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傅文婧10月26日报道: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迅速变化的世界为工程及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大挑战。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人才该如何培养,教育界、产业界、科技界关于机械工程教育的最新理念和变革举措是什么?10月25-28日,工程教育界的盛事——2019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大会在上海举行。
会议现场
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名工程教育从业者、企业界人士和政府教育管理者齐聚上海,以“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教育”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活动,汇聚当前全球机械工程教育领军人物智慧,把脉机械工程教育现状,共议机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擘画未来工程教育蓝图。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以《勇立潮头,赋能未来——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为题。吴岩指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变化中,新工科应当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变革中起到引领的作用,做到理论先锋、标准先锋、方法先锋和实践先锋。当前中国工程教育,包括机械工程教育在内的新工程建设已经踏上了新征程、不断进行新探索,未来一定能够为打造新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中国品牌”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院士认为,“面向未来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特性,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这一需要,人类要有目的地展望未来。而教育,才能让人类实现这种展望。”他指出,“越来越复杂的现代工程经常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解决方案,迫切要求未来工程教育要超越‘工程’本身。我们要着力推动工程知识、工程技术、工程人才的交流,推动社会各界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认为,“中国工程教育正面临一系列亟待突破与解决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中国独有的,但更多的是全球工程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使工程教育得到更好地发展,在未来为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是全球工程教育的同仁们需要共同思考与奋斗的主题。”
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校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Mikhail Pogosyan对技术与产业变革需求下,国家与高校机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进行了思考,认为面对科技与产业的变革需求,工程教育应顺势而动,改革教育项目以适应产业的最新需求。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程学院教授李琳介绍了面对智能制造这一重大挑战,英国机械工程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战略,指出英国大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理论-实践-理论”“三明治”教育模式的普遍应用是英国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
美国罗格斯大学的Alberto Cuitino教授以“为数字经济培养创客一代”为题,从人力、新项目/新课程与合适的基础设施角度,思考为培养创客一代而推进机械工程教育中遇到的关键挑战及积累的经验。
此外,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Jivka Ovtcharova院士、天津大学顾佩华院士、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院副校长Ivan Iordanoff教授、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John Allport教授等还就“人工智能”、“新工业革命与新工科教育”等议题作了主旨报告……专家学者高屋建瓴、视野开阔,聚焦工程教育领域热点和难点,研讨工程教育新理念和新模式,为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破解思路。
全球化背景下,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迫切需要培养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型创新人才。作为大会的主办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近年来联合众多国际知名的工程组织成功举办多次机械工程教育国际会议,深化中外机械工程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工程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