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征集了24大学生进行实验,这些大学生被随机分成两部分,12个人充当警察的角色,另外12个充当囚犯的角色。
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这是角色扮演,但都被深深卷入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无法自拔:警察们开始变得充满敌意,想出各种各样折磨囚犯的酷刑;囚犯们则很快就进入精神崩溃的状态,认为自己是真的犯人。原计划14天的实验,由于“警察”和“囚犯”都进入了心理失控状态,在第6天就被迫终止了。这个心理学的模拟实验表明,其实我们的大脑是无法区分真实和想象的。如果我们一直怀抱着消极的心态来思考问题,持续用负向的标签来定义自己,那么到最后,我们的行为一定会展现出与心态标签相吻合的特征
你曾经是否也这样过?
陷入伤心难过想号啕大哭时,你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不能哭出来,太丢脸了”,于是,你开始不再哭泣,学会用微笑伪装自己。
遭受领导批评指责,你感到沮丧,于是会有个声音在脑海里煽风点火“你太差劲了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真失败!”于是你开始变得不自信,变得自甘堕落。
自身利益被侵犯时,你内心胆怯的声音在告诉你“算了,不能争吵,就这样吧”,于是你开始压抑自己内心的感受,用沉默甚至笑容来逃避别人的侵犯。
诸如此类的自我评判,都是对自我价值的否定。焦虑、纠结、自责……这些消极的情绪都不同程度地引起内心的自我消耗,这种长时间的内耗,不断地消耗自己的精力,放大内心的痛快,一步一步的渗透我们的外在表现,开始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疲惫不堪,开始失去活力和斗志。那么我们该如何终结内耗,打破自己内心的思维困境?
当我们的内心产生负面情绪时,首先需要让我们的大脑意识不要出现波动,这就需要锻炼我们的控制思维能力了。
1. 放弃挣扎,不去排斥那些不好的感受。因为感受本身无法控制,就像我们感冒伴随着鼻塞,花很大功夫去治疗鼻塞是无用功,然而会增加内心的挫败感。那么放弃挣扎,去觉察那些不好的感受。
2. 拒绝认同,不真实的评判。当人处于负面情绪时,脑海中就会出现很多评判的声音,就好比有人在对你说:“你真是废物,你太没用了”等等,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拿出理智思维来对待这些想法,他们是真实的吗?如果你信以为真,那么你就认同了这些评判,就好像有人说你是傻瓜,后来没人再说你了,而你却开始认为自己是傻瓜了。
3. 有同理心,学着温柔对待自己。假如你不喜欢此刻的自己,那你可以试着跳出自己这个角色,尝试着以他人的角度去感受自己,给自己一些温暖和支持。
最后我们要专心投入一件事中,可以是工作,学习或者阅读,这样我们大脑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也就不会很容易陷入负面的情绪。还有就是我们要经常运动,在运动的时候,人除了可以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之外,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这一人体快乐因子,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
举报/反馈

心无杂念123653

546获赞 176粉丝
快乐源于倾诉,南昌米悦帮你寻找失去的快乐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