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个“邓艾偷渡阴平”的桥段,很多朋友对“邓艾裹着毯子滚下山”的描写感到不可思议,但作为一个在胶东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每次读到这里却相当有画面感,原因无他,自己小时候曾见过大人上山砍“桲椤”的场景。
“桲椤”是胶东人对柞木的称呼,这种树木在胶东地区分布相当普遍,但凡有个小山丘,它们就会成群成簇,在威海文登的小观镇,有个村甚至起名叫做“波罗岛”,据说就是因为当年那里“桲椤”太多的缘故。的。
在通常情况下,“桲椤”都是以较为矮小的灌木林而出现,只有在一些常年封林的山上(比如栖霞的灵山),才会见到乔化的大树。这种树的季节性相当强,每年的11月-来年的4月,叶子枯黄但不落地;五一前后,只有经过雨水,叶子就会返青,一直持续到10月底。
(配图均为胶东丘陵上的“桲椤”岚)
“桲椤”虽然看起来矮小,但在胶东农村用处相当大。过去流行养蚕的时候,“桲椤”多的村庄就会放养柞蚕,绿色的叶子就是柞蚕的天然食物,这也间接影响到了胶东人的饮食习惯——茧子里的蚕蛹很受当地人青睐。
而到了秋季,“桲椤”叶子变黄的时候,它们就成为过冬烧火的重要柴草。因为类似于灌木,“桲椤”并不怕砍,听有经验的农民说,它们其实越砍越旺,只有树根还在,来年春天它们就会长出新的树条,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过去,在生产队时期,因为条件有限,山上的“桲椤”和“棉槐”通常被视为重要的物资(前者用来养蚕、取暖,后者可以用来编筐编篓),只能按照计划去砍。分产到户之后,山上的“桲椤”岚,就分配下去,到了秋天,每家每户可以在自己的山岚上,随时砍“桲椤”。
砍“桲椤”是一个劳动量相当大的农活,一方面是因为“桲椤”长在山坡上,需要边爬边砍;还有一方面是一捆“桲椤”连树干带树叶,分量不轻快。在这种情况下,过去胶东农村砍“桲椤”通常是一个大家庭总动员,或者街坊邻居一起合作,今天帮一家砍,明天帮其他一家砍。
劳动人民有智慧,多年的“桲椤”砍下来,有的农民就想到了一个省力的方法。捆“桲椤”的时候,把它们弄成一个近似圆柱的形状,然后从山坡上往下滚,最后再集中装车。笔者小时候,曾跟随大人上山,见过他们如此做法,因此后来就对“邓艾滚山坡”的桥段感到分外熟悉。
砍回家的桲椤,通常会堆放在平房顶上。退回二十年前,秋末冬初来到胶东丘陵地区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平房顶上都是金色的“桲椤”,冬季的取暖、平时的做饭,主要它们。只有过年前蒸枣饽饽的时候,它们才会被木头取代,因为蒸饽饽需要的火力更大更旺,“桲椤”不如木头耐烧。
对于中年以下的壮劳力来说,每年砍的“桲椤”,不仅是自己用,还有一些要孝敬父母。那个时候,米面粮食、取暖用的“桲椤”再加上一些钱,就是胶东农村子女赡养老人的主要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胶东农村家庭都用上了土暖或者空调,其他取暖的电器也有很多,做饭更是很少再用柴草,因此不知不觉之间,“桲椤”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几乎也没有人再去砍“桲椤”了。
如今又是秋末冬初,驱车在胶东丘陵间行驶,两侧的山坡上,没人砍的“桲椤”叶子一片金黄,也算是给冬季荒凉的大地增添了一些色彩。算起来,砍“桲椤”的习惯,在胶东农村已经消失了大约十年的时间。那么,再过几十年的话,这些一直没有人砍的“桲椤”,又会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