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丨职场思维
字数丨3700字,阅读约6分钟
失效的“一万小时定律”
所谓“一万小时定律”,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过,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出版的畅销书《异类》曾做过这样的描述: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句话听起来很“励志”,也非常“鸡血”,因此毫不意外的流行起来。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可以通过一万小时的努力,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
很遗憾,要让您失望了……
首先,“一万小时定律”在传播过程中有一个词被人有意无意的给忽略了,那就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举个例子来说,破爷本人是个狂热的游戏迷,从小学开始就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打游戏上,在写篇文章之前,我去查询了一下自己手中一个游戏角色的在线时间,发现仅这一个角色,在线时间就长达174天16小时(4192个小时)。
而这仅仅是一款游戏中的一个角色而已,粗略估计一下从我开始接触游戏到今天为止,花在“打游戏”这件事情上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1万小时。
然而,如你知道的那样,我压根没成为电竞选手,甚至在我最喜欢玩,投入了最多时间的《魔兽世界》中也不过是一个经常被对方阵营玩家吊打的弱咖罢了……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我在游戏中消耗的这几千个小时压根不是什么「刻意练习」,而是休闲娱乐罢了。
我进游戏的目的很简单,不是为了参加什么比赛,不是为了成为一个电竞选手,我只是为了休闲娱乐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在游戏中消耗了再多时间,对于打游戏的水平或许会有所提升,但是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级别。
而真正的电竞选手,他们也不是在“玩游戏”,他们是在不断的进行单调重复,一次又一次的进行同样的挑战,训练自己产生对整体形势的本能反应,训练自己对游戏操作产生肌肉记忆。
这也就是所谓的「刻意练习」,而这种刻意练习,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生活中压根就不会存在……
再来举一个例子,如果有兴趣的话,去一些老社区转转,你总能在一些阴凉处找到三五成群下棋的老人。
而随便聊两句,你就会发现任何一个地方,总能找到一个大家口中的“臭棋篓子”。
这些人,酷爱下棋,抓住谁都要来两盘,但是水平却着实是不高。也就是所谓的“瘾大水平低”。很显然,对于他们来说,恐怕早就超过了1万小时的练习门槛,但水平为什么依旧这么低?
跟我打游戏是同样的道理,他们只是“下棋”而已,却并没有做任何刻意练习。
现在再来回看我们的工作与学习。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即使是在进行重复的事情,却也只是「机械重复」而已。
日复一日,做的只是简单的重复而已,虽然每天都在上面花费了精力,但水平并不会因此得到任何提升。
也许一个人每天都有阅读的习惯,但不管什么书,拿到手中都是进行一次泛泛的阅览,读完之后也就放在了一边。这样固然对视野开阔会有其作用,但是距离成为“学问大家”恐怕仍是遥遥无期。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断挑战进行“刻意练习”有多难?如果你有兴趣的不妨去尝试一下。
选一件最简单的事情,比如“投篮”,然后每天进行不少于3个小时的练习,并且确保自己每段时间都要比前段时间命中率更高一些。
你猜一猜,自己能坚持几天?
所谓“成功”,从来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
解决了「刻意练习」的问题,我们继续来看看其他因素。
好,现在你真的是个狠人,能让自己保持高强度的刻意练习,那通过一万小时的努力,真的就能成为领域中的顶尖人物呢?
抱歉……依旧不尽然……
前面说过,所谓一万小时定律,真正开始流行是从《异类》一书的热卖开始的。
然而,如果你真的去读过这本书,就会发现,全书的基调跟大众想象的可不太一样……
比如,书中开篇就讲了几个有趣的统计现象:
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生;
包括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在内,很多硅谷先锋都出生在1955年前后;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因为9~11月出生的孩子更勤劳?或者1955年前后的人更擅长做刻意练习?
