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这一代人,为什么特别焦虑?
昨晚从健身房回来,快晚上10点了。
同学给我发来一条消息:有空吗?聊聊呗。
当面聊天我最喜欢了,有空有空。
结果一聊就是两个小时。聊什么呢,聊焦虑。
同学说她太焦虑了,焦虑到失眠。我说我也焦虑,不过我从来都是倒头就睡。
我好奇她焦虑的点,其实是普遍现象:痛苦来自于比较,感觉同龄人比自己优秀太多了。在面对职业与学业的双重压力下,总是难以沉下心来。
直白点说就是,要是选择工作就可以早点实现经济独立,但要是选择升学可能就要面临考不上的风险。这让她觉得有点难。
我说:往后难的地方还多着呢。
并不试图用过于乐观的话语安慰,一来我做不到,二来现实摆在面前,我自己也觉得难。
这些天让我有点难受甚至开始“思考人生”的点是爱好与学业的平衡。
爱好主要是写东西,也可以是看展、看电影、约拍、尝试一系列有趣新奇好玩的事儿。概括起来就是看似无用的爱好。
学业自然就是升学,大家都明白的。考研率逐年上升,报录比几十比一,压力是难免的。
女演员们常被问到家庭与事业如何平衡。
我最喜欢马伊琍的回答,马伊琍说:为什么没有人问男演员这个问题?家庭和事业没办法平衡,必然是要牺牲一方的,只不过有时候是事业为家庭牺牲,另外一些时候则是相反。
同样地,爱好和学业没法完全平衡,只能说尽量都顾及。
但这种顾及,其实是需要妥协于时间的。
比如当下这个时间段,我还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去满足那些“无用”的爱好需求。到明年,无论如何,爱好都是要放在学业之后的。
听完同学的倾诉,我有点羞愧,我觉得自己太不着急了。
周围的同学都挺忙的,忙实习,忙各种构建未来的事情。但我就还挺“闲”,有作业的时候拍拍作业,没作业的时候出门散散心看看周围的小世界。
我不知道这种不着急对不对,但至少是让我自己舒适和心安的。
我有认认真真地思考自己未来的理想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豁然开朗:20出头的黄金年纪,摆在你面前的机会太多了。一篮子金蛋,每一个都闪闪发光,如果找不到最让你心动的那一个,自然需要踌躇,小心翼翼地拿起再放下再权衡。但如果一眼便相中了自己的所爱,抱走这一个金蛋便是了,其他金蛋诱人与否与你无关。
同学说她原本是个微博控,但现在已经关闭微博一阵子了。网络世界上呈现着他人的岁月静好,反观自己的生活,好像只有一地鸡毛。这种比较常常让她焦虑、自我怀疑,不看微博心情好多了。
我瞬间理解了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更新朋友圈,也理解了越来越多的人设置三天可见。
社交网络带来的隐形比较、隐形压力,有时候真的让人难以喘息。作为互联网土著民的我们,享受了诸多便利,也顺带承受了它不好的一面。离婚率、自杀率、抑郁症,这些典型的现代病或多或少都与信息浪潮有关。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陷入这样的循环:刷完微博刷抖音,刷完抖音刷朋友圈,刷完朋友圈刷知乎……刷完知乎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刷微博。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当我察觉后,我开始警惕起来:不想让我的人生在旁观别人的人生中度过。
网络平台上那些光鲜的人设、“令人羡慕”的明星生活,和我们真的关系很大吗?
设想当你老了,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回顾自己的一生,如果真在看别人的嘻嘻哈哈中度过,好像挺可悲的。
你可以当观众,但总要有一些时刻成为主角。
三个月前,蒋方舟开始了一场“互联网脱退实验”。除了看新闻,其他时间基本不上网,尽量用面对面交流代替微信聊天。
这实践起来会有点难。但真正实践后,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失去什么。
在信息浪潮中,人容易把自己看得重要。担心要是自己没有接收到关键信息,会影响其他个体和组织。排除少数特殊情况,大部分时候,我们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一个老师曾有一天来校上班,把手机落在家里了,到校后刚开始挺不适的。但渐渐发现,没有手机的一天,生活得挺平静,回家后打开手机查看信息,发现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世界也没有因为自己的缺席都停止运转。
之前看到朋友圈的一位创业者给自己留出四天的时间度假,主动脱离社交平台,只在晚上的某个时间段处理消息。在信息浪潮前,脱退不是逃避,而是为了不让自己被裹挟。
你要有除了手机以外的世界,要有自己内心特别相信的东西。年少时读周国平,他的文字常常具有哲学思维,很多道理直指事件本质,到今日依然是我内在的一种力量。
一位大学老师说,读书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解决困惑。
你看,我们所有的修行,受益的终究是自己。如果改变太难,对抗太难,那就去寻找一种让自己自在、舒适的生活方式吧。
本文作者:写意姑娘,喜欢的话,点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