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1日,“酒波汩汩翻荷叶——李兆顺艺术科学成果展暨纪念恩师吴冠中诞辰100周年”活动在上海龙现代艺术馆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马英民、上海龙现代艺术馆董事长俞利强和著名画家李兆顺等出席活动。在活动上,李兆顺还现场作画,并与嘉宾对话,深入诠释自然科学画的特点和取得的独特而神奇的效果,引起各界观众的热烈反响。
李兆顺,山东临邑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在清华大学研究艺术与右脑潜能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成为大势所趋。李兆顺顺应这一趋势,独到运用其交叉学科研究的学术研发思维,将其创造心力锁定于自然科学与绘画艺术的契合点以及教育与审美的结合点,从而独创出自然科学画这一新型画种,基本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架构,富有独特的创新性活力、因子,在当代画坛获得专家学者的广泛称誉。其自然科学画,又称右脑潜能激发画、脑科学画、兆顺波画,具体分析来看,是融合心理学、色彩学、物理波谱学说、量子力学、量子生物学、美术鉴赏学、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理论以及油画、水彩、水墨艺术等学科、画种于一炉的现代新型艺术。其中,他尤其借鉴和运用了色彩对人类大脑的刺激反映、结合自己开发右脑的最新科研成果,显示出对传统的有力突破和跨界多维多功能的优势、特性。
李兆顺自然科学画成功问世,并由此取得两项国家专利,还曾荣获第六届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中国教育创新杰出贡献奖”。究其缘由,这一方面主要归因于画家本人拥有学者型艺术家的较高学养和相当的技能储备,并且敢于探寻、深入到前人未曾到达的领域,多番尝试,总结实验教训和经验,从而取得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其成功又得益于他转益多师,其恩师吴冠中以及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著名画家杜大恺、石齐、陈辉等名流对他的绘画创作和开发都予以精心点拨、指导、鼓励和赞扬。
从现实功效上,李兆顺开创的自然科学画,有益于右脑潜能的开发与应用。它是通过欣赏和参与制作绘画的方法激发右脑潜能,挖掘右脑潜力,打造智慧的“绿水青山”。特别是在颜料中添加基于中国传统香薰基础上研发出的矿物粉及宝石粉,不仅在观赏时增加了画作的色彩厚重感,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矿物发出的物理波和香味,使人更加轻松愉悦,在艺术海洋里视觉、嗅觉和心灵都受到美的冲击,精力集中,工作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欣赏李兆顺用蓝宝石粉为主要成分创作而成的《蓝色之梦》:云天、长河、草地、滩涂画面勾勒出一派天蓝色的宇宙,演奏出一曲美妙的蓝色旋律,传递出一股安宁、温雅、清透的气息,加之配以群鹤翔舞,平添一派仙乐飘渺之韵,让人轻松愉快,感到心旷神怡。
从审美挖掘、造就意义上来看,李兆顺在其自然科学画的研发和创作过程中,力图打破中国几千年以线条作为造型基础的传统,而且在中国重彩绘画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绘画在色彩应用上的技法,确立了自身“笔情、墨趣、色彩”的探索方向,极大地展现了画作独特却不逊于油彩在画布上的表现力,使得画作基于传统却摆脱传统技法束缚,更加展现了生命灵魂的自由与跳动。
李兆顺说:“我们现在的大楼,盖得比较多,所以青山绿水呢,我们平常见不着了,很少,大城市里也好,村里也好,见不着青山绿水,我还想把青山绿水呢,搬回家,搬回我们办公室,搬回教室----过两天呢,我还要给华为那边讲课,给华为讲,肯定给科研人员讲怎么开发右脑,怎么创新,怎么开心,这一块呢我想,把我的画放在华为屏幕上,弄成屏保,造福大众。这是我的想法。”为此,他的画作,致力于创造一个充满抒情意味的和诗意的“绿水青山”空间,具有抽象的意味和空间虚实的利用。他在点、线、面的相互交织中,努力营造情感世界的节奏和韵律,传达着对艺术的执着和审美愉悦,让赏画者感悟到作者在更高层面上对生命的吟诵。他在创作《天光荷影共俳徊》时,巧妙地用绿宝石粉、蓝宝石粉配以油画水粉画材料绘染而成碧荷澄水蓝天白云,清气荡漾,清韵悠然,生机无限,令人联想起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美妙意境。
李兆顺认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要平民化,要走出象牙塔,让绘画从大雅到大俗再到大雅。绘画艺术不能千篇一律,但需要标新立异。”联系到其艺术作品和实际功用,可以说李兆顺已然做到了这一点。其作品从生活到绘画,从科学到艺术,又使艺术有效地反馈于现实需要,实现俗雅之间有意味的高度转化,使其绘画文本独具审美和科学之双重价值,蕴有时代性、现代感、医疗功能性、生活装饰性等亮点。近几年许多科技界和艺术界的权威性专家、学者,各从不同角度撰文指出,李兆顺画作独特的创作路径,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绘画的空白,成为我国当代书画创作及应用的一个创新之举。
在李兆顺看来,世界上最大的宝藏就是人类的右脑。他将在右脑研究和绘画艺术上齐头并进,矢志不渝,砥砺前行,使其自然科学画本身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从而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兆顺波画,进而让更多的人受益。(上官爵文/文)