答案显然并非如此。其真实性的原因是,英超球员注册时间是9月,而当年注册的球员中9月出生的比8月出生的大了整整一岁,这一岁的差异,自然也就对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产生了巨大影响。
而1955年前后出生的人,恰好赶上了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他们成了第一批摘掉这个果子的人,并且在那之后成为了果园的农场主……
比尔盖茨手下一定有远比他有天分,也远比他勤奋的人,但它们再也不可能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
同样的道理,也完全可以在我们身边寻找相应的例子。比如你如果去做统计,就会发现在小学中,下半年出生的孩子,成绩整体优于上半年出生的孩子。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就是在于,9月生日的孩子在入学时,已经比8月出生的孩子大了整整一岁,而这一岁的区别在理解能力上就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其实,纵观全书,作者分别阐述了:机遇、禀赋、练习、环境等等因素,你也可以翻译成我们更熟悉的:天时、地理、人和。
每一项都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甚至更夸张的说,即使是你什么都占了,也还要看你的运气是不是够好……
只不过在传播的过程中,“1万小时”这个指标被人错误的捧上了天……
被高估的“勤奋”
事实上,如果再去仔细追究一下,你就会发现,一万小时定律更早的来源并不是《异类》。
1933年,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设计了一次观察实验。
把音乐学院的一部分小提琴学生按照“卓越”、“优秀”、“良好”进行了三个分组,并分别观察、记录、统计三组学生在练习时间上的区别。
结果得到了一个非常符合大家预期的结论:练习时间越长的学生,其学习成果越优秀
这个实验可以看做是“一万小时定律”的老祖宗。
1976,赫伯特· 西蒙(Herbert Simon) 在美国科学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论文,论文中得出了一个结论:
国际象棋没有速成专家--肯定没有速成的大师或者超级大师。全神贯注于该项运动的时间不到10年,却达到超级大师水平的、有案可查的一个都没有(包括鲍比菲舍尔(Bobby Fischer))。
我们可以很粗略的估计,一位大师也许盯着棋局1-5万个小时,而一位A级别棋手是1-5000个小时。对大师而言,这些时间和高等文化程度的人成年之前花在阅读上的时间相当。
自此,一万小时理论算是正式开山立派了……
当然,前面这两位都是正儿八经的学者,而赫伯特· 西蒙更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们所做的这次研究也不是什么一时心血来潮。虽然结论看起来简单,但也是正经研究……
经此之后,一万小时定律就开始成为了一个被人不断强化加固的“学术堡垒”。
然而,这世界上没有无法摧毁的堡垒,比如今年早些时候,就有人向这座城堡“开炮”了。
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布洛克·N·马克纳马拉(Brooke N. Macnamara)及合作者梅格·梅特拉(Megha Maitra) 重复了埃里克森当年的研究
他们同样招募了三组学习小提琴的学生,同样分为三组进行研究,只不过,这次实验中被分组的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处在哪个分组里……
而实验的结果也与之前的出现了显著区别:尽管卓越级小提琴手和优秀级小提琴手的练习时间都显著多于良好级,但是卓越级小提琴手的练习时间显著少于优秀级小提琴手。
在早年在埃里克森等人的研究中,刻意练习对研究对象水平的影响能力大概为 48%,但是在今年重复的实验中,这个数据下降到了26%……
换句话说,如果这次的实验结果最终被整个学界认可,那就说明在过于的几十年间,即使是严谨的科学界,也对“勤奋”的效果做出了过高的预期。
以至于到了民间,看看机场书店中那一排排的成功学著作,你也应该知道我们的“鸡汤”到底有多浓。
那普通人到底应该怎么做?
现在,我们把目光拉回你我之间,再来思考一下“一万小时定律”对我们的真正意义。
其实,回归到“一万小时”定律的研究对象,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个研究本身有一个很明确的适用范围,那就是“某个领域中顶尖卓越的人才”,换句话说,当你投入了一万小时的刻意训练后,也许你就能够成为前1%的专家。
可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真的会走到这条赛道上么?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需要成为这个行业中的NO.1。而且,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万小时法则所附带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
大家都有过上学考试的经历,仔细想一想。我们上学的时候,基本上只要上课有听讲,考个60分及格还是比较容易的。
如果能投入一些精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80来分也不算难事。
可是,如果想要考到95分,那就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了,刷题的时间可能是之前的几倍。
但是,如果以100分为目标呢?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使是真能做到把一切时间都拿去做题,也无法保证获得满分。
而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假如我们真的把一个人的努力量化出来,那么他在一个领域中钻研的一万个小时中,其实有超过8000个小时是在为了最后那5%不确定能够得到成果的地方在进行努力。
固然,有人能够成功,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我们推崇这些人,我们也赞叹他们的优秀,但必须认清的现实是,那毕竟是少数……
而对于任何人来说,当你把这8000个小时投入进去之后,你错失的,是在这8000小时中可能得到的其他机遇。
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机会成本」。
当你做出任何一个选择的时候,需要付出的除了当下的精力与金钱,更重要的是,你错失了另一个机会。
在把话说回来,一万小时定律,原本的话语环境就是那些“站在巅峰的人”,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面临的竞争,选择的赛道就是和全世界所有优秀的人一起竞争。
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我们面临的竞争只是自己身边的小环境罢了。
你不需要成为行业里的顶尖专家,只要比你公司里的同事更优秀,就足以保证自己获得升职加薪。
你没必要成为某个理论的“权威学者”,只要你对一些知识工具有了充分的掌握,就足以让你做出令他人满意的成果。
所以,对于多数人来说,与其吊死在“一万小时”这个理论上,还不如人情自己的“赛道”究竟在哪。
把这“一万小时”拆散,分散到不同的领域中,去掌握更多“浅表”的知识,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思维工具」。
比如说,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除了搞定代码之外,如果你尝试着了解一些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很快你就能够拥有和前端更顺畅的沟通能力。
而当对方发现与你合作沟通更加轻松愉快的时候,你们共同的的工作效率也就自然会有所提升。
同样的道理,一个文案,如果对美工设计有基本的理解,他就知道一张海报中自己应该设计多少文字,应该突出什么内容,甚至可以和设计师一起讨论结合更完美的方案。
而这一切,都需要你先能“听得懂”别人到底在说什么。
要记住,在我们这个社会中,1+1是大于2的,职场上分工合作带来的生产效率,远高于某一个人自身能够提升的效率。
你不需要“精通”每一件事情,但假如你对跟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有所了解,你就能和谐的将自己嵌入到工作流程中。
一个在职场上“适用性”更强的人,无疑也就拥有着更多发展可能。
举报/反馈

职场肿么破

1.3万获赞 6058粉丝
跟破爷一起打破职场焦虑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