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大多数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症状,对于照顾孩子这件事情显得非常焦虑。
心理专家认为,育儿焦虑症是因为父母对自己难以把控孩子的未来以及无法避免孩子受伤而产生的担忧。很多家长为了能够消除自己的这种担忧,所以总是忍不住帮孩子设计人生,更甚至必须要求孩子严格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去执行所预设的人生。
这种情况在现在的家庭中非常常见,家长们对此乐此不疲,而孩子却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压力,可能会变得更加极端,有或者想要逃离这种压强极大的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么多的"妈宝、爸宝"。
我的好朋友阿喜在怀孕之后就陷入了深深的焦虑感中。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她就担心孩子出生之后奶不够,以及焦虑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母亲这个职责;等孩子出生之后,阿喜又开始担心自己每天的饮食情况,吃多吃少都害怕影响母乳质量,吃得没营养又担心孩子的营养也跟不上;就这样孩子好不容易到了一岁,我们都以为她能够轻松一点,可是她又开始担心孩子发育迟缓说话晚,没过多久又开始担心孩子将来要上什么样的幼儿园……
孩子今年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阿喜却没有因此而感到一丝丝的轻松,天天以泪洗面,又开始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是不是开心,孩子会不会受到别人家孩子的欺负。搞得自己整日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的精神很差。
阿喜这种状态让家人非常担心,老公陪着阿喜去医院检查之后,经过医生专业的诊断,阿喜的症状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
在《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一书中,便指出"这世界就像一个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所以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不焦虑的妈妈。"
戴维安德雷格指出,"育儿焦虑的高发群体存在于只有一个孩子,或者第一次做父母的人。
比起大家庭来说,小家庭会更容易出现家长沉溺与育儿焦虑中,尤其是在中国计划生育还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之下,独生子女的家庭还是非常普遍的。尤其存在于新书爸妈中,将近有9成的家长表示对教育孩子没有信心,以及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
家长所承受的"焦虑",其实反应了心理问题
愧疚心理
亚里士多德说,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愤怒,这是很容易的。但是针对对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对的时间,为了正确的目的,使用有效的方法来表达愤怒,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当家长无法满足孩子提出来的要求时,就会感到愧疚,当家长感到愧疚以及难受的时候、对不起孩子的时候,焦虑情绪就是由于愧疚而引发的愤怒感。
自卑心理
其实攀比心理不光存在于孩子之间,大人世界的攀比心理可以说是进阶版本。
攀比心理随之带来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就是因为把自己看的太低,自己看不起自己所以才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大多都是因为小时候受到过刺激而诱发伤害。
可能有的家长认为,因为自己没有高学历、高收入,自己家的孩子就比不上别人,所以才会想着竭尽所能去帮助孩子,这也表明了家长的自卑心理。
家长如何有效缓解"育儿焦虑症"?
多跟朋友交流
家长们平时互相也可以多一些交流,聊聊关于孩子们之间的问题,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教育孩子所遇到的问题,多一些沟通和交流,自己内心的焦虑感就会少很多。
专注于陪伴本身
如果把自己专注于"陪伴"本身,意识到这也是一件很值得你去做好的事情,给孩子一个高质量陪伴的同时,自己也会减少很多焦虑感。可以尝试带上孩子去稍远些的地方爬爬山,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也拓宽了孩子的视野。
心态平和、尊重孩子的成长
很多妈妈们之所以"焦虑",往往都是因为她们太想把育儿这件事做好。比如有的妈妈担心孩子的营养问题,自己开始钻研有关儿童营养的书籍,最后自己竟然成了儿童营养专家。
这种"着急上火式"的焦虑不仅会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家长的做事方式,而且还会让孩子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只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共同成长
其实当下不少家长都会借着养育小家伙,没有多余时间来进行自我充电为理解,所以就放弃了自我的成长。其实想要不那么焦虑,及时充电,保证自我成长也很关键。宝妈们平时要多学些育儿知识以及养育技能,必要时可以向长辈请教,相信那些过来人会给你不少的育儿指导与帮助。此外,宝妈们平时也要多学会观察,多花些时间和小家伙交流,这样就能清楚他们的问题所在,和他们一起在欢笑中成长!
举报/反馈

育儿宝

76.9万获赞 14.1万粉丝
提供最全面的育婴知识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