码”
——解读长沙县应急管理的“三个维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新 通讯员 郭新辉
(刊登于2019年11月27日《湖南日报》09版)
11月25日,2019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广州举行,现场发布了2018中国城市幸福感调查报告。长沙县载誉而归,荣获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是长沙县第13次获此殊荣。
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答案。
长沙县作为我省工业大县、全国县域经济五强县,面对安全生产点多面广、线长量大的现状,长沙县砥砺前行,连续3年获评省“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单位”,安全成为最“稳”的幸福。
那么,幸福星沙的“平安密码”是什么?
今年是应急管理改革元年,长沙县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将安全生产作为“强园富县、优二兴三、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基本依托,从广度、力度、深度出发,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守护美丽家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广度:强化应急,打造“家门口的消防队”
11月12日凌晨3时30分许,长沙县消防队员微信群里跳出警讯:安沙镇一处民房发生火灾,请立即救援。
“收到!”“收到!”
群里回复此起彼伏。3时45分,消防队员到达现场,15分钟后,大火被扑灭。
“专职消防队员全天候24小时值班,一旦接到突发事件信息,立即到达现场处置。”长沙县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罗志亮介绍,长沙县在镇街设置专兼职消防队,充分发挥了乡镇熟、距离近的优势,在发生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事件时可即刻组织开展先期处置。
过去,应急救援部门到了乡镇一级基本没有“触角”,如今,长沙县应急救援队伍已经下探到了基层细胞中。
今年10月,长沙县制订了镇(街)专兼职消防队建设管理方案,由县人社局、应急局和消防救援大队负责共同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招聘,在相应镇街配备10—20名专兼职消防员(其中专职队员不少于3人),县政府2020年装备经费300万元(2021年起常年预算100万元),每年再安排420万元的队伍建设经费,逐步提高全县相关镇(街)火灾防控和抵御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
应急,就要走在灾难之前。救援队伍在充实,建立一批“随叫随到、随时能上”的应急救援资源日益迫切。
今年以来,长沙县依托大型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应急救援力量,组建了“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全力打造了综合应急救援、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危货运输、油气管道心理健康危机干预等29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需要和各专业队伍的特长,派遣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构建了全县综合应急救援“朋友圈”。
长沙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曾林表示,通过改革,长沙县一支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多方支持的应急队伍正在形成,一个握指成拳、齐抓共管、保障有力的应急管理防护网日渐筑牢。
力度:综合执法,聚焦重点抓监管
长沙县各项目工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叉车挖机等工程机械对柴油“胃口大增”。今年4月开始,甘某在长沙县黄花镇黄花村租民房,设油罐,买面包车,找“大客户”,打起了靠非法经营成品油发财的歪主意。5月27日凌晨2时许,当他将买来的一车柴油准备在S207省道边卸载时,被守候多时的执法人员逮个正着。甘某因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于5月31日,被长沙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像这样日夜作战的综合执法行动,对于长沙县行政执法人员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近年来,全县通过构建依法治安的长效机制,整合23个部门执法职能,充分依托全县综合执法优势,执法重心下移,设立1个大队、18个镇街执法队,破解了“3+8”之外行业的执法之困。今年以来,公安部门行政拘留14人,刑事拘留28人。
除了综合执法,“靶向给药”,重点治“危”也是长沙县监管执法的一大亮点。针对成品油、危化品整治难题,长沙县组织常态联合执法队,建立现场处置、鉴定、转运、处罚“一条龙”工作机制。针对典型案件,邀请法院、检察院参加,实行“一案一议”,确保“行刑衔接”。据统计,今年以来,长沙县成品油专项整治立案75起,罚没款153.5万元,处置油罐29个,取缔非法经营单位及个人48起,安全转运成品油94吨,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6起,行政拘留7人,刑事拘留11人。
“宣教先行、执法殿后”。在长沙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点面结合”。长沙县政府与湖南安全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连续4年开展“送训入企”活动,普训企业“关键少数”1万人次;连续3年组织200名学生在基层一线监管工作实习实训。
在安全文化建设上,长沙县相继建立了金井、高桥、北山、星沙4个安全生产主题公园,1个安全警示教育基地,还在黄兴镇、住友橡胶、广汽菲克建立了3个安全培训体验基地,在泉塘街道小塘路社区等地建立了4个涵盖安全体验项目的科普站,此外,送“安全教育”进家庭等“七进”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开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安全文化熏陶。
深度:“一会三卡”,织密安全防护网
长沙县是工业大县,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等八大工贸是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据统计,其中8个关键工序发生事故率达80%以上,主要原因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如果对工贸行业的8个关键工序实施有效监管,就意味着抓住了工贸行业事故发生率的“牛鼻子”。
基于互联网思维,今年10月,长沙县应急管理局以智慧监管为抓手,向科技要安全,用科技促安全,把安全生产要求向纵深推进,在我省率先开发并推广应用“一会三卡”即“班前会、动工卡、体检卡、应急卡”,能深入到企业相关环节的每一道工序,最大限度防止事故发生。
“一个大屏,一个APP,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企业生产情况。”日前,长沙县“一会三卡”智慧综合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该APP集结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互联网+,结合应急管理业务场景,正式融入应急管理的具体工作环节,为企业快速普及动工规范、体检标准、应急处置常识,提高企业安全工作水平,预防、控制安全风险提供保护,为政府安全监管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据“一会三卡”技术方负责人介绍,从企业安全班前会,到隐患排查、整改、验收,以及十项特殊作业标准化、流程化操作涵盖企业安全生产全程,通过系统,形成闭环,可以大大降低疏忽概率,有效预防和降低事故风险。
“有了‘一会三卡’,实用有效,让我们安心了不少。”长沙县一家从事危化企业的负责人介绍,从试运行的效果来看,系统对企业负责人掌控安全生产风险的能力加强,能更方便快捷了解班组安全体检情况,及时排查隐患,消除风险。
长沙县应急管理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会三卡”运行后,第一批选取20家企业试运行,再选100家企业使用 ,明年所有企业都将接入平台进行监管,以“万无一失”防止“一失万无”, 让幸福永远由平安陪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新湖南客户端读者热线:0731-84326002。转载授权:0731-84326133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荣庭芳]
举报/反馈

华声在线

260万获赞 33.5万粉丝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
华声在线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