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系列活动——“智能无限”CCF会员日主题活动在上海同济大学举办,在区块链主题分论坛上,同济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马小峰,复旦大学教授、CCF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边界智能及IEISnet创始人曹恒等分别从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角度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现状、最新的技术创新与数个落地案例。
在论坛上,CCF上海分部主席、丹渥智能董事长白硕发表了《数字货币相关的架构问题》的主题演讲,并就Libra计划的出台与对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享。
区块链领域最近出现了重大的政策拐点,被纳入国家创新体系,提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也为我国在全球博弈中起到了助阵作用。白硕认为,生产力的提升会缩短事物之间的距离,当生产力使得距离足够短的时候,就会改变结构,改变结构就会改变生产关系,这就是我们说的“颠覆”。区块链技术能够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将人从信任耦合的链条里面摘出来,提升“信任”的效率,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驱动“信任”,最终走向“无人化”。
随着大企业、大资金与大流量的入场,虚拟货币、商圈币和法定数字货币三三相交,作为代表的便是Facebook推出的Libra。Libra提出了五大诉求:无国界、点对点、可编程、零手续费、低波动,可以帮助一些国家移动支付难以推进的、得不到便捷金融体验的国家,因为他们建不起相应的通信+金融基础设施。尤其是一些弱势央行所在国家,这些技术不发达的国家,让他们从无到有独立自主去建设这样一套体系、基础设施,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如果做成功了,将使得Libra有机会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实现弯道超车。
Libra能成吗?白硕认为有几点存疑:一个是用户转化率的问题,强势央行所在国推进总是经过反复的博弈。二是技术上“许可”转向“非许可”的难度。最后还要考虑中国因素,世界很大,能够容得下的不仅仅是一个Libra,如果还有另一个的话,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有能力推出的国家。
白硕分析了Libra对中国金融科技的影响,认为点对点对中国来说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中国点对点的体验已经很好。中国以外的世界,大家都要补这个课,就会间接冲击向海外扩张的国际业务。可编程也是一种弯道超车,因为我们目前移动支付还不能实现。零手续费,这个都不用说了。区块链在技术在跨境支付、国际汇兑、开放金融方面都是传统技术实现方式有力竞争者,我们必须积极的应对。
白硕说,从中国应对来看,也有三种可能的场景:境外业务建立在Libra之上,相当于投降了;缩回国内不与Libra往来,也不去打国际市场,相当于我们退缩了,这两个都不是我们希望的;第三种可能就是建立一个可与Libra抗衡的体系。
白硕认为,法定数字货币几个基本的诉求,铸币权和外币政策执行工具方面,外汇管制方面,反洗钱方面,税收方面,兼顾商业银行利益和隐私保护方面。首先我们要把发行和流通这两件事掰开,如果涉及到外汇管制,这有边界治理和市场化外汇定价的问题,涉及到跨链和交易所的技术。反洗钱和税收都会提出对超级权限实名制的诉求,具体要对账户进行看穿式管理监控,对一些可疑的交易进行阻截,对法律上处于非法的资产进行处置,这样一些措施能不能在区块链上采取。
最后白硕提出“三个不妨碍”的观点:记账权的中心化不妨碍监督权的去中心化。发行的中心化不妨碍流通的去中心化。账本的中心化不妨碍合约的去中心化。
CCF上海分部主席、丹渥智能董事长白硕正在做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