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语言艺术真是博大精深,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含蓄生动。就拿人的年龄段来说,从胎儿到百岁都有不同的称谓,妙趣横生。
人还在娘胎里时人们叫胎儿,称为有了、有喜了、有身孕了、怀胎了、怀孕了、怀上了。孩子出生时的过程叫临盆、分娩。孩子呱呱呱坠地叫生了、养了、出世了、降生了。人的生日叫过生、过寿、大寿、华诞、圣诞、诞辰、生辰。
人出生后1岁叫婴儿,2—3岁叫孩提(幼儿),4—7岁叫童年(少儿),8岁叫龄年,9—10岁叫黄口,11—12岁叫垂髫,13—14岁叫舞勺之年,15—19岁叫舞家之年,20岁叫弱冠之年,30岁叫而立之年,40岁叫不惑之年,50岁叫知天命年,60岁叫花甲之年,70岁叫古稀之年,80—90岁叫耄耋之年,100岁叫人瑞之年。习惯上6—12岁为童年,13—17岁为少年,18—29岁为青年,30—39岁为成年,40—59岁为中年,60岁以上为老年。习惯上还有以结婚为界的模糊年龄段,婚前可叫小孩子、小伙子,婚后叫年轻人、老头子(翁)。
女孩10岁叫髻年,11—12岁叫金钗之年,13—14岁叫豆蔻年华,15岁叫及笄之年,16岁叫碧玉年华,17—20岁叫桃李年华,21—24岁叫花蓓年华,25—29岁叫青春年华,30岁叫半老徐娘。婚前叫丫头、姑娘、少女、淑女,婚后叫妇女、老太婆。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