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车必下雨!
等公车太久没来,你刚刚想走远打车,
回头公车就来了!
几乎没迟到过,
可第一次迟到就遇见老板!
在超市里结帐,
总觉得另一排动的比较快;
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
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
越不想发生的事,越偏偏发生。
其实这就是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
由爱德华·墨菲工程师提出的。
PART 1/墨菲定律
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主要内容:
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
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似乎每人都能感觉到,
总是有些事情不会出现自己希望的结果,
而越不希望的那个结果,它越会发生。
其实,这和人的选择性记忆有莫大关系,
不顺的事总是比顺顺利利的事
给人最深的印象和记忆。
总会感觉自己排的队常常会很慢。
原因就在于,假设11条通道,
你有1/11的机会排到最快的,
但有10/11排到慢的。
在生活中,
很多定律给大家的感觉总是那么准,
其实多半都是感觉上
与实际情况所存在的偏差导致的。
但了解了这些定律,
对我们在生活看待和处理问题,
确实相当有帮助!
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PART 2/蝴蝶效应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存在着一定的相关联性的。初始条件下细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
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
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
往往还会适得其反,
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
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一个事物的变化总能影响到
另外事物的变化。
这就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成语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PART 3/木桶效应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一定律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
往往是优劣不齐的,
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
整个组织的水平。
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
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
最短的木板却是
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
只不过比其他部分差一些,
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
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
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
如果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
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所以一个人能成长到什么阶段,
取决于自己最差的那个环节。
PART 4/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
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
如果不及时处理,
就会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
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
可能会被吞没,
而一个无德无才的人
也可以将一个高效的部门
变成一盘散沙。
要懂得识别这些“污水”,
将它们过滤掉。
有三种“污水”
是一定要从团队剔除的:
一是负能量的人,
具体表现为
抱怨、消极、冷漠、多疑;
二是双面的人,
对上级阿谀奉承,
对同事嫉妒陷害;
三是玩世不恭的人,
很容易在关键事上掉链子。
PART 5/零和游戏原理
零和博弈(zero-sum game),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它是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进步。
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零和游戏观念
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
人们开始认识到
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
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
是可能出现的。
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
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
在合作中不要小聪明,
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
要遵守游戏规则,
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
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PART 6/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两个领导同时指手画脚,
到底该听谁的?
同时设定了好几个目标,
竟没一个达成,
难道自己不适合,是否该认命?
为什么选择了这个,
就得无奈放弃另一个?
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
手表定理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
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
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
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同时指挥,
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
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
每个人都不能同时选择
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PART 7/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再简单不过了,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忽视遗忘。
不值得定律反映了人性的
一种心浮气躁的心理
——倘若一个人从事的是一份
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
则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
那什么样的事值得去做呢?
一般而言,可以参考这三个因素:
一、个人价值观。
只有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
我们才会满怀激情的去做;
二、自我个性。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
却去从事社交方面的工作,
想必很难开心吧;
三、现实处境。
如果你的工作与你的价值观或者个性冲突,
但是你又不能抛弃这份工作。
那就学会改变自己,
让自己适应于现实中的处境。
(内容综合网络)
原标题:《真的是怕啥来啥!了解了这些定律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