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主任有话说
不过多依赖外界环境,就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人,我把他们比喻成“富豪”。如果让我来定义“成功”,“富豪”就是一个成功人的样子。无论他是否取得了世俗的成功。
本文作者就是一位“富豪”。爱与自由才能培养出“富豪”。否则,无论世俗意义上多么成功,我们也顶多培养出一个成功的“乞丐”。很多“乞丐”成功却不快乐,甚至抑郁。而最悲惨的是:更多“乞丐”不成功也不快乐。最后把不快乐归咎于不成功没钱没地位……
这样的人很难理解爱与自由,就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李雪没有孩子怎么能懂如何教育孩子?(答案是因为她懂爱与自由)尹老师家是个女孩怎么能懂怎么教育男孩?(答案是因为她懂爱与自由)每家孩子不一样,怎么能用同样的思想去教育不同的孩子(答案是因为爱与自由适用所有孩子)……
爱与自由不分男女,不分性格,不分国籍,不但适用所有孩子,还适用所有成人。
马主任:家长们口中的“妇女主任”马迪,尹建莉父母学堂金牌讲师。
我是一个某乎玩家,前两天在某乎上看到有关@李雪爱与自由和她倡导的“爱与自由育儿理念”相关话题,评论颇为激烈,总体看下来,“驯兽派”育儿观点还是占据主流。
其中一位,可能是位母亲,认为李雪自己没有孩子,却误导别人育儿,因此她对支持爱与自由育儿的观点写下了评论:“请问你们有孩子吗?敢用李雪的方法带孩子吗?带出来的效果如何?”
看到这,我非常想说:“我妈就是这样带我的,我觉得我现在效果挺好。”我从小到大,都一直认为所有孩子不应该都是这样带出来的吗?直到我跟我爱人在大学相识,她跟我讲述她的家庭史(她父母是标准的爱与自由反面教材),我特别震惊,后来看到网上清一色的“驯兽派”育儿,感觉三观都要被震碎了。
那我就用我们某乎玩家的标准命题方式——在爱与自由中长大是怎样一种体验,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小城市,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因病下岗,家境十分普通。我母亲有着非常不幸的童年,她的妈妈和奶奶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很小的时候奶奶就经常逼她独自一人进深山砍柴,砍不回来就挨打,妈妈偏心儿子,对她非常冷漠,将她当作伺候自己的工具,从来没有鼓励,全是否定。
但我母亲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认为她妈妈和奶奶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并且没有找理由去体谅或者原谅她们,从而在心理上完成了“弑母”的过程。因此,她认为我的童年绝对不能像她那样,她要用完全相反的方式来带我。
而我的父亲,也非常不幸在我很小的时候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整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另一方面,他也就没法对我严厉管教了。我就这样在我老妈的爱与自由环境下,长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回到我的体验上来讲,我对童年最深刻的感受主要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得到充分的满足
我喜欢看电视,不到1岁就开始看,动画片、言情片、动作片啥都看,出现激情动作画面的时候,我妈会让我蒙住眼,但我也偷偷看;初中迷上生物课,家里把院子里的荒草地整理出来给我做种子试验;小学玩小霸王游戏机,初二前上游戏厅打电游,初二后上网吧,家里没有任何阻拦。
后来看我实在喜欢计算机,在家里父亲生病下岗、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我买了计算机,在90年代一个经济如此不宽裕的家庭买计算机,这在亲戚与邻居的圈子里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情,虽然我当时用这台计算机只是打游戏,但它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
可能有人担心看电视和玩电脑会近视,我也确实是近视了,但我爱人从小被禁止看电视和玩电脑,同样近视,我感觉这跟繁重的课业有很大关系。不过现在科技进步了,我孩子喜欢看电视,我用投影仪替代,能减少一部分蓝光伤害吧。
第二是给予充分的保护与信任
小时候母亲对我的保护,让我非常受用。
在与同龄孩子发生矛盾,对方父母来找我的时候,我母亲总是挡在前面,认为孩子之间的事,大人不用过度紧张。
印象最深的一个事件,就是初二上计算机课的时候,我发现桌下的插座居然没有盖子,带电的铜片裸露在外面,由于刚学习物理,对电非常好奇——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有那么大能量。出于好奇,抓着我同桌的手去摸这个铜片,也想了解一下电的传导,结果把同桌的手给电肿了。
知道闯祸了,特别害怕,同学吓我说要去坐牢,更加恐惧和焦虑。
回到家跟父母说了这件事,结果父母的反应出乎我意料,他们首先关心我自己有没有被电到,然后说裸露电线是学校的责任,真追究起来,他们要去跟学校打官司,我顿时感觉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下,焦虑缓解了很多。
第二天我母亲给我准备了礼物,去跟那位同学道歉,尽管被同学父亲和老师谈话教育(他父亲公务员,素质很高,没有为难我,谈话过程也很舒服),最终感觉事情还是被很好地解决,自己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并和那位同学成了最好的哥们儿。
