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康德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哲学。他在前段时期提出了关于潮汐延缓地球自转的假说和关于太阳系起源的原始星云假说,在自然观上采取唯物的辩证的立场,沉重地打击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恩格斯曾高度评价这两个假说,指出:“没有这两个假说.……今天的理论自然科学便不能前进一步。”
康德
这一时期康德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了一些自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1770年以后,康德提出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确定认识的方式和限度。他写出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部著作,宣称他的哲学是“批判哲学”。哲学史著作一般把这一时期称为他的“批判时期”,在这以前的那一段称为他的“前批判时期”。康德承认在我们之外有“自在之物”(即“本体”)存在,“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使我们产生感觉。这是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
《纯粹理性批判》
但是,他的“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是超乎经验之外的,它存在于人的认识能力不可能达到的“彼岸世界”。人们只能认识“现象界”——与“自在之物”(本体界)对立的、经概念或范畴整理过的感性表象的整体。“自在之物”是感性表象的源泉,但表象只不过是自在之物在意识中产生的主观状态,而不是对自在之物的反映或认识。既然表象不是对自在之物的认识,那么我们无法通过概念去规定或把握它。所以,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
真的存在“彼岸世界”吗?
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包括感性、知性、理性三种,这也即是认识的三个阶段。感性知识具有主观的先天的性质,即不依赖于经验的性质。空间和时间是人的主观先天固有的“感性直观形式”。既然空间和时间是先天直观形式,那么它当然不能应用于“自在之物”。据说“自在之物”是超出于空间和时间之外的东西,因此它是不可知的。康德认为感性知识不能构成科学知识,而必须依靠知性的进一步整理加工。他说:“知性不能直观,感性不能思维,只有通过它们的联合,才能产生认识。”他把实在性、因果性、可能性等十二个范畴(称为“知性的纯粹概念”)看作知性的先天形式,知性就是应用这十二个范畴来加工整理感性知识。
康德
这就是说,由于人的知性有了这些先验范畴,自然科学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知识。列宁指出,这种“人把规律给予自然界”的公式是“信仰主义的公式”。理性在康德哲学中是指把知性所把握的各种知识再加工整理成为最高的、最完整的统一体认识能力。这样的统一体有三个:A、“灵魂”——精神现象的;B、世界一一物理现象的;C、上帝——以上两者的统一。这三个统一体叫做理念。理念不同于现象,理念是在现象之外的“自在之物”。既然是如此,理念就不是认识的对象。
世界一一物理现象
可是,理性仍追求理念,它只好采用知性的十二个范畴去规定和认识理念,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康德把这种矛盾叫做“二律背反”。他断言自在之物是不能有矛盾的,矛盾只存在于“理性”这种主观的认识能力之中。很显然,康德强调我们不能认识“物自体”(灵魂、世界、上帝),给信仰留下了地盘。
上帝
康德的伦理学宣扬“善良意志”是“无条件的”,真正的道德是受“善良意志”所支配,它是一种无条件的、必须服从的“绝对命令”。这是康德伦理学的最高原则。康德把世界割裂成两部分,指出在自然界或“现象”中,一切都是必然的,这属于科学知识的领域;在超自然或“本体”中,必须假定自由的存在,这属于道德或意志的领域。这两个领域如何沟通呢?
自然界的现象
据说上帝创造世界的自的就是为了调和必然和自由,使人得以完成其道德的本性。康德哲学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二重性。康德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理论,最终是牺牲唯物主义,贬低经验论,而走向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主义。康德的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言》、《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论永久和平》、《道德的形而上学》等。
参考资料
《哲学》
本文乃作者“历经山穷水尽才知道”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下次不见不散~
举报/反馈

历经山穷水尽才知道

106获赞 22粉丝
历经山穷水尽才知道从没放下你。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