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学生要求严格,评价也一针见血,不讲情面。发现宰予白天睡觉非常生气,批评宰予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殊”?(《论语 公冶长》) 不仅如此,还对这件事情进行反思总结,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说今后不能满足于“听其言而信其行”,还应该“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的育人之道可见一斑。
对值得肯定的学生和行为,孔子也及时予以赞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对颜回的肯定称赞表明了孔子的道德指向和期待,自然也是孔子人生志趣的一种宣扬。与一般的说教不同,孔子非常希望通过这种点评的方式来达成教育的目的。事实上,点评式教学也不是随意的信口而言的,是经过系统的观察评估之后才作出的精准判断,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论语 雍也》)这是孔子称赞冉雍的话,意思是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从政做官。从政是孔子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孔子办学主要意图就是希望学生将来能够传播自己的思想,间接地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孔子觉得冉雍可去从政,可见他对冉雍非常认可。那么冉雍具备了什么样的从政条件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论语 雍也)在这段话里,孔子肯定了“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认为“居简而行简”的思想符合为政之道,冉雍具备了这一品质。
居敬而行简,就是恭敬而严肃且办事简洁不繁琐。为政者有恭敬之心很重要,谦恭诚敬,“仁”之始也;诚敬待人,得人心也。去繁就简,朴素清廉,不劳民烦民,必能以仁心亲民,正是孔夫子为政的理想所在。
孔子为政的理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且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为政)在这里把两种不同的为政之道予以对比,否定“齐之以刑”,肯定“齐之以礼”。“齐之以刑”固然可使民不敢越轨,但却不能他们有羞耻之心。而“齐之以礼”不仅能使民谨守规则,而且还能让百姓觉得你亲切可敬,心悦诚服地接受你,亲近你。
这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理念,“齐之以刑”是高压式的管理模式,而“齐之以礼”则是熏陶化育的治理模式,孔子认为后者才是真正的为政之道。孔子用不多的语言,简单的点评对话将这样一些丰富的思想很自然地渗透给了学生。
孔夫子的育人之道亲切自然,看似随意实则深思熟虑。针对仲弓和司马牛两个人同样的问题,孔子给出的回答却并不相同,体现了孔子对两个学生秉性的深刻了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 颜渊》)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的回答是:“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的回答是:仁人说话是慎重的。”
一个问题两种不同的回答,显然是有针对性的。孔子告诉仲弓为人处事要严肃认真,细致周到,不能简单粗暴,要讲究方式方法,这说明仲弓的性格中就缺少认真细致的一面,可能还很简单粗糙。对司马牛只强调说话要“讱”(说话要谨慎),这说明司马牛主要是在语言表达上有欠缺,需要矫正。
由此可见,孔子并不是一般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因人施教,通过臧否点评有针对性的点拨化育,意在育人而不是单纯的传道业。
2019年11月25日星期一
举报/反馈

辞达而已矣

4458获赞 1233粉丝
谈古论今,阅读欣赏,诗词随笔,百味人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