另外一个事件,就是考试的时候,老师误以为我抄袭,在办公室老师批评我,我不承认,因为我实际上并没有抄袭,此时老师看我不承认错误,把我母亲叫了过来,我母亲问我:“你是抄袭了吗?”,我说:“没有”,结果母亲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很诚实,不会说谎,他应该是没有抄袭”,后来老师也无可奈何,此事也就了了。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给我带来的最大体会就是家庭是我的一个坚强后盾,他们保护我和信任我,我可以勇敢地去做事情。
第三就是从来不强迫
小时候很瘦,吃饭不好好吃,但母亲从来不强迫我,不想吃就不吃,不会因为我瘦而焦虑,现在我不也长成了个胖子,想减肥都难了;晚上打游戏太晚会提醒,但不会强迫去睡觉,早上睡懒觉不起床,也会提醒,但也不会强迫起床。
最典型的就是在那个年代,课本和周边都在宣传孩子应该帮助家里做家务劳动,我母亲也想让我搞家务,但我的动力不强,她没有强迫,而是想了一个招——全家打扫一遍奖励我5块钱。
当时5块钱够我网吧玩三小时,诱惑太大了,因此做家务非常积极主动,虽然后面她的验收标准越来越高,我感觉被“套路”了,就没做了,老妈也啥都没说,我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强迫的感觉。
既没有虚假的夸赞,
也没有刻意的打压、评判
童年家庭环境对我做事情的评价,一般都是比较基于事实的,做得的确好的事,母亲会给予正面评价,但不会太夸张;对于做得不好的事,会指出可能的问题,也同时给予鼓励。
我在初中的时候,特别喜欢唱歌,回到家就狂嚎各种流行歌曲。我母亲没有说“哇,你唱得好好听啊!”,也没有说“太难听,太吵了,别唱了”,而是说“你是鸭公嗓”,“既然这么喜欢唱,那给你钱去外面练歌房唱个过瘾”。
后来我用录音机自己录下来听听,确实像“鸭子叫”,但这种父母不带虚假的夸赞与评判环境,让我学会自己去判断一件事的好坏,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判断力,以至于我现在工作中几乎凭直觉就能快速判断这件事做得还是做不得。
以上是我对童年爱与自由环境的一些深刻体验。
回到文章开始那位母亲的评论:“请问你们有孩子吗?敢用李雪的方法带孩子吗?带出来的效果如何?”我再来说说效果。
但我说的效果肯定跟那位母亲期待的不一样,因为她们认为的“效果”就是: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长大后名利双收,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而我作为一个长大的孩子,认为的效果就是我获得了一种自由——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通俗讲就是能一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我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学者,要为科学事业奉献终身,上大学读研后,同学和老师都以为我要去读博士搞研究,或者去大央企,结果最后直接毕业去了一家小私企搞技术开发,就因为我崇拜那位私企的技术大神,这个决定让同学和老师大跌眼镜。
后来私企做大,资本运作被国企收购,我又开始在国企搞管理,结果见了李雪后,现在又开始写身心灵博文,这些变化连我自己都惊叹,但我很明确,这些就是我喜欢做的事,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一个孩子最想要的成长效果。
但从个人成长角度来讲,我觉得爱与自由的童年带给我几个最重要的财富。
首先是爆棚的生能量。
不论何时,我时刻都感觉到希望。即使在我的家庭遭遇重大灾难事故创伤,失去了我们第一个孩子,我爱人陷入极度的痛苦抑郁中不能自拔,我都坚信持续的陪伴肯定能帮助她好起来。
其次是很难碎掉的自恋。
这个真是没办法,我经常跟我爱人说“我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喜欢我”,去一趟雪居,我真是感觉李雪喜欢我、峰哥喜欢我、猫喜欢我、鸟喜欢我,即使他们跳出来说讨厌我,我这个自恋都破不了。自恋经常会感染人,我在公司大会上做汇报的时候,同样一个事,别人的汇报平平无奇,我的汇报却让人热血沸腾,会后同事跟我说:“听了你的汇报,我们都感觉干劲十足,虽然会后仔细想想觉得你可能在吹牛,但在会上又感觉不出来”,我想,可能就是被我的自恋感染了吧。
第三个,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走出剧情的难度要更低。
我父亲因精神分裂症下岗无法工作,在整个家族和邻居圈子中,一个家庭的男性支柱处于弱势,容易让家庭成员在圈子中都处于弱势,因此我从小也免不了被别人看不起,同时母亲也时常给我传递“独自支撑一个家”的压力,这导致我有时候遇到点事情也经常想不愿意麻烦父母。
但随着我学习成绩优秀,我在学校和家族圈子中都获得了尊重,进一步强化了我“必须足够优秀才能获得尊重”的剧情。这个剧情导致了我工作中的一些困扰,但遇见李雪后,被几句话点醒了,现在我非常享受工作的过程。因此我爱人也说“你见了一次李雪感觉比别人见好几次还管用”,我想,可能就是我在一直被童年治愈的原因吧。
最后,大家可能都以为我母亲是个育儿高手,其实她也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她只是觉察到她的原生家庭对待孩子的方法给她带来了痛苦的体验,所以带我的时候,必须按照完全相反的方式。
而我现在也觉察到,我的原生家庭对待孩子的方法给我带来了非常棒的体验,所以我把这些方法用于带我现在的孩子,也把这些深刻体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介绍
CharterWu,一位雪粉的老公,理工男,在爱与自由中长大,在李雪的提点下快速走出剧情。本文来源 | 新浪微博@柳妍看见。
举报/反馈

尹建莉父母学堂

17万获赞 14.6万粉丝
帮助千万家庭,解决养育孩子成长难题!
北京